王中明
(河南省济源市动物卫生监督所,河南 济源 459000)
种猪患有肢蹄病时的临床表现主要为四肢无力,无法站立,关节肿大,发炎,不能行走,猪蹄区域的皮肤破裂,肌肉肿胀,出现大面积血块血斑,四肢间歇性抽搐,后期还会影响进食,导致生长速度大大减缓。
种猪的消化系统疾病按照病发原因,可以分为病毒性和细菌性导致的腹泻疾病。由于病毒的侵染,种猪的每天排出的粪便多呈液体状,颜色由深棕色转变为浅绿色,后期转变为深绿色,且由于消化能力急剧下降,粪便中常常伴有未能完全消化分解的饲料、食物残渣等。由于细菌感染的腹泻会导致种猪每日的粪便量增加,排便频率也会相应幅度的提升,且细菌性腹泻会在种猪体内滋生各种细菌,繁殖能力强,会夺取种猪摄入的营养和能量,种猪进食的食物,一部分未能完全消化排出体外,消化吸收的一部分的能量被细菌夺走,患细菌感染的种猪多会变现营养不良,面部消瘦,后期体重明显下降。
种猪在患呼吸系统疾病时,会伴有气喘、气短现象,呼吸较困难,且夜间咳嗽次数增多,食欲下降,食量减小,肺部功能衰退,呼吸系统紊乱,后期体温会明显上升,长期的体温控制不当,会诱发肺炎、肺气肿。
种猪患皮肤病的主要成因就是由于生活环境细菌污染严重,空气中颗粒过大,粒子水平过高,空气中的粉尘会引起种猪的过敏现象等,养殖人员没有及时的消毒清洁,给细菌滋生得到有利空间。种猪受细菌侵染,会出现皮肤疾病,出现皮肤结、疱疹、囊肿、痘诊等,皮肤结是黄豆大小的皮肤颗粒,质感较硬,会引起种猪的局部皮肤疼痛感和瘙痒感。种猪自行的止痒剐蹭,经常会导致皮肤溃烂,引起免疫系统中的皮肤防线溃败,许多高发性病毒由此攻入体内,引发更多的疾病。
养殖过程中,养殖人员要注意猪舍的布置情况,避免尖锐物体的刺激,种猪极有可能被尖锐物体划伤导致病菌由伤口侵入。保持猪舍的干净通风,当猪蹄部位出现异常情况,划伤或者肿胀时,要及时消毒杀菌,确诊后要采取合适的治疗手段。初期采取注射方式,首先在体内摄入10ml左右安痛定和7ml左右的可的松醋酸酯皮质素或塞米松素,连续注射1周左右,后期注射普鲁卡因青霉素,当种猪出现剧烈痛疼现象时,服用阿司匹林药物。
当种猪患有病毒性消化系统疾病时首先对患病猪注射头孢噻呋钠肌肉注射或者静脉注射,对于100kg重的种猪,使用剂量为每24h注射1次,注射3d为1个疗程,1个疗程后需要反复观察病情,病情加重的可适量增加用量,并配合1~3ml阿托品溶剂,口服酸铋或鞣酸蛋白或活性肽碳,有所缓解的需要适当减量或停止用药。
当种猪患有细菌性消化系统疾病时,需要将诺氟沙星和庆大霉素3ml剂量左右配合使用,治疗后期可选用乳酸环丙沙星,注射剂量为每头5ml左右。
当种猪呼吸系统疾病发病时,养殖工作人员需要注射盐酸地霉素氧四环,当使用此药物时,全麻药甲氧氟氟氟烷会增强其肾毒性,需要合理使用配合药物,每6h左右需要补充注射一次盐酸地霉素氧四环,后期病情加重时,可增用强力霉素或金霉素,以提高种猪的呼吸机能,刺激肺机能。
确诊为皮肤相关疾病后,养殖人员需要对猪舍进行全面消毒和清洁,消毒杀菌,将以前的所有致病病菌杀灭。治疗时,养殖人员需要先将中性高锰酸钾粉末与水按一定比例混合后清洗伤口和结痂部位,对于大面积血斑血块区域擦拭清洗。后选用链霉素按照每100kg2ml左右剂量进行注射。
首先,要定期进行全面的体制健康检查,根据检查结果对每种机能类型的种猪进行相关营养补充,再根据兽医的指导,及时接种疫苗。种猪养殖部门要建立严格的疫苗接种制度,根据不同阶段的种猪,制定不同针对性的疫苗接种方案,做到全面化和特殊化。疫苗的选取要注意不同地区的气候因素,不同季节的空气质量导致的细菌流动活性,综合考虑后,选取适量毒素的防疫疫苗。
然后,建立完善的日常管理体制,及时打扫猪舍,消毒清洁,做到每一个猪舍都有专人专管,夏季注意通风降温,冬季要防风保温,控制猪舍内的温度保持在22~26℃为宜,夏季不可贪凉,容易引起种猪的感冒疾病。养殖密度不宜过大,高密度的养殖会导致空气质量降低,传染性疾病的致病风险增大。
[1]丘全强.种猪疾病的种类与防治[J].当代畜牧,2014(4Z):50-51.
[2]张伦强.浅析种猪疾病的种类与防治以及检疫检测方法[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7(11).
[3]王海,杨军荣.种猪疾病的种类与防治以及检疫检验方法[J].农民致富之友, 2013(12):210.
[4]蔡兴凤.猪常见疾病诊断和治疗[J].吉林农业,2011(7):2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