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峰
1978年,我8岁,虽然已经读小学二年级了,但仍对世事懵懂无知,每天单纯地学习、游戏。直到成年后有机会触碰了那段历史,我才意识到我们是多么幸运的一群人。
学成扬帆:1978年至1998年
我出生在武汉,1975年,因为父亲参加葛洲坝工程建设,举家搬迁到宜昌。从未谋面的爷爷是旧时代的水利人,父亲继承衣钵从事水电勘测设计工作。我最初的人生记忆里,满满都是工地上飞扬的尘土、轰隆作响的机器声和办公室里父亲精心削好的绘图铅笔。我没想到的是,17年后,已长大成人的我来到宜昌市水利电力学校,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为宜昌的水利工程建设培养中等专业技术人才。
1992年7月,大学毕业后,我来到位于城郊接合部的水电学校,远离主城区、交通不便利、基础设施落后、百废待兴是这所中专学校留给我的第一印象。我清晰地记得,当时教职工办公的地点是一个小土坡上搭建的一长排红砖砌就的简易平房。20年后,当我依依不舍挥别水电学校的时候,它已经四通八达、芳草如茵、绿树环绕,无论是校舍面积、硬件设施还是师资力量、教师待遇都不可同日而语。
缺乏敏锐洞察力的普通个体往往身处一个风云变幻的时代而不自知。1978年到1992年的14年间,我国的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在我完成了从一个天之骄子到一名人类灵魂工程师的华丽转身之际,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和中共十四大的胜利召开也顺利地把中国推向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十四大报告明确指出,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已迫在眉睫。可年轻的我们并没有意识到危机,依然陶醉在计划体制打造的“温柔乡”里。
我任教的第一届学生是90级,当时一个年级只招四个班,学制四年;人满为患;学年末成绩不合格的学生严格执行留级政策。受计划体制下的“统招统分”政策影响,1998年以前学校的生源质量极佳。我担任班主任的9201班学生,初中毕业后择优入校,翻看档案时,来自当阳的一名男生的中考成绩稳居榜首,居然达到了642分,远远超出了重点高中录取线。
转眼间,9201班的54名同学已离开学校26年。值得欣慰的是,这一批批优秀的水电专业人才,目前大多已成长为宜昌地方水利事业发展的中坚,世界水电旅游名城离不开他们的默默奉献。
大浪淘沙:1998年至2011年
1998年,我已结婚生女,当我还没完全从初为人母的喜悦和疲倦中清醒过来时,市场经济时代教育产业化的大潮不期而至。
早在前一年,为加快人才培养步伐,为社会提供急需的技能人才,中职教育的学制已缩短为了三年,水电学校出现了同一年两个年级同时毕业的罕有现象。紧接着第二年,为进一步适应新形势下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国家正式取消了中职教育“统招统分”政策,“铁饭碗”一去不复返,产业结构如何与学校专业结构实现无缝对接成了摆在职教人面前的首要问题。
与此同时,中职教育也遭遇了有史以来最猛烈的一次阵痛。1998年、1999年、2000年,学校招生规模逐年萎缩,尤其是2000年9月,招生人数跌入最低谷,全校只招收了两个班的新生。还算敬业的我,担当了这两个班的政治课教学任务,课堂上依然激情满满,楼下路过的同仁侧耳听到我洪亮如初的讲课声,还在感慨这种境况下居然还有人如此昂扬。但如果没有这份坚守,怎么能度过寒冬,迎来春天?
1998年到2011年,长达13年的破冰期,职教人在行业主管部门的带领下,抢抓一切可能的机遇,积极主动地寻求资源整合、强强联合,合理优化专业结构,大胆淘汰不适应市场需求的“过气”专业,引进师资,加大投入,培育市场急需的“紧俏”专业。经过职教人的共同努力,2011年初,我们被时代的大潮再次推动,终于迎来了职业教育发展的又一个春天。
未来可期:明天会更好
2011年3月,宜昌市政府经过审慎的调查研究,将原宜昌城市建设学校、宜昌市水利电力学校、葛洲坝旅游学校、宜昌市艺术学校和宜昌市商业学校五所中职学校合并,组建了宜昌市三峡中等专业学校,隶属于宜昌市教育局,目前是市教育局直属的唯一一所公辦中专学校。此举,成功突破了职业教育的固有瓶颈,把三峡中专纳入到正常、有序的教育发展轨道,最大限度地实现了优势互补和资源重组。
2012年8月,我告别了从教整整20年的三峡中专水电校区(原宜昌市水利电力学校),来到位于中心城区的城建校区(原宜昌城市建设学校)任教。已成为历史的水电学校留下了我最美好的一段青春年华,步入中年的我虽有不舍却也无悔,无论身在何方,我始终是一名默默耕耘、无私奉献的职教人,我热切期盼着,明天会更好!
2014年8月,新学期开学在即,政府投资兴办的宜昌职教园向三峡中专三个校区的师生敞开了热情的怀抱。崭新的教学楼、设施齐全的学生公寓、先进的实习实训设备深深吸引了来校就读的学生,三峡中专从此步入了发展的快车道。
学校发展需要活力,新鲜血液的注入无异于一剂强心针。从2014年开始,学校连续几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引进优秀人才,在补充师资的同时,为学校纵深发展做好了人才支撑。
2016年6月,三峡中专的校级领导队伍里多了一张年轻帅气的面孔,80后的标签是他最醒目的名片。2018年初,经过几轮调配后,三峡中专已经形成了一支60后、70后、80后合理分布、年轻有为、干劲十足的领导队伍,在他们的带领下,学校呈现出了前所未有的良好发展态势。
我们深知,宜昌职教的大发展既离不开国家加快发展职业教育的大环境,也有赖于宜昌市委、市政府及教育主管部门的科学筹划布局。近年来,市教育局加快了普职比调整的步伐,同时加大了调整力度,为中职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制度保障。
2018年8月,又一个新学期开学前的教职工大会上,校领导正在向大家逐一详细介绍新入职的教师。突然,从耳畔传来一声“1996年11月生”——居然和我女儿同年同月出生,也是22岁,跟我当初走进水电学校时一样的青春年少。一种莫名的亲切感油然而生,后生可畏,未来可期,他们身上承载着我们几代职教人的梦想和希望,愿他们能和职教事业共同走向明天的辉煌!
(作者单位:宜昌市三峡中等专业学校)
责任编辑/李慕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