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美琦
摘要:《麦田里的守望者》是美国现代小说的代表。作者通过一个小男孩离家出走的经历,反思了美国的教育、美国的文化以及美国当代人所呈现出来的心理动态。本文主要探讨《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作品中所表现出来的理想情怀。
关键词:《麦田里的守望者》 理想情怀
中图分类号:I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5349(2018)01-0050-03
有人说,作家应该具有时代的使命,他应该把他所看到的现实用文学的手法进行呈现,让作者和读者在心灵深处达成一致和共鸣。从这一点来看,《麦田里的守望者》很好地实现了现实与理想的对接。作者将人性中的善与恶,美与丑,通过小男孩一个短暂的逃学经历进行了解析。本文主要探讨《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理想情怀,对于重新解读这部作品的主题思想具有积极的意义。
一、《麦田里的守望者》介绍
《麦田里的守望者》原作名《The Catcher in the Rye》是美国作家杰罗姆·大卫·塞林格唯一的一部长篇小说。《麦田里的守望者》虽然只有短短的十几万字,但是,这部作品对美国社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一)《麦田里的守望者》的情节
《麦田里的守望者》主要讲述了一个美国小男孩在没有经过父母允许的情况下,拿了自己的零花钱,在号称美国大都市的纽约游荡的经历。他徘徊在街头巷尾,徘徊在红灯区,徘徊在贫民窟,也徘徊在富丽堂皇的纽约星光大道。最后,小男孩失望地离开了纽约,回到了自己的小镇,重新过起那个平淡而且无聊的生活。作者通过小男孩的经历用非常现实的手法,揭示了当前在资本主义经济发展时期,美国当代人所具有的种种迷茫与无奈,在揭示了资本经济虚假繁荣的背后,人性所经历的落寞与失望。
(二)《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评价
作者通过小男生霍尔顿第一人称的口吻讲述了他的内心世界。小男孩的经历让社会认识到环境对一个人成长的影响。有人觉得这本书是一本有正面价值的好书,它可以让社会警醒如何对青少年实施更有效的教育。也有人觉得这是一本误导青少年成长的坏书。虽然评价各有不同,但是这本书所具有的价值却是无可替代的。作品中的主人公霍尔顿有着青春期特有的心理。他不愿读书,对社会的种种不满让他养成了叛逆的性格。他觉得父母对自己的期望无非是希望自己有一天成为一个有钱人。可是,他不愿意这样,不愿意活成别人心目中的样子。作者通过这本书反抗了整个时代给青少年贴上了标签。
二、《麦田里的守望者》的理想情怀表现
所谓的理想情怀就是作者想要表达的理想思想。在《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作品中,主要从三个层面来体现理想情怀。
首先,对教育的理想。
一直以来,教育理想主义是教育研究领域的热点。很多人都在想,理想的教育应该是什么样子的。作者虽然没有描述出理想教育的应然状态。但是,通过小男孩在课堂经历被老师处罚,被家长责骂,被同学瞧不起来揭示出教育不应该是这个样子的。小男孩是一个活泼好动的男生,他对着新鲜事物有着天然的好奇。可是,正是因为这种好奇让他在老师的眼中成为一个问题男孩。所以,老师会想方设法对他的不规矩的行为进行纠正。小男孩也会想方设法对抗这种让他“不爽”的教育体制。在两种力量的对抗中,结果显然是小男孩失败了。因为毕竟他一个人对抗不了整个世界,他太弱小了。从小男孩离家出走,或者说离开学校去大城市闯荡的经历可以看出,小男孩用自己更大的叛逆行为对抗他所不喜欢的教育体系。这个所对抗的教育体系的背面,换个角度来看,就是教育应该呈现出的理想主义状态。
其次,对人性的理想。
有人说,人与人之间的交往,从某种角度上来说是利益的交往。小男孩离家出走的时候,他拿出自己的钱作为去大城市游荡的经费。在和自己的妹妹的沟通中,呈现出了天真无邪的友谊与亲情。这种情感自然成为大城市中最昂贵的东西。因为,大城市里最贵的不是钱,是人心。因为所有的人与人之间的交往,都建立在利益之上。商人和客户之间是利益,爱人之间也是利益。当小男孩游荡在红灯区的时候,他从那些迷人的眼神中看到了金钱的欲望,他从这种金钱的欲望里看到了人性的可怕。作者通过小男孩的视觉感受,呈现一个懵懂无知的小男孩所经历的无助与恐惧。这个社会给他带来怎样的心理阴影,这样的社会如何让他看到人性的本善与本恶之间所存在的距离。作者通过小男孩来展示人性的全部。人性应该是本善的,作者最后描写了小男孩做一个麦田守望者的初衷。作者也希望小男孩坚持自己的梦想,哪怕他仅仅是一个无辜的、无助的麦田守望者。正如那句经典的话一样,“我要去守护那些走向悬崖的孩子,把他们抓回来。”这里的悬崖可以理解为人性的堕落。作者揭示了他关于人性的思考以及人性应该有的理想主义情怀。
再次,对于爱情的理想。
虽然作品中的男主人公霍尔顿只有十六岁。但是,与每一个青春期的男生一样他也渴望真挚的爱情。霍尔顿对自己的女友非常讨厌,因为她除了拥有美丽的容貌之外并没有太多的人性的闪光点。作者通过霍尔顿在情感生活中的经历来阐述了理想中的爱情状态。理想中的爱情应该是两个人之间互相理解与尊重、互相理解与體谅,在人生的道路上能够一起前行,风雨与共。在爱情的生活中不要有太多的世俗化的内容,不要把爱情变成一种利益交换的工具。可惜的是,在小说中男主人公自始至终都没有找到这样的爱情。作者也将其作为小说所要表达的一种理想。虽然很遥远,但是心向往之。
最后,关于人生的理想。
人作为宇宙间进化最完善的生灵,他有着自己的判断和思考,他有着自己的梦想与追求。小男孩如此,有成千上万的人和小男孩一样,有着对自己梦想的追求与憧憬。但是,当现实一次次如同乌云一样笼罩在小男孩的心中的时候,他发现他不得不放弃自己的选择,不得不追随和别人一样的路径。作者思考一个理想的人生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生。小男孩最后失败了,因为他没有走自己想走的路。作者留下了一个深刻的思考,那就是,在人生不断往前迈进的时候能不能作出自己的选择,并且坚持自己的选择是检验每一个人人生成长的基石。可是,能否为自己的选择付出代价,哪怕一辈子默默无闻当一个默默的守望者,这个问题不得而知。endprint
总之,《麦田里的守望者》通过小男孩的经历,揭示了作者对于人性、教育、生活和人生的思考,其中包含着作者所具有的理想主义情怀。这种情怀,对于今天的教育、个体的人生发展乃至社会发展,都有着重要的现实启示意义。
三、《麦田里的守望者》理想情怀的启示
在上文中主要探讨了《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作品中所具有的理想情怀。本文从这些理想情怀的具体表现出发,探讨《麦田里的守望者》所带来的时代启示。
首先,要重视教育对儿童成长的影响。
在教育过程当中,无论是老师还是教学环境,对于儿童成长的影响可以说是潜移默化的,其影响也是深远的。我们不能说小男孩是一个美国现代教育体制的牺牲品,可是在各种各样的知识面前,小男孩表现出了很大的无奈。他无法在知识的学习中享受到知识给他带来了乐趣,也无法感受到知识背后存在的价值。这个小男孩并没有错,没有一个人愿意在教室里面安静地坐着,美其名曰享受知识的洗礼。他们都有着对外部世界的渴望,他们都有自己的看法和思想。“只有接受过教育的人才能够对这个世界作出伟大的贡献,这样的说法当然不对。不过我的确要说,受过教育的和有学问的人如果有聪明才智和创造力……不幸的是这样的情况并不多……”因此,在今后的教育发展中,如何遵从儿童成长的内心需求,用儿童可以接受的方式来实施教育是作者所要表达的一种主题方向。只有尊重儿童、理解儿童教育才会真正地走上科学的道路。
其次,对于人性的反思。
中国和西方国家关于人性一直有着各种各样的探讨。中国提出人性本善,认为人本来就是善良的。西方国家从基督教理论出发,把人视为一种原罪的载体。每个人都是有罪的,他们需要通过语言、行为来赎罪。但是,不管是人性善,还是人性恶,都不应该掩饰人性应该发展的方向,那就是真善美。值得庆幸的是,小男孩在纽约大城市的灯红酒绿中并没有被污染。他还是能够做自己认为正确的事情。他有着自己的道德判断和底线。无论是在红灯区,还是在酒吧,他都可以作为一个小男孩去安静地思考和想象自己的未来。这种原本无辜的、纯洁的心灵反映了人应该有的人性本善的方向。无论社会怎样变化,最终能够在社会上有自己一席之地的人,一定是那些有自己道德原则和道德判断底线的人。这应该是人性发展的理想状态,做自己,同时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我就站在这破悬崖边上,我要做的,就是捉住每一个跑向悬崖的孩子,我就整天干这种事。我就当个麦田守望者”。
再次,追求真正的爱情。
在《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作品中,作者对现实中的爱情充满了太多的失望。因此,他希望读者能够在尘世中可以收获一份真正的爱情。真正的爱情可以不完美,但是爱情的双方要能够为彼此的爱付出更大的诚意。如果,连神圣、纯洁的爱情都蒙上了太多的世俗的、金钱的阴影,那么整个社会的爱情也将无处守望。那个在麦田里的守望者所守望的一个主要对象就是爱情。因为作者相信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过程当中,对爱情的守望与坚持是让整个社会充满美好的一个主要路径。“快乐要有悲伤作陪,雨过应该就有天晴。如果雨后还是雨,如果忧伤之后还是忧伤。请让我们从容面对这离别之后的离别。微笑地去寻找一个不可能出现的你!”在一個没有爱的物质世界中,所有的高楼大厦都只不过是人类欲望的一种缩影。建立在没有爱的基础上的婚姻从本质上来看就是一种虚伪的利益的交换。所以,正如小说中的男主人公霍尔顿渴望真正的爱情一样。作者也在小说中提出了关于爱情本质的思考。用现在比较流行的一句话来表达就是:和有情人,做快乐事,不论是劫是缘。只有真正经受住了生活与时间的双重考验的爱情,才能够让置身于爱情中的人感受到爱情所带来的甜蜜与幸福,喜悦与满足。
最后,关于人生的反思。
每个人都有选择的权利。这个是世界上最大的自由。有没有权利,有没有自由去选择自己想要过的生活是摆在很多人人生成长和发展过程当中的一个主要问题。在作品中,小男孩最后的简单的愿望是做一个稻草人,但是这个梦想很难实现。其实,在现实生活中,我们好多人未尝不是小男孩。我们是小男孩作为稻草人所要守望的孩子。在面对人生悬崖的时候,需要有人拉我们一把。因为面对诱惑,面对魔鬼的试探,我们太需要人生的导师,提醒自己正确的方向。伟大的是,小男孩年纪虽小却已有了这番觉悟。因此,在小男孩的经历中,我们看到了人生理想的状态那就是选择自己想要过的生活并且为自己的选择负责到底。“你一定得认识到自己想往哪个方向发展,然后一定要对准那个方向出发,要马上。你再也浪费不起多一秒的时间了,你浪费不起。”在所有的人生选择的过程当中,遵从自己的内心想法,做一个爱自己的人,尝试与整个社会和解,在理想与现实面前寻求一个最佳的平衡点应该是今后人生路上不断走向未来的主要方向。
总之,《麦田里的守望者》是一部洋溢着浓厚的现代气息和现代理想情怀的小说。作者通过非常朴实的故事情节讲述了一个小男孩在纽约游荡的经历。通过小男孩的所思所想,告诉这个世界,什么样子的世界才是理想的世界。虽然作者并没有给出我们答案,但是到最后作者在小男孩的思考中提供了一些提示。
四、结语
本文主要探讨了《麦田里的守望者》这部作品中所展示出来的理想情怀。不同的研究者对于理想情怀的概念和解析存在一定的差异。希望本文的研究能为《麦田里的守望者》主题思想的分析和解读提供积极的借鉴。
参考文献:
[1]叶匡政.塞林格写的正是“富二代”[J].观察与思考,2010(3).
[2]卢国荣.《麦田里的守望者》的语言特色[J].呼伦贝尔学院学报,2005(4).
[3]张桂霞.《麦田里的守望者》研究在中国[J].郑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5).
[4]刘伯香. 现代人生活困境的写照[J].扬州教育学院学报,2002(4).
[5]程巍.霍尔顿与脏话的政治学[J].外国文学评论,2002(3).
[6]朱晶. 《麦田里的守望者》:反叛迂腐与虚伪的“现代经典”[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2002(4).
[7]张介明.“反抗”与“回归”——解读《麦田里的守望者》[J].名作欣赏,2002(3).
[8]张颖,20世纪美国少年文学回顾[J].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2(2).
[9]魏燕.后现代叙事文本的三大特征——从塞林格的《麦田里的守望者》谈起[J].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
[10]王虹.成长的烦恼和困境——《偶遇》和《麦田里的守望者》比较[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1(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