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论转喻的邻近性

2018-02-13 11:34三江大学周红英
外文研究 2018年4期
关键词:交际原则概念

三江大学 周红英

1. 引言

在转喻研究中,邻近性被认为是转喻的一个重要甄别性特征,与甄别隐喻的相似性相对。不同的历史阶段、不同的学派对邻近性有不同的阐释。从亚里士多德时期的修辞学到21世纪的认知语言学,关于邻近性的研究也经历了从客观主义到概念论的发展。认知语言学主张邻近性具有概念化属性,这就把对邻近性的研究从物质空间、语言内部转移到人的认知领域。

阐释邻近性的成因有助于揭示转喻用法的形成机制。目前认知语言学对于基于体验性的普遍性认知讨论颇多,对转喻和邻近性主要也是从这个层次来探讨。本文认为,不同方面的因素促成概念邻近性,导致了丰富复杂的转喻现象。从普遍性认知原则的运作来阐释邻近性,不能涵盖这些复杂丰富的转喻现象。转喻是一种认知方式,同时也是一种语言交际手段,对邻近性的探讨既要关注认知原则,也要关注语言交际原则。21世纪兴起的认知社会语言学强调,对于认知的研究不应止于理想化的无意识认知层面,还应关注社会文化的现象学层面。因此,对邻近性的探讨也要联系认知主体的社会文化处境,从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来认识转喻蕴含的社会文化因素。

2. 关于邻近性的早期研究

在转喻还只是被修辞学家作为一种修辞手法来研究之时,转喻涉及的邻近性就受到了关注。古希腊时期的亚里士多德注意到,人依靠时间关系、空间关系、感知上的相似性、意义上的相近或者相反关系来建立“记忆”的联系,他提出邻近性主要就是建立在这些特征之上的。古罗马修辞学家把转喻解释为“以一个意义相同的词来代替原词”的语言修辞手法,并常常用诸如consequens (伴随)、propinquus (邻近)、finitimus (毗邻)这些词来描写这两个词的意义关系。而在现代修辞学或者语言学中,这些词已为另一个词所取代,那就是contiguity(邻近性)(转引自Koch 1999: 141)。

20世纪,以德国和瑞士学者为首的描写语言学家在语义场(semantic field)理论中解释邻近性。语义场理论是解释词汇之间的组构和关联的理论。一个语义场由一组特定的词汇组成,具有语义上的相邻(proximity)和使用上的共现关系。Porzig提出,在同一个语义场中存在包封(encapsulation)和搭配(collocation)两种语义关系类型。所谓“包封”,即一个词必须依靠另一个词来解释,这是词之间最本质的语义关系;而“搭配”关系描写的是句法上两个词结合的合法性,它们主要是使用上的共现关系,但相互也包含彼此的意义成分。(转引自Koch 1999: 150)Firth为此举例:night(夜)与dark(黑暗)之间主要是一种句法上的组构关系, 尽管它们也有彼此的意义成分。(转引自Koch 1999: 152)这个例子明显地把词语的搭配关系同邻近性关系联系起来:邻近关系是转喻词语(dark)同字面词语(night)的关联;而建立这种关联的,不是语言外的现实因素或逻辑原则,而是语言中的词汇搭配能力。

Jakobson(2003)注意到语言使用中的相似性、邻近性同失语症的关联。失语症在根本上表现为语言选择上的两种障碍:患者不能提供相似的词语来替代原词,或缺乏词语间的句法组合能力。Jakobson将隐喻和转喻,或者说,隐喻和转喻所代表的两种一般原则,看作是人类组织同语言有关的“心理行为”(即“概念化”)的基本方式。它们适用于任何语言符号,分别表现为纵聚合关系(paradigmatic relations)和横组合关系(syntagmatic relations)。Jakobson认为,隐喻利用的是相似性,转喻利用的是邻近性。Jakobson还认为,在语言的任一层级上——词素、词汇、词组以及句法,都可以进行基于相似性和邻近性的语言操作;以某种操作为相对凸显特征,就会产生具有某种特色的语言构造。例如,俄罗斯田园诗歌表现了强烈的隐喻性构造特征,而英雄史诗则表现出转喻性构造特征;浪漫主义和象征主义的诗歌以隐喻特色为主;介于没落的浪漫主义和崛起的象征主义之间的现实主义作品则表现出转喻的特色:现实主义作家沿着邻近性这条轴,从情节转到环境氛围,从人物转到时空背景。现实主义作家喜欢使用提喻(synecdoche),例如托尔斯泰在《安娜·卡列琳娜》中描写安娜自杀的一幕,以安娜的手包来指称其人;在《战争与和平》中,他用“上唇的绒毛”“裸露的双肩”来代替女主人公的女性特征。

总而言之,无论是传统修辞学还是传统语言学的转喻研究,都承认隐喻基于类比或相似,转喻基于邻近。对邻近性的解释或基于事物在客观世界的时间或空间关系,或基于语言中词汇的句法或语义关系,前者使邻近性表现为客观主义的属性,后者使邻近性成为语言系统内部的属性。在Jakobson(2003)那里,转喻是一个结构主义的分析工具,一个符号学结构;隐喻与聚合相关,转喻与组合相关。但是应该看到,纵聚合和横组合的概念产生于20世纪人类学、语言学等领域的理论建构,与认知语言学研究的隐喻和转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虽然哲学、修辞学、语言学等领域早就关注到了转喻涉及的邻近性,但在很长一段时期内,邻近性的本质、相关原则以及不同成因的邻近性导致的转喻的复杂性和丰富性还没有得到深入的探讨和合理的解释。

3. 认知语言学关于转喻邻近性的观点

3.1 Lakoff 和 Johnson关于邻近性的观点

Lakoff(1987)在转喻研究中对邻近性概念进行了新的探索。基于Fillmore(1977)的框架语义学、Lakoff & Johnson(1980)的隐喻和转喻理论、Fauconnier(1985)的心理空间理论以及Langacker(1987)的认知语法,Lakoff提出了理想认知模型(ICM)理论,并这样解释邻近性:两个概念均为同一个格式塔概念结构——ICM的构成成分,且具有替代关系,那么它们是邻近的(Lakoff 1987: 78)。Lakoff(1987)强调,邻近性具有概念属性,适用于具体的空间关系,也适用于抽象的因果逻辑联系,还能够解释一个序列事件ICM的部分-整体关系。例如:

(1) How did you get to the party?

a. I drove.

(核心事件替代整个ICM结构)

b. I have a car.

(前提替代整个ICM结构)

c. I borrowed my brother’s car.

(蕴含前提,替代整个ICM)

d. I hopped on a bus.

(登车事件替代整个ICM)

(Lakoff 1987: 79)

不同的概念如何形成邻近关系进而成为转喻的呢?Lakoff & Johnson(1980: 40)从认知的体验性提出,这是经验促成的,包括人们对具体的空间和抽象的因果逻辑联系的体验。

3.2 Croft和Cruse关于邻近性的观点

Croft(2003)提出了域矩阵(domain matrix)概念。域矩阵是在经验的基础上创造出来的复杂的、具有整体性的概念结构,颇似Lakoff(1987)提出的ICM,也是一个格式塔结构。Croft(2003)提出,概念化过程中,不同但相关联的域组成一个域矩阵,同域矩阵形成部分-整体关系。

Croft(2003: 177)认为,传统上把转喻定义为“词义从一个实体转移到另一个与之具有邻近关系的实体”,说具有“邻近关系”,是因为它们具有经验上的相关性。Croft & Cruse(2004: 217)进一步将转喻涉及的两个概念域A与B的相关性分类:1) 内在关联(intrinsic relation)。具体表现为部分-整体之间、个体-范畴之间、实体-特征之间、同一级阶上的不同值及反义词之间的关系。这种内在关联存在于概念或者语言内部,可以用传统语义学中的语义场来解释,而不依靠非语言因素,如语境。2) 外在关联(extrinsic relation)。比如以人代车(I’m parked out back.)、以床号代病人(Room 23 is not answering.)、以所点餐代点餐者 (The French fries in the corner is getting impatient.)、以著者代著作(Sperber and Wilson is on the top shelf.)、以国名代选手(England are all out for 156 runs.)等,这种关联的建立往往要借助外在因素,比如医院、快餐店这样的交际语境。

值得注意的是,Croft & Cruse(2004)从相关性来解释转喻涉及的邻近性。他们从语言和概念自身、语言外部的交际语境来解释相关性,从而解释邻近性,这为我们揭示邻近性的成因提供了一个重要的视角。

3.3 Dirven 关于邻近性的观点

Dirven(2003: 92)也强调,转喻涉及的两个域并非客观意义上的域矩阵,它们在认知主体的识解下进入了同一个域矩阵,也就是说,转喻的邻近性在本质上是概念性的。在对概念邻近性的探讨中,Dirven还提到了概念距离(conceptual distance),并从概念的内部构成来判断概念距离的大小。Dirven(2003: 96)提出,即便是邻近的概念之间,也可能存在不同的概念距离。比如,作为教育机构的“学校”这个概念的二级概念成分包括目标、教师、学生、活动等,“教师”的下级概念包含校长及一般教工,但它们与二级概念是平等的,不存在高下差别;但是,作为权力机构(代表)的“国王”这个概念则不同:“国王”的二级概念成分包括权力(prerogatives)、执行人(executive)、礼服(regalia)、“礼服”又由王冠(crown)、权杖(scepter)、王袍(robe)构成;其中“王冠”被选择来代表权力机构(the Crown),作为“礼服”成分的crown与代表权力的the Crown的二级概念并不平等,它们之间的概念距离较大。

Dirven(2003)对概念距离的分析具有一定的主观性,尚待科学实验验证其准确性。但“概念距离”的提出为邻近性提供了一个新的研究视角——原型范畴的视角:不同转喻的始源域与目标域的概念距离有所差别。因此,邻近性应该是以原型性的邻近性为中心的、具有不同程度的邻近性;而且邻近性还可以被识解为包括了基于空间这个基本域的其他域的特征。这个视角和理念在Peirsman & Geeraerts (2006)那里得到继承和发展。

3.4 Peirsman & Geeraerts关于邻近性的观点

Peirsman & Geeraerts(2006)在原型范畴的视角下专门探讨了转喻涉及的不同的邻近性。在此之前,Seto(1999)把转喻涉及的邻近性分为三等:部分-整体、容纳-被容纳、毗邻(不接触),随着两域间距离依次增大,邻近程度依次减小。Peirsman & Geeraerts (2006)从作为基本域的空间域和物质域出发,以此为核心来探讨邻近性在其他经验域中的扩展,见图1:

图1 空间域及物质域的转喻模型(Peirsman & Geeraerts 2006: 279)

在空间域中,Peirsman & Geeraerts(2006)从两个维度上探讨了邻近性:竖轴为接触力度(contact strength),横轴为有界/无界性(boundedness/unboundedness)。接触力度由强到弱表现为:部分-整体关系(某一物体内部)、容纳关系(不同物体之间,一物容纳于另一物中)、接触关系(不同物体的表面接触)和毗邻关系(不同物体毗邻,但无接触)。Peirsman & Geeraerts(2006)把邻近性概念看成一个原型范畴,以空间域和物质域中的邻近性为原型,因为空间和物质是人类经验和认知中的基本域;物质在空间中的邻近性又以部分-整体关系为原型,因为部分和整体是概念化中的两个基本范畴。对此,Kövecses & Radden (1998)有类似的观点。他们提出物质世界中的具体物往往被视为一个界限分明的格式塔整体,其内部可以划分出不同的成分;此类部分-整体关系的转喻在使用频次和熟悉程度上具有优势,因此成为空间邻近性关系转喻的原型(Kövecses & Radden 1998: 49)。

Peirsman & Geeraerts(2006)还考虑到有界性这个维度:空间中的物质,有的存在清晰的界限,有的是无界的。有界性不仅是事物的特征,而且可以用来澄清有争议的转喻关系。比如,有研究者把物体-材料之间的关系看作是附属于部分-整体关系,认为物体是材料的一部分。他们认为物体多有清晰的界限,而材料是无界的,把有界的物体看作是无界的材料的一部分更合适。

空间和物质基本域的邻近性探讨为阐释和理解其他较为抽象或复杂的经验域搭建了桥梁。人们对时间这个抽象域的理解基于对空间域的经验,对时间域的邻近关系的认知是在空间域基础上产生的一种隐喻性认知,而对行为、事件和过程领域的邻近关系的认知,则结合了对空间域和时间域的认知。行为、事件和过程被具体化(reify)为事物(thing),在同一空间、同一时间上是在场的,故而也产生邻近关系。这样看来,Lakoff(1987)用ICM理论解释的“以次级事件代整个复杂事件”(SUBEVENT FOR COMPLEX EVENT)、“具体行为/事件/过程代一般状态/参与者”(ACTION/EVENT/PROCESS FOR STATE/PARTICIPANT)等转喻也可以得到解释:一个行为、事件或过程中,参与者(施事、受事、工具、产品、时间、地点等)在同一空间和时间上在场,它们在邻近性的连续体中处于毗邻不接触的邻近关系。这些成分也在语言中表现出常见的转喻关系,比如“控制方代被控制方”(CONTROLLER FOR CONTROLLED)、“拥有者代拥有物”(POSSESSOR FOR POSSESSED)、“生产者代成果”(PRODUCER FOR PRODUCT)、“位置代产品”(LOCATION FOR PRODUCT)、“工具代结果”(INSTRUMENT FOR RESULT)等。

4. 转喻邻近性再探讨

在心理学和认知语言学中,邻近性是在心理上或概念上建立起来的联想关系,人的思想、记忆和经验事件因同时频频发生而建立起联想关系,从而具有心理或概念上的邻近性。换言之,存在转喻关系的两域之间的联系不是客观存在的,而是产生于认知主体的认知识解,这种联系表现为心理或者概念上的,是一种概念邻近性(Dirven 2003: 88)。转喻是一种认知现象,表现为注意力从认知参照点转移到认知目标的心理通达运作,其前提是心理上的相关性或邻近性。转喻的邻近性是一个心理事实。

在关于转喻认知的探讨中,转喻值得我们注意的一个特征是转喻始源域和目标域之间以此代彼的概念联系具有偶然性(Croft & Cruse 2004: 216),即转喻涉及的两个域之间的意义联系并不是必然的。换言之,两域之间的邻近关系并非理所当然,而是通过一定的原则建立起来的。哪些原则建立起了概念之间的邻近关系、从而产生转喻呢?

从主流认知语言学的视角考虑,转喻作为一种体验性认知,转喻涉及的邻近性可以通过普遍的一般性认知原则来建立;从语言交际的角度考虑,转喻是一种语言交际方式,相关的交际原则可能成为邻近性的理据;不可忽视的是,转喻作为一种社会文化现象,其形成必然会受到特定的社会文化语境的影响,因此也需要结合特定的社会文化处境寻找邻近性的理据。

4.1 一般凸显性认知原则

在人类的体验性认知中,凸显性遵循什么规律呢?Kövecses & Radden (1998: 61)提出,相对凸显的认知原则取决于三个主要因素:人类的基本经验、感知的选择性和文化偏见。

人类的基本经验产生于人类对自身存在的这个世界的人类中心主义观点以及人类同世界的互动。这导致人类的凸显性高于非人类,具体物的凸显性高于非具体物;人类互动接触对象的凸显性高于非人类互动接触对象。例如:

(2) I’ve been twenty four hoursbehind the steering wheel.

在例(2)中,the wheel作为互动对象被选择,以behind the steering wheel转喻“驾车”。再如:

(3) Theywheeledup to the airport and highway.

功能性事物的凸显性高于非功能性事物:与door和window shield等部件相比,wheel与驾驶功能更相关,因此更容易被选择。

其次,人类感知具有选择倾向性。时间上、空间上和逻辑关系上更接近目标域的倾向于被优先选择。已发生的比未发生的更容易被选择;体积较大的、占主要地位(隐喻性)的更容易被选择;完整、有界的格式塔整体更容易被选择;由完整格式塔、即时性以及具体性的优先感知选择决定,特例(个体)比类属概念(范畴)更容易被选择。例如“A spider has eight legs.”中,A spider表现为个体,实际上代表一个类别、范畴。

Kövecses & Radden(1998)提出,文化偏见也是一个影响因素,表现在特定社会文化社团对一个范畴中的某个或者某些特定成员的选择性倾向。比如传统西方文化倾向于选择“家庭妇女”这个形象来识解“母亲”这个概念,从而形成“母亲”的西方式的社会刻板印象。

4.2 一般语言交际原则

不同概念被并置为邻近域,从而建立转喻关系,其出发点也可以是利用某些语言交际原则来达到理想的交际效果。Kövecses & Radden(1998: 69)提出了两条交际原则:

1)清楚准确原则(principle of clarity)。清楚地传达交际意图,使听话人更容易、更准确地理解。例如:

(4)Different parts of the countrydon’t necessarily mean the same thing when they use the same word.

在例(4)中,different parts of the country原本说的是地理区域,在交际的语境下实指 people in different parts of the country;但是如果不用转喻而直接使用人的指称,就会引发歧义,意思反而不如原句表达得清楚明了,因为后一种指称方式实指人。

2)关联原则(principle of relevance)。选择特定(情境)语境中最相关的事物或概念作为转喻的认知参照点。在实际交际中,关联原则甚至可以压倒一般凸显性认知原则。例如:

(5)The French friesin the corner is getting impatient.

在例(5)这个语境下,食物的凸显性超过了人,被选择来与目标域并置,作为转喻参照点,指代点餐者。同样的,对于“以床号代病人”“以国名代参赛选手”“以人代车” “以乐器代乐手”等转喻,对特定交际场合下的交际者而言,选择最相关的概念是达到交际目的的最有效方式。

一般凸显性认知原则与交际原则是人类语言运用中共存的原则,因此,它们并不相互排斥,在某些转喻中同时起作用。

4.3 回避性的委婉交际策略

现实交际中,说话人除了希望有效达到交际目的,有时还会有面子上的考虑。这时候就需要采取委婉间接的修辞手段。委婉语是“用一种听起来使人愉快的、间接的名称来替代听起来让人产生不愉快感觉的名称的语言现象”。(Cuddon 2013: 512)从这个定义看,委婉语具备了三个显著特征:其一,它是借一种说法来替代另一说法的语言现象;其二,它的认知结果让人产生由此及彼的概念联想;其三,委婉语是为了取得委婉效果,是一种回避性的说法。从这三个方面看,委婉语具备了转喻认知的特征,它一般是借助转喻认知实现的(张辉、卢卫中 2010)。

(6) “Quarry load-shedding problem”

Unsheeted lorriesfrom Middlebarrow Quarry were still causing problems by shedding stones on their journey through Warton village, members of the parish council heard at their September meeting.

(转引自Fairclough 1989: 50)

在例(6)中,施事角色为无篷卡车(unsheeted lorries),由它来承担事件责任。但是从深层语义上解读,事件的施事者和责任者最终是工具操作者——卡车司机和管理者。说话人为了维护对方的利益或面子(也可能是因为对事故发生的真实情况不够了解),故而选择了相关工具域来与之并置,模糊所指对象,从而规避对真正施事的直接指认和对事件的责任归属。

下例是网络上一则利用了转喻的幽默段子。

(7) 未来丈母娘问:“小X,你家车库物业费现在交多少哦?”(该问题是今年丈母娘提问流行款,确保有房有车有车位,从物业费判断小区档次。)

标准答案是:“阿姨,您问的是哪一套哦?”

(http://www.sohu.com/a/199356827_160920)

准丈母娘的交际目的是想知道准女婿是否有房、有车、有车位,以及居住小区的档次。但出于面子上的考虑,采用了间接的策略:从车库物业费这个信息上得知以上信息。也就是说,准丈母娘所问的信息同她想知道的信息之间具有相关性、概念邻近性和可推导性,因此是可以建立转喻联系的。准女婿的回答也是如此。从准女婿的问话可以推知他有好几套房。二人之所以采取委婉间接的话语策略,以及读者之所以能够体会到其中的幽默,根本上还是因为我们都具备一定的认知推理能力。无论是说话者的回避性交际策略,还是听话人的认知推理能力,都建立在转喻两个域的相关性和概念邻近性基础上。

4.4 文化经验及文化认知模式

认知语言学家反复强调邻近性的概念化属性,即认知主体的概念化识解使两个域形成一个域矩阵(Dirven 2003: 92),进入这个域矩阵中的不同概念域具有邻近性,因此也具有转喻关系。但是,转喻中始源和目标概念之间的关系是偶然的(Croft & Cruse 2004: 216; 张辉、卢卫中2010: 13),“偶然”的意思是说两个域的关系并非是逻辑上和概念上必然的,而这一偶然性是由我们人类所处的环境以及文化上独具特色的信念和实践经验之间的相互作用所塑造出来的(张辉、卢卫中2010: 77)。

不同社会文化、历史背景中的认知主体有着独特的文化经验和文化认知模式,其产生的结果是不同的概念域可能被并置(juxtaposition)为一个域矩阵,产生概念邻近性和转喻关系。比如,TEA这个概念域在它特殊的西方社会文化环境中经历了一个扩展过程,形成一个具有西方文化特色的转喻,它容纳了越来越多的因素——一种植物(茶树)、一种产品(茶叶)、一种饮料(茶水)、一个仪式性时刻(下午茶,包括茶和甜点)、一顿丰盛的晚餐。这个扩展过程体现了它在特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中丰富的意义变迁。在这个社会文化演变过程中,更多原本不相干的要素被并置在一起,比如说邀请客人,品尝甜点,以及茶后正式开始的丰盛晚餐。于是有了“Tea was a large meal for the Wicksteeds.”这样的转喻用法(Dirven 2003: 81)。

Lakoff & Johnson(1980: 41)提出,文化和宗教上的象征符号是转喻的特例。比如,基督教以鸽子来象征上帝,产生了DOVE FOR HOLY SPIRIT(鸽子代上帝)这样的转喻。该转喻中,同目标域“上帝”邻近并置的始源域“鸽子”并不是一个任意的选择,它取决于西方文化中关于鸽子的观念和基督教神学中关于上帝的观念:人们认为鸽子具有美丽、友爱、温和、平和这些特点;鸽子遨游于天空,而天空是天堂的象征,是上帝之所在。因此,西方基督教文化中选择了鸽子而不是其他的飞鸟或者动物来象征、转喻上帝。

塑造特定转喻的文化因素来自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除了社会生活、宗教的因素,一种文化的哲学观念、文化习俗、典故传说、社会风貌、历史经验等都可能使两个概念域被并置成邻近概念,产生蕴含了特定文化内涵的转喻。汉语中的诸多转喻就包含着这些丰富的传统中国文化内涵,不了解这些文化内涵,就无法理解这些作为特定文化经验和文化认知模式的转喻。例如:

(8) 南面——称王、北面——称臣

在我国,人们很讲究房屋的朝向,房子以朝南为佳。现代人掌握的地理知识可以帮助理解这个原因:地球的自转产生了日出日落的现象,而我国处于地球的北半球,所以面朝正南的房子可在一天中获得更为充足的日照。坐北朝南还可以避免北方西伯利亚吹来的冷风。古代帝王的宫殿庙堂一定要坐北朝南。但是古人无法从地理的角度来解释这个现象,于是创造出了“五行八卦”之说:东方为木,南方属火,西方为金,北方属水。皇帝被喻为龙,要坐在水上压火,所以要坐北朝南。而《周易·说卦》的说法是:“离也者,明也,万物皆相见,南方之卦也。” (转引自黄寿祺、张善文 1996: 620)意思是说,在八卦之中,离卦象征光明,当太阳处于正当中的位置时,照耀南方,万物显明,这是代表南方的卦。所以古代帝王取法离卦,坐北朝南,接见群臣,听取政务,象征面向光明,治理天下。这就是《周易·说卦》中所说的“圣人南面而听天下,向明而治,盖取诸此也。”古代君王登基之后便向南而坐,位置都是坐北朝南的,称为“南面称王”。君王既南面而坐,觐见的臣僚自然是面朝北。故以“北面”指向人臣服,即“北面称臣”。离开这种文化语境,无法生成、理解这一转喻意义。

5. 结语

邻近性是形成概念转喻的一个重要认知前提,两个实体之间只有形成了概念上的邻近关系,才可能形成由此及彼的心理通达运作。转喻在根本上是人类的一种基本认知方式,也是一种语言交际手段;由于人总是处于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历史语境中,作为认知手段和语言手段的转喻也是特定文化的产物。转喻是一种偶然的概念联系。从根本上说,促成转喻形成的因素,首先就是促成转喻涉及的不同概念域邻近并置的因素。从体验性认知角度看,这些因素包括人类普遍的认知原则,比如凸显认知原则;从语言交际角度看,这些因素包括普遍的交际原则,比如清晰原则、关系原则以及间接表达的委婉策略;从社会文化的角度看,这些因素也包括在特定的哲学观念、文化习俗、典故传说、社会风貌、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产生的文化认知模式。

猜你喜欢
交际原则概念
情景交际
Birdie Cup Coffee丰盛里概念店
情景交际
交际羊
幾樣概念店
学习集合概念『四步走』
聚焦集合的概念及应用
坚守原则,逐浪前行
无罪推定原则的理解与完善
交际中,踢好“临门一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