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晓东
(宁夏西吉县动物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宁夏西吉756299)
幼畜骨营养不良是指在由于饲料中长期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VD缺乏或不足或比例失调所致的骨营养不良的代谢病。其特征是生长骨的钙化作用不全,并伴有持久性软骨肥大与骨骺增大。临床特征以消化机能紊乱,异嗜,跛行,麻痹,骨质疏松及骨骼变形,关节肿胀,举步不稳,更甚者卧地不起。在我国北方部分地区,由于冬春季节长,生产母畜饲喂的饲草料单一,饲料中钙磷不足或比例不当,青草或青干草少,舍内阴暗,光线不足,户外运动少,加之本地日照时间较短,造成幼畜生长VD的缺乏或不足,此病发病率较高。这种病最易感是犊牛、羔羊,其次是仔猪,幼驹在自然条件下不常见。
1.1 钙缺乏
日粮中钙的绝对缺乏或继发其他因素,主要是磷的过量摄入。
1.2 磷不足
磷摄入或吸收不足可以出现低磷血症,引起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异常,软骨病;因疾病或过多的摄入磷,将导致高磷血症,使血液中血钙降低导致骨质疏松。
1.3 VD缺乏
VD具有维持血清钙磷浓度的稳定,促进钙磷的吸收,各种原因引起VD的缺乏或不足,均可造成钙磷代谢紊乱,引起骨营养不良。
1.4 其他继发性因素
如缺乏阳光照射,皮肤内VD含量不中,还包括影响吸收的因素,如年龄,机体的健康状况,无机钙源的生物学效价,有机日粮(蛋白质、脂类)缺乏,草酸、植酸过剩,其他矿物质,如锌、铜、钼、铁、氟等)缺乏过剩等。此外,由于妊娠母畜体内矿物质和VD不足或缺乏,影响胎儿的生长发育,可致使幼畜出生后即表现出骨胳钙化不良的症状。
犊牛或羔羊出生后瘦弱,喜伏卧,不愿起立,起立时曲背弓腰,四肢开张,运动不灵活,表现为肢腿僵直,跋行随运动而加重,咀嚼障碍,吐草饼,患畜食欲减退,消化不良,精神沉郁,然后出现啃嚼砖瓦石块,吃食污染的垫草等异嗜现象,体乏,经常卧地,不愿站立和行走,动之易出汗,生长发育缓慢或停滞,消瘦,继而出现下颌骨增厚,变软,出牙期延长,齿形不规则,齿质钙化不足,严重者口腔不能闭合,舌突出,流涎,吃食困难,最后面骨、躯干和四肢骨骼变形,呈内弧形(O形)或外弧形(八字形)肢势,肋骨和肋软骨结合部呈串珠状肿胀。
3.1 加强对妊娠母畜和幼畜的饲养管理,及时补充VD和钙;要经常运动,多晒太阳,给于良好的青干草和青草及易消化的富含营养的草料。
3.2 改善日粮组成,增补骨粉、鱼粉、甘油磷酸钙、磷酸氢钙等最好的补充物,VD的需要量按日粮中比例进行添加。
3.3 进行胃肠道疾病及体内寄生虫的治疗,给予助消化药和健胃药及驱虫药,加强对症治疗。
2015年3月,本县吉强镇袁河村村民李某家一头4月龄西门塔尔犊牛。主诉:该牛娃刚出生易出汗,消化不良,有异食癖,逐渐消瘦,背腰拱起,四肢弯曲不能伸直,多向一侧扭转。现在已经4个月了,消化不良,乱吃东西,喜卧,仍不愿站立和运动。检查:患畜站立时,四肢频频运步,消瘦,齿形不规则,齿面磨损、不整。伴发咳嗽,腹泻和呼吸困难,肋骨和肋软骨结合部呈念珠状肿胀。治疗:静脉注射10%葡萄糖酸钙100ml,肌肉注射维D胶性钙10ml,骨化醇3.0ml,并对症用水杨酸钠、樟脑黄酸钠等治疗,2次/日,连用7天,后追访痊愈。
5.1 本病主要是由于该牛饲喂饲料单一,营养不全,以麦秸和玉米为主,未补饲青绿干草,造成饲料中钙不足或钙、磷比例失调所致,另外,该品种牛生长发育快,对钙、磷的需求量大。
5.2 本病是由于血钙浓度降低引起甲状旁腺机能亢进,加速了骨质甲状旁腺素分泌增加,从而导致骨组织进行脱钙,病变部位结缔组织增生,骨骼变软、变形而发生此病。
5.3 本病治疗宜加强饲养管理,给予易消化的青绿饲料和配合日粮,平时多晒太阳,治疗用VD3制剂效果最佳。
5.4 调整哺乳母畜的饲养管理,增加饲草料配比,以提高供给营养,特别是怀孕后期的妊娠母畜,需要多饲喂富含VD、钙和磷的饲料,如青绿饲料,配合饲料等,同时也可以添加部分含钙制剂合理补钙质,并保持母畜适当的运动,要有充足的阳光照射,确保母畜的健康,促进幼畜的生长发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