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艳丽
(山东省郓城县畜牧局,山东 郓城 274700)
鸡卡氏白细胞虫病又称白冠病,是由疟原虫科原虫属住白细胞原虫引起禽类的一种寄生虫病。常引起雏禽大批死亡,成年鸡较雏鸡易感,但死亡率低。夏秋季多发,其中8~9月为高发期。本病传播媒介为吸血昆虫,主要是库蠓,谷名“小花蚊”。为引起广大养殖户重视,了解认识该病,达到防重于治的目的,现将笔者近期在门诊工作中诊治病例介绍如下:
8月份以来,在30个养鸡户中,18万只鸡有9000多只鸡发病,发病率为5%左右,死亡370余只,发病率4%。病鸡精神沉郁,鸡冠发白,食欲不振,排白色或绿色稀便,严重者倒地不起。产蛋鸡产蛋率下降10%左右,畸形蛋增多。死亡后大多嘴里流出鲜血或口腔内有凝血块。
剖检病死鸡,血液稀薄,全身皮下出血,肌肉和内脏器官有灰白色结节,胸肌、腿肌散在点状,斑状出血。多数肾脏肿大、出血、形成较大血块。肝脏、脾脏有灰白色粟粒大小坏死灶及出血斑点。心脏点状出血,心冠脂肪有出血点,肠道呈弥漫性出血。产蛋鸡 卵泡破裂、变形、出血,腹腔内常有破裂的卵黄、腹水和血液形成的淡红色液体。
3.1 取病鸡翅静脉或鸡冠血1滴,涂片,姬姆萨染色镜检可见到住白细胞圆形配子体,胞浆呈蓝色。
3.2 取病鸡肌肉或肠系膜白色结节,置载玻片上,加甘油后磨碎,加盖玻片显微镜下检查,可发现大量裂殖体和裂殖子。根据流行病学,临床病状、剖检变化,结合以上两种试验室检查法,即可确诊。
4.1 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 消除鸡舍四周杂草、污水,减少媒介昆虫滋生场地,同时鸡舍安装纱窗,用溴氢菊脂等杀虫剂喷洒,以杀死蠓、蚋,尽量减少与禽类接触感染的机会。
4.2 药物防治 鸡群用复方泰灭净按0.1%浓度拌料,连用7~14d。也可用复方磺胺-5-甲氧嘧啶按0.03%浓度拌料,连用5~7d。同时饲料中添加倍量小苏打,以减缓药物对产蛋影响;饮水中添加倍量VC,VK3及速溶多维,以提高鸡的抵抗力,帮助恢复健康。另外也可使用中草药如原虫散、青蒿素等进行防治。
5.1 切断传播媒介是防治本病的重要环节。因此应搞好鸡舍及四周的环境卫生,及时杀灭传播媒介。
5.2 本病防重于治,应结合本地该病发生季节,提早用药物预防,可以收到良好效果。
5.3 本病多发于夏季,易与热应激、新城疫等病混淆,临床应注意鉴别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