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仙凤
(贵州省黔南州荔波县甲良镇农业服务,黔南 558401)
要进一步促进基层畜牧养殖产业向可持续化方向发展,就需要切实做好畜牧养殖管理工作。正确的管理理念、管理方法、管理手段的选择直接影响畜牧业未来的发展进程。然而在目前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工作开展中还面临不少问题,普遍存在品种引种不合理、饲料安全性较差、畜牧养殖卫生环境不良、疫病多发等问题,不能切实保障畜牧产品品质和质量安全,直接影响消费者生命财产安全。因此,加强基层畜牧养殖管理工作,分析其中存在的问题,就成为目前需要重点攻克的难题。
畜禽养殖中,畜禽品种的生产能力直接影响整个群体的生产性能和生产效率,然而在实际工作开展中,普遍存在引种不合理的现象,不能严格按照相关规定科学引种。部分养殖场盲目注重节约成本,经常购进一些来路不明的畜禽品种,使畜禽生产性能下降,给整个养殖场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此外,在引种中,还存在检疫不科学的问题,在引种前,不能严格调查品种地动物的流行病学发病情况,使一些隐性带菌动物引入养殖场内部,加速新疫病的传播流行,威胁整个养殖场的健康发展。由于引种不科学,导致养殖场的动物经常在中后期无故出现死亡。频繁引种还会导致某些传染性疾病,使传播风险极大升高,严重阻碍养殖产业的健康发展[1]。
饲料是动物养殖的基础,但是在实际动物养殖中,很多养殖场为降低饲养成本,并不能坚持良种良法,饲料配比不科学,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能量、矿物质、微量元素投入不足,饲料营养价值单一,营养水平不高,并且不能严格按照畜禽种类和阶段养殖标准配置饲料,导致所配制的饲料不能满足需求而影响品种正常生长发育,制约动物的生长速度,降低饲料转化率,导致饲养效果变差。
科学饲养管理工作是确保动物健康生长的关键,养殖环境是否健康是实行科学养殖的基本条件。在实际的畜禽养殖产业发展中,很多养殖户保持传统的养殖模式,饲养过程管理不精细,不能按照新的养殖观念和养殖模式科学养殖,导致畜禽饲养周期变长,饲料利用率下降,出栏率降低,商品率不高,养殖效益不佳。养殖环境卫生较差,是导致某些传染性动物疫病传染流行的重要原因。以经济效益为出发点,很多养殖户盲目扩大养殖规模,增加饲养密度,单位面积内的饲养密度不断增加,使环境承载能力逐渐变差,并且不能妥善做好圈舍清理工作,动物拥挤,粪便堆积,给畜禽传染性动物疫病的暴发流行提供条件。
疫病防控是决定养殖成败的关键,养殖规模不断扩大,动物疫病防控问题是养殖户面临的一大难题,动物疫病的频繁发生会对动物健康生长造成严重威胁。在广大基层地区,由于受到资金和技术的限制,很多养殖场规模较小,养殖较为分散,并没有制定严格的卫生防疫制度,且专业人才缺乏,不能对动物进行科学的疫苗免疫接种。当养殖场出现动物疫病后,不能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封锁隔离,也不能及时将病情上报,导致动物疫病在群体中快速蔓延,常给养殖户造成不可挽回的经济损失。
引种是否科学是养殖成败的关键,确保引种的安全性和科学性,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首先,在优质新品种选择中,一定要做好性能测定工作,要对性能测定有科学化的认识,要认真考察,尽量不要从不熟悉的地方引进品种;其次,应该对引种地的疫病流行情况进行全面调查,查看当地和养殖场是否发生重大传染性疾病,是否对动物进行严格的疫苗,免疫抗体水平是否达标,并要求引种养殖场出示生产合格证和动物免疫合格证。在引种前一定要将引种行为上报当地防疫部门,由专业人员进行严格的检疫监察,出具产地检疫合格证明书后才能进行引种。到达养殖场的动物不能立即混入原群体,应该制定严格的隔离、消毒、检疫、免疫期,隔离期间密切观察动物的采食、呼吸、排泄、饮水情况,经过全面检疫检查,确保合格后才能混群饲养。
动物养殖中饲料配比一定要严格按照饲养规程进行科学配置,要确保所配制的饲料满足5个阶段动物营养需求,在保证饲料营养价值全面的基础上,努力降低养殖成本,不断提高饲料转化率、养殖效益,做到标准化养殖。同时,在养殖场内部还应该进一步构建投入品登记管理制度,严格执行国家关于养殖场投入品管理的相关规章制度和法律法规,确保各种饲料添加剂、抗生素、激素使用合理,禁止使用国家明令禁止的添加剂,确保畜产品生产安全[2]。
养殖户应该制定严格的饲养管理体系,控制好养殖环境。动物养殖中,应该结合养殖规模修建相应的养殖场,确保养殖场各个区域布局合理,并配置完善的检疫免疫设施,建立好消毒室,构建完善的消毒防疫体系,以便能及时发现疫情,及时进行防控处置。每个圈舍内部还应该结合不同动物制定合理的饲养密度,确保圈舍卫生、干燥、清洁,及时将圈舍内的有毒有害气体排出圈外,确保圈舍内部空气流通。避免向动物群体投喂单一的饲料,使畜禽日常营养摄取达标。养殖场内部应该制定严格的清理制度,及时将动物产生的粪便清理出圈舍,运送到指定场所进行堆积发酵,避免圈舍内有毒有害气体不断蓄积刺激动物呼吸道黏膜,引发多种传染性疾病[3]。
基层畜牧养殖产业发展中,应该结合本地区疫病流行特点和养殖场的疫病流行实际,构建完善的疫病防治体系,加强动物疫病控制,避免疫病的大规模传播流行,降低养殖场发病率和死亡率。养殖场内部应该制定严格的消毒规范,对畜禽动物进行严格的卫生消毒。同时,还应该选择高品质的疫苗,进行定期的免疫接种,切断致病原的传播途径。对于发病动物和疑似患病动物,应该及时将其单独隔离养殖,并将病情上报给当地兽医部门,由专业兽医对病情进行诊断,明确病原后,采取针对性措施进行处理,并严格做好病死动物的无害化处理工作。
畜牧养殖产业作为基层农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发展农村经济中,扮演重要的角色。因此,必须加强基层畜牧养殖管理,推进畜牧养殖健康发展,同时促进我国农业经济长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