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郭东梅
在大家耳熟能详的“三个和尚没水吃”里,和尚都渴死了,故事也就结束了。其实故事还有下文:扁担只有两头,所以第三个和尚来时,因为不能加入挑水行列,造成谁都不去挑水,最后都被渴死。如果现在有了新器械可以让三人同时担水,还会渴死吗?
同理,第四个、第五个和尚继续加入呢?是不是和尚越多,担的水就越多?很遗憾,担的水虽然多了,但平均分配到每个人头上的就少了。就像故事里说的,一个和尚时水多得可以洗澡,两个和尚勉强够喝,三个和尚就要渴死。就算有了新机械,大锅饭式地担水上山,每个人还是会忍不住偷懒。
社会心理学家们给这个现象起了个名字叫“社会惰化”。其实很简单,同一个人干活相比大家一起干活时,每个人的努力程度其实是随人数增多而降低的。
1979年,三个研究群体社会心理的科学家做过实验。他们找了一组男生在屋子里高声叫嚷,并假装告诉他们,实验是为了测试人所能发出的最大噪声。实验小组的人数不同,分别是两人、四人和六人。最后结果与被渴死的和尚有异曲同工之妙:虽然人多了,噪声也增加了,但每个人发出的实际音量在降低。人越多每个人的努力越少。
为什么和尚多了,反而每人担的水少了呢?研究群体心理理论的社会学家提出一个集体努力模型,简称CEM。他们把“和尚现象”用期望—效价理论来解释。
每个人要想好好工作,必须具备三个条件:他们相信,努力工作就会有好收获;他们相信,好收获就会得到好奖励;他们知道,这种奖励是他们想要的。
只有一个和尚的时候,和自己是否努力工作息息相关。但是当和尚们一起去挑水时,自己努力工作了未必就能有很多水,因为别人会偷懒;有了很多水未必自己就能分到,因为要分水的和尚太多;虽然自己分到了水,水也的确是维持生命所必需的,但是只要够喝就行了。鉴于第一条和第二条,就没必要那么卖力工作了。当期望、效价等等都和自己不能挂钩时,偷懒似乎就是和尚们最好的选择。埋头苦干无论如何都是得不偿失的。
话说有一天,有个心理学家去做了这座寺庙的住持。在他的领导下,庙里做了大刀阔斧的改革:每天安排一个值班和尚,专门负责打全天的水;然后再把值班表列出来,告诉看井的人,每天都会有专人去打水。
有人问新住持:“为什么和尚们现在有充足的水用?”新住持拿出一个小本子,上面写着:确认个人成果,提高个人对任务的责任感,认识到任务的重要性,确保个人贡献的独特性。
有个和尚看到报纸上的这几条,恍然大悟,长叹一声:“挑水也要心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