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黎丽
(辽宁省黑山县镇安动物卫生监督所,辽宁 黑山 121400)
近些年来,养殖户从事养殖愈加困难,动物发病率死亡率逐年增加,给广大养殖户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主要原因是饲养管理不当,尤其是不重视消毒措施,造成疾病频发和反复发作,下面简单介绍一下养殖场的消毒技术措施。
环境方面包括畜禽舍周围、饲养场周围、粪污排口、下水道口、进出道口等处。每2周消毒一次,用药为2%~3%火碱或5%来苏儿,疾病高发季节1周消毒一次。进出场设置消毒池,与路同宽,长4m,深0.3m,常年放消毒药,定期更换。
非饲养管理人员禁止进入饲养场区,如果因其他原因必须进入的,要严格执行消毒程序,更换衣服或者穿防护服,带好防护设施,经喷雾或紫外线灯消毒后,才能进入饲养场区。
畜禽舍在畜禽调出空舍后,严格执行消毒程序,彻底清扫,先用高压水枪冲洗,然后火焰消毒,在后熏蒸消毒(应用甲醛高锰酸钾效果更好),间隔一周时间后方可引进新畜禽。
2周一次,对养殖用具消毒,消毒药可选用0.3%过氧乙酸、0.1%次氯酸钠、百毒杀等,交替使用。
每月一次对养殖用具进行消毒,消毒药选择0.3%过氧乙酸或0.1%新洁尔灭。
畜禽粪便要经过堆积发酵后才能利用,周围用消毒药彻底消毒,避免疫病蔓延扩散。
发生疾病或其他原因发生死亡时,畜禽尸体要进行焚烧处理或经过消毒后运送无害化处理中心进行处理。
消毒工作是一项长期工作,消毒药不可缺少,我们应选择消毒能力强,易溶于水,无毒无味的消毒药,常用的为过氧乙酸、新洁尔灭、漂白粉、火碱。几种备用药交替使用,降低病菌的抗药性,增加消毒效果,减少或减轻养殖场疾病发生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