补阳还五汤临床应用举隅

2018-02-13 13:47董森胡永琴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河南驻马店463000
江西中医药 2018年4期
关键词:桃仁赤芍补阳

★ 董森 胡永琴(驻马店市第二中医院 河南 驻马店 463000)

补阳还五汤出自清代名医王清任所著的《医林改错》[1],方用生黄芪、当归尾、赤芍、地龙、桃仁、川芎、红花,其功效为补气、活血、祛瘀,主治“半身不遂,口眼歪斜,语言蹇涩”。现常取其益气活血之效用于临床其他病证,多有良效[2],现择验案介绍于下,以飧同道。

1 冠心病(心绞痛)

江某,男,64岁,工人。2014年4月12日诊。2014年4月12日晨5时许,患者出现进行性加重的胸骨后中段压榨性疼痛及胃部不适,9时许发展至闷胀性、窒息性疼痛,伴频危感。急诊时患者表情痛苦,全身出汗,四肢发凉,面色苍白,血压正常,心率70次/分,心音低钝,无杂音,律齐,腹胀。给予吸氧,多次含服速效救心丸、硝酸甘油并静滴复方丹参注射液及能量合剂等,同时在1小时内连续肌注盐酸哌替啶2次,每次100mg。治疗1小时后,上述症状未能缓解。临证给予补阳还五汤加味治疗,方药如下:黄芪30g、当归尾15g、赤芍20g、川芎20g、桃仁10g、红花10g、地龙30g、生水蛭12g、桂枝15g、甘草10g。要求患者连续水煎上方2剂,每剂水煎2次,每次取汁约100mL,混匀后1小时内频温服。随后患者诸症悉除,续服上方5剂,每日1剂,以固疗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冠心病心绞痛属于中医学“胸痹”“心痛”范畴;西医指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所引起血管腔狭窄或阻塞,和(或)因冠状动脉功能性改变(痉挛)导致心肌缺血缺氧或坏死而引起的心脏病,临床表现为发作性胸骨后疼痛,由一过性心肌供血不足引起[3]。胸痹心痛病在中医文献中有很多的描述,其临床表现最早见于《素问·厥论》,称心痛严重者为“真心痛”:“真心痛,手足青至节,心痛甚,旦发夕死,夕发旦死”。气虚为本,血瘀为标,虚是本病的病理基础,瘀是本病的必然转归[4],因此加强通络治疗方能取得更好疗效[5]。临床上现代医学多采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调脂、扩冠、服用β受体阻滞剂及钙通道阻滞剂等药物的保守方法或行冠脉支架术、冠脉搭桥术等手术方法进行治疗。现代医学在短期改善不适症状方面疗效较好,但西药不良反应较多,长期服用患者耐受度有限,手术远期疗效较差,采用上述方法治疗后部分患者仍反复发作心绞痛,给患者及家属带来了很大的精神压力和经济负担。通过最新研究发现补阳还五汤有改善微循环[6],提高组织耐缺氧能力的功效[7]。大量的药理研究证实活血通络益气的中药可消除炎症反应,缓解氧化应激以及减轻神经元凋亡[8]。故以补阳还五汤加味补气、活血并温通心阳,对该患者冠心病心绞痛的治疗起到了很好的疗效。

2 脑血栓

王某,男,62岁,农民。2015年3月6日诊。患者晨起后卒然出现右侧上下肢软弱无力,运动欠灵活,口角流涎,语言不利的症状。刻诊:Bp26/12kpa,神清,语謇,颈软,瞳孔等大,对光反射存在,口角、舌体向右偏,心肺无异常,上下肢肌力右侧为I级、左侧为V级。CT示:左侧脑血栓形成。舌质紫暗,苔薄白,证属气虚血滞、脉络受阻。治以补气行血逐瘀。王清任云:“半身不遂、元气亏损,是其本源。”又云:“中风半身不遂、偏身麻木是由于气虚血瘀”。遵其补阳还五汤加味治之,宜“黄芪加至四两,至微效时,日服两剂”之意。予黄芪60g、当归10g、赤白芍各10g、川芎12g、地龙9g、桃仁6g、红花6g,日服2剂,服上方4剂后,患肢觉有热感,后黄芪加至200g,要求日煎2剂混匀后服,共服36天。口眼歪斜明显好转,言语清楚,右侧上下肢肌力达到IV级,生活基本可以自理。随访2年未见复发。

按:本病中医学多归于“中风”“偏枯”“类中”“卒中”等范畴。中风起病急骤、变化迅速、致残率高,故中风病多表现为肢体、语言等功能障碍。《金匮要略》认为,中风之病因为“脉络空虚,风邪入中”,王清任称“因虚至瘀”。人至中年以后,多种脏腑功能失调,肾气渐衰,脾气渐落,正气虚损,风痰瘀阻,气血逆乱,上犯于脑,故中风的病机除气虚血瘀之外,络阻可能是其重要的发病机制[9]。将《医林改错》中的经典名方补阳还五汤应用于该病,可使气旺脉实,邪无舍,气血旺行,瘀祛脉通。“久病入络”“久病必瘀”,故除益气活血之外,加强通络治疗方能取得更好的临床疗效[10]。我们在应用补阳还五汤的基础上,加用全蝎、蜈蚣、白花蛇及水蛭等通络的虫类药物,大大提高了该病的临床疗效[11]。

现代药理研究证实桃仁具有抗凝血、抗血栓、增强免疫、抗炎及抗氧化的作用[12];红花具有扩张冠状动脉、扩张血管、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抗凝血和抗血栓形成的作用[13];川芎具有抑制血管收缩、改善微循环、抑制脂质过氧化、降低胆固醇、抑制血栓形成的作用[14];赤芍具有抑制血小板聚集的作用[15]。故临床投以益气活血通络之补阳还五汤,常能得心应手。

3 顽固性荨麻疹

王某,女,40岁,工人。2014年3月15日诊。患者浑身起暗紫色疹块,以颈部及双上肢为重,瘙痒难忍,每食辛辣、鱼虾等物或劳累后病情加重,多次应用息斯敏、扑尔敏及强的松等屡治不愈。诊见疹色紫暗,周身无力,气短、心悸、脉虚。思《金匮·中风历节》:“营缓则为亡血,卫缓则为中风。邪气中经,则身痒而瘾疹;心气不足,邪气入中,则胸满而短气。”此证乃营卫气血不足,血瘀脉络所致。治宜益气活血,温经通络。拟补阳还五汤治之:黄芪60g、当归15g、赤芍12g、桃仁6g、红花6g、川芎10g、地龙6g、桂枝12g、防风12g、蝉衣15g,共10剂。水煎服,日1剂,分早晚服。忌食辛辣燥热、海腥发物。患者疹块全消,未再复发。

按:中医学认为本病属“风疹”范畴,多因风寒、风热之邪客于肌肤,禀赋不耐,又食鱼虾等过敏物所致,或素体亏虚,卫表不固,风邪乘虚而入。补阳还五汤有益气、活血通络之功,重用黄芪补气升阳、益气固表,可使“正气存内,邪不可干”。中医认为,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能生血、行血,痒自风来,止痒必先疏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血脉畅行,则风邪无以存留而自灭。患者多禀赋不足,腠理不密,故皮疹消退后,应嘱患者加强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

4 病毒性心肌炎

李某,女,20岁。2015年6月22日诊。患者述2015年6月中旬感冒后出现心悸气短,心前区有不适感。化验心肌酶谱指标均高于正常值,心电图提示:T波低平,窦性心动过速。诊断:病毒性心肌炎。服用西药月余,症状未减轻。诊其脉数而代,舌质紫暗,苔微黄。辨证为气虚血瘀,心失所养,余毒未尽。治以益气祛瘀,清热解毒。拟补阳还五汤加味治之:黄芪50g、当归15g、赤小豆12g、地龙6g、川芎12g、苦参15g、太子参30g、丹参15g、桃仁6g、全瓜蒌30g、连翘12g,日1剂,水煎分早晚温服。7月25日复诊,述已服上方30剂。现查脉无结数,苔暗白,诸症全消。化验及心电图均正常。临床告痊愈。

按:黄芪、太子参补心气,扩张冠脉,改善微循环,调整心率及体内血流量,增强心脉营养,提高氧利用,减低耗氧,增强心肌收缩,保护心肌细胞;当归温通心阳;赤芍、地龙、川芎等活血通脉;据研究证明,苦参可降低心肌细胞自律性,延长不应期;丹参能扩张冠脉,加速冠脉侧支吻合血管开放,改善微循环、抑制血小板聚集和抗血栓形成[16],再加上连翘清热排毒。诸药合用,使气旺血行,瘀祛络通,毒清,邪除,诸症消,病乃愈。

5 慢性肾炎

徐某,女,34岁。2014年8月10日诊。患者因患慢性肾炎反复发作住院,家人对西医治疗缺乏信心。诊见患者颜面浮肿,面色萎黄,气短自汗,倦怠乏力,纳少便溏,食欲不振,时觉腰部隐隐作痛,小便短少而频,舌边见齿印,舌淡苔白,脉细涩。实验室检查:尿蛋白++至+++,经久不消,红白细胞少许。证属水肿,源于肺、脾、肾三脏虚弱,脾以阳为主,脾虚则不能转输水湿,加之肾阳虚则气不化水而泛滥肌肤,故面色萎黄,颜面浮肿,小便短少而频。脾虚则湿困而见精神倦怠,食欲不振,长期疾病,反复发作耗伤正气,肺脾两虚故乏力。清代名医王清任《医林改错》以“元气既虚,必不能达于血管,血管无气,必停留而瘀”为理论依据,创制了补气活血通络之补阳还五汤,拟以此方加味治疗,处方如下:黄芪20g、赤小豆15g、鸡内金10g、薏苡仁 50g、赤芍 12g、地龙 12g、桃仁 10g、红花10g、川芎12g、山药15g、茯苓12g等,日一剂,分早晚温服。上方服三个月,浮肿消退,面色红润,食欲大振,尿蛋白、红白细胞消失。随访2年未见复发,多年顽疾,霍然痊愈。

按:本方用黄芪取《本经》主久败疮,排脓止痛,《别录》主利水,利阴气之功用,以治肾脏伤损,恢复其功能。用赤芍、地龙、桃仁、红花、川芎等,活血化瘀,利水消肿;山药、茯苓、鸡内金、薏苡仁等健脾利水。全方补肾涩精,健脾固精,消除尿蛋白,改善肾功能,效果显著。

[1]王清任.医林改错[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15-16.

[2]董卫国.补阳还五汤的临床化裁[N].中国医药报, 2002-02-19(11).

[3]叶任高.内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05:272-273.

[4]宋婷婷,王东海,刘呈宇,等.温阳活血方治疗阳虚血瘀型冠心病心绞痛的疗效观察[J].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12(6):668-669.

[5]罗银河,葛金文,刘林.补阳还五汤治疗缺血性中风的实验研究进展[J].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 33(2):269-271.

[6]王鹏成,任长虹,季泰令,等.缺血性卒中后血管新生的研究进展[J].中国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1(6):325-358.

[7]崔新富.补阳还五汤临床治疗脑血管疾病应用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 2012, 4(7):54-55.

[8]李国庆.加味补阳还五汤治疗脑挭塞恢复期临床观察[J].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 24(1):181-182.

[9]王永炎.关于提高脑血管疾病疗效难点的思考[J].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1997, 17(4):195-196.

[10]詹杰,谭峰.中风病“气一血一痰”轴及益气活血化痰法初探[J].辽宁中医杂志, 2016, 43(8):1 633-1 635.

[11]贾广波,韦云.虫类药物在脑病治疗中的应用思路[J].四川中医,2015, 33(4):25-27.

[12]辛静.桃仁药理作用及临床应用研究新进展[J].健康之路, 2016,15(1):20.

[13]高丽娜,崔元璐,延阔,等.丹参红花配伍研究进展[J].中草药,2016, 47(4):671-679.

[14]洪海都,王蕴涵.加味散偏汤中重用川芎治疗偏头痛验案一则[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6, 25(5):39-43.

[15]王忠良.赤芍与白芍的药理作用比较[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6, 8(3):199-200.

[16]胡林宝.丹参、黄芪治疗妊娠高血压临床效果观察[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16, 16(20):108-109.

猜你喜欢
桃仁赤芍补阳
桃仁和酒
基于网络药理学和分子对接技术研究黄芪-赤芍治疗COPD的作用机制
Study on differential gene expression profile of serum exosomes in patients with acute cerebral infarction
呼伦贝尔野生赤芍资源科学保护与开发的途径
不同产地桃仁和山桃仁的微性状鉴别
桃仁高粱粥治好我的瘙痒症
嘴唇干裂用桃仁
新疆赤芍
补阳还五汤的临床研究进展
赤芍与辛芍组方中没食子酸、芍药内酯苷在大鼠体内的药动学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