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建国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河北 承德 068450)
当今时代,人们越来越重视环境保护问题。而要想改善生态环境,大力发展林业是一项重要措施。现有的造林方法有很多,但不够完善,仍需大力加强对造林方法的研究。同时,营林生产管理制度及手段也直接影响着林业发展效益,因此需要优化和完善营林生产管理措施。
目前,我国林木良种培育体系仍不成熟,林木良种基地的建设也不能与市场经济需要相适应,存在母树林更替缓慢、林木类型单一等问题,严重影响了林木良种的更新步伐。与此同时,我国种苗培育研发经费不足,导致性能优越、抗病能力强、生长速度快的品种得不到持续的研发和推广。
很多地区在更新造林工作中存在数量与质量失衡的问题,导致更新造林的结构不优、质量不高、树种单一,没有秉承“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的原则,跟风、投机行为屡见不鲜。此外,单位面积内种植的树木过多,既会增加抚育工作量与造林工作量,又会造成苗木资源的严重浪费。
对营林生产的重要性应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并给予足够的重视,提高营林生产管理水平。目前,营林生产管理已经从原有的管理机制,逐步向营林生产投资公司及子公司统一管理模式转变。针对营林生产,已经逐步形成了由营林生产投资方或者代表和产权方通过协议方式进行合作。这就要求从产权方、投资方及经营方三方面发挥其协调管理职能,做好营林生产管理工作。
经济规律是一种客观存在的事实,是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人们在进行营林生产与管理的过程中,需要按照相应的营林生产与管理规律来进行营林管理工作。经济的发展是推动营林发展的主要动力,而经济发展有自己的规律,所以营林的发展也需要遵循这种经济发展规律。在营林管理过程中,首先需要统计该植树造林工程中树木的生长量和成活率,对所有营林管理工作做好记录。在此基础上,对营林工程项目进行规划建设,避免营林工程项目的建设与管理处于盲目状态,根据实际情况最大限度地为营林工程项目的建设与管理提出有效的措施。
林业产业结构的优化,能够提高林业生产的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促进林业各个产业之间的和谐发展。现阶段,森林资源匮乏和社会快速发展需求量大的矛盾越来越突出,在如此严峻的形势下,林业部门应做到林业资源高效利用和保护人类生存环境与资源两手抓,关注和重视人类经济活动对生态环境造成的影响和后果,积极改善环境和完善生产环节,减少资源浪费,提高资源利用率,对林业资源进行多方面、多层次的开发和利用[1]。
一方面,要推出相应政策提高对当地营林造林人才的吸引力,通过引进高水平、高素质的营造林人才,提高营造林的技术水平;另一方面,要加大培训和宣传力度,提高营林造林人员的专业知识和技能水平,加强对营造林人员的职业道德和法律意识教育,打造一支具有专业素质和强烈责任感的优秀营造林队伍[2]。
由于林木的生长周期较长,需要花费较多的人力、物力、财力来培育良种。对此,可引进国外良种,并结合国内实际情况来培育适合当地环境特点的品种。在营林生产工作中,务必要遵循两大原则:一是提高林木的生态功能,多选择保持水土性能较强的树种;二是提高林木的经济效能,以此培育出符合市场需求、经济性能较好的树种[3]。
抚育工作的质量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营林生产管理工作的效益,进而影响林业发展的整体水平。为实现林业更好地发展,需要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后备林木资源的培育和管理等抚育工作上增加资金投入。在增加资金投入时,相关工作人员必须要保证项目资金的合法审批、合理使用,并保证所有资金的使用公开透明[4]。
营林造林工作的主要意义在于促进我国林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目前我国的营林工作仍有许多有待改进的地方。因此,有关部门一定要充分认识到营林造林的重要性,不断提高营林造林水平,促进林业健康发展。
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