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曹征 王珏 黄小英*(1.江西中医药大学 南昌 330004; 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 南昌 330006)
龚廷贤,明代著名旴江医家,今江西金溪人。出身医学世家,父亲龚信曾任职于太医院。龚廷贤年少时,先业儒,后随父学医,曾任太医院吏目,因治愈鲁藩王妃之疾获赐“医林状元”匾额。一生编述较多,如《万病回春》《寿世保元》《种杏仙方》《云林神彀》《鲁府禁方》等书。所著《寿世保元》是一部综合性医学著作,集中反映其临床经验和学术思想。全书十卷,含脏腑、经络、诊法、治则、药性、病证(内外妇儿)、方剂、民间单验方、急救、气功、食疗、养生、杂治、救荒本草、灸法等内容,其中有的是“内府之珍藏,方外异人之秘传”,有的是“百投百效”的治疗经验。《寿世保元》书名意为保得人身之元神、元气,从而都能达到“仁寿之域”。其于饮食养生方面主张顾护脾胃、明饮食之性、强调饮食宜忌、注意饮食对身体的防护,现择其饮食养生内容概述如下。
龚廷贤承《内经》脾胃为后天之本,强调脾胃对生命的支持作用,他认为“人之一元,三焦之气,五脏六腑之脉,统宗于胃,故人以胃气为本也。凡善调脾胃者,当惜其气”[1]27。先天之本和后天之本是相辅相成的,即所谓“运食者,元气也,生血气者,饮食也”[1]27。“人之一身,以脾胃为主,脾胃气实,则肺得其所养,肺气既盛,水自生焉,水升则火降,水火既济,而全天地交泰之令矣”[1]132。如果脾胃功能失常,则会导致脏腑功能衰退,其言脾胃既虚,四脏俱无生气”[1]132。
龚氏承李杲脾胃学说思想,重视顾护脾胃。他认为形成脾胃内伤有三个方面:一曰饮食劳倦即伤脾,二曰思欲而伤脾,三曰饮食自倍。对于脾胃功能的调理,他提出以“养心健脾疏肝为要”,从调心、健脾、疏肝三个方面着手。对于当时社会上以枳术丸为健脾养胃之药久服,他持批判态度,认为该法不仅不能达到效果,反会因枳实的下气作用,更会损耗真气。反映了其注重胃气的保养思想。
龚廷贤承东垣脾胃学说,认为脾胃元气充盛,受盛运化水谷,则能食而不受食物所伤,食欲好则体健;反之,脾胃功能虚弱,则食差而体瘦弱,或者饮食少而体虚胖;也有食多却很消瘦,是因为受胃中有伏火干于气分。从治疗方面来说,龚氏认为食差若是从脾胃治疗效果不佳,宜温补肾中阳气,因为命门之火旺盛,则能温煦脾土,脾土温和,则中焦治和,饮食恢复正常,宜服八味丸。
龚氏总结日常56种食物性味功效。如水产类6种:鲤鱼、鲫鱼、鳝鱼、鳗鱼、螃蟹、鳖肉,认为鱼类多有祛湿利水之功,鲤鱼偏于下气,鳝鱼偏于去风,鲫鱼偏于肠胃,鳗鱼偏于前后二阴,螃蟹能除胸中烦热,鳖肉性凉;兽肉类7种:猪肉、牛肉、马肉、羊肉、驴肉、犬肉、兔肉,肉类均能补虚,猪肉多食易虚肥,牛肉可补脾胃,马肉强腰肾,羊肉益胃补肾,驴肉安心解烦,犬肉温燥壮阳、阴虚不宜,兔肉补中益气。家禽类4种:雄鸡、鸭肉、白鹅、白鸽,均有补益之功,雄鸡助火,鸭肉利水退热,白鹅补内脏、但最禁于疮毒,白鸽能解药毒。果蔬类26种:解酒清热的梨、藕;入肺止咳化痰的柿子、莱菔子、白果,入心肾、补精益智的龙眼、胡桃肉、芡实、莲须;除烦解渴的绿豆、白梅、陈仓米、茶茗,解表散寒的葱白、川椒、胡椒、胡荽、芥菜、大蒜,补中益气的大枣、石蜜,入肠的石榴皮、马齿苋,清胃热的韭,遗精的石莲子。酿造加工类8种:润肺的砂糖、饴糖,善解诸毒的麻油,通血脉的酒,解肿毒的醋,心中懊恼的淡豆豉,济嬴劣的人乳,涌吐痰涎的食盐。
对于身体元气虚弱,老年体衰,龚廷贤多从脾胃入手,用简易的炮制、行之有效的验方教导人们如何补益身体,抵抗衰老的进程。如阳春白雪糕:白茯苓(去皮)、山药、芡实仁、莲肉(去心皮各四两共为细末),陈仓米(半升),糯米(半升),白砂糖(一斤半)。将药、米入甑蒸熟,与白砂糖合拌搅匀,做成饼子。此方有健脾胃、生肌肉、润肌肤、益血秘精、安神定志、养心神。白术膏:单味白术熬膏,有补脾胃、进饮食、生肌肉、除湿化痰、止泄之功。茯苓膏:以单味茯苓制膏,补虚弱。治痰火殊效。延寿丹:以茯苓和蜂蜜制膏,久服大补,效殊。地黄膏:以地黄、麦冬、蜜制膏,补肾水真阴,填髓固精,生血乌发。枸杞膏:以单味枸杞熬膏,能生精补元气,益荣卫,生血悦颜色,大补诸虚百损,延年益寿。
脾胃疾病因饮食而发,龚廷贤归结为以下几个方面:过度饥饿,饮食过饱,疾病后期脾胃失常,伤于热性饮食(膏粱厚味),伤于寒性饮食(瓜果生冷)。既明其因,龚廷贤认为就应提前预防,注意饮食方面的禁忌。
4.1 五脏饮食禁忌 龚氏因循《内经》,认为饮食宜根据脏腑虚实而有所禁忌[1]3-5。如:病在肝,“禁当风”,此时风气主令,风气通于肝,故禁当风。因此能令人动风的食物,此时应在禁食之列,如鸡肉等。病在心,“禁温食热衣”,这是因为热则扰动心神,故禁之。病在脾,“禁温食饱食湿地濡衣”,饱食则耗脾气,增其负担;湿地濡衣,碍脾气升发,故禁之。病在肺,“禁寒饮食寒衣”,寒则阻碍肺卫运行,《灵枢》:“形寒寒饮则伤肺”[2]。病在肾,“禁犯焠(火矣)热食温炙衣”,此因肾性恶燥,不欲温燥。
4.2 季节饮食禁忌 天人相应,四季各有不同的主气,六气作用于人体会产生不同的生理病理变化,于饮食方面须注意对六淫的致病的影响。如“一论暑者,天地炎热之气,中之多成吐泻,身热头痛烦渴,甚则昏迷不知人事。如遇是病,切不可饮以冷水,令卧湿地,当以热汤灌之,俟其苏醒,投之以药可也”[1]119。卷二中暑条下,暑天,“其有过食瓜果,好饮梅浆冷水,吞泉噙水,及爱食凉汤生蔬,此伤暑于肠胃或为霍乱等症。遗于秋病发,曰痢疾脾寒等症”[1]118。
4.3 食饮不宜过度 饮食虽是气血化生之源,但个体的饮食摄入是有限的,过度的饮食对脾胃功能有损伤,甚至发生严重的机体伤害。龚氏认为:“夫饮食可以养生也,然使醉而强酒,饱而强食,未有不疾而伤身者”[1]261。脾胃为后天之本,水谷赖以运化。如卷二中风条下,饮食过量,可致晕厥,此为“食厥”,过食可伤脾气,中焦运化无力,胃气闭塞,气机上逆,所以会晕厥。卷二中湿,多食生冷湿面,酒后多饮冷水,类能致之,不自觉耳。盖湿能伤脾,脾土一亏百病由是生焉。若饮酒过多,或啖炙,爆热食,发为鼻衄。饮食若过饱,也容易引发痔疾。
4.4 情志外伤禁忌 人体或因外感六淫发病,或因情志内伤发病,或受疫气虫毒所伤,阴阳失衡,气血偏聚,在药物治疗的同时,也要注意饮食对气血的影响。如:“消瘿汤……忌甘草、虾、鱼、猪肉、五辛、诸毒等物”[1]457。瘿为情志失于调摄,气血凝结于皮肉之中,虾甘温助热,鱼粘腻生湿,五辛助热,会阻碍气血的运行。又如“夫痈疽疮疖者,皆由气血不和,喜怒不时,饮食不节,寒暑不调,使五脏六腑之气怫郁于内,以致阴阳乖错,气血凝滞而发也……夫此疾多生于膏粱富贵之人,以其平昔所食肥腻炙爆,安坐不劳,嗜欲无节”[1]645。痈疽发作多因为肥甘厚腻而发,因此病发后宜引以为戒,勿恣于口食,以使病延,并再次发作。
龚廷贤承李杲脾胃学说注重脾胃病的预防,注意脾胃和命门之火的关联,明饮食性味以调身体,系统阐释了脏腑之病的饮食宜忌,为临床的饮食调节提供了借鉴。察季节的六气变化,认为人体饮食须和气候相适宜,注意饮食的控制;对于饮食的量,他也反复强调过量饮食的危害;于情志外伤等疾疾患,龚氏认为也要根据病情采取相应的饮食调整,促进身体的康复。而于老年人,龚氏创制了多种健脾胃、养精血的延寿保健方剂。总之,龚氏重脾胃、惜胃气,注意饮食和脏腑、季节、疾病等联系,为当代饮食提供了良好的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