叶正权
(彭泽县天红镇农技综合站,江西九江 332711)
本病流行季节不明显,发病率在5%~60%,死亡率0~10%,致残率在20%~70%不等,发生本病后易继发感染大肠杆菌等。出栏肉鸭体重仅为正常肉鸭的70%~80%。福建、安徽、江苏、山东、江西等省份均有发生;番鸭、半番鸭、大型肉鸭、麻鸭均出现过感染发病。
病鸭典型症状:番鸭、半番鸭、大型肉鸭、麻鸭均表现短喙,大型肉鸭还会表现长舌;番鸭、半番鸭、大型肉鸭的病鸭出现瘫痪、运动障碍,胫骨短粗、骨骼脆、易骨折;此外番鸭、半番鸭染病后生长不良,形成侏儒鸭。
该病根据临床症状可作出诊断,在前期未出现短喙症状时,可根据剖检症状配合实验室检测来确诊,及早作出治疗,减少损失。典型剖检症状主要可见肠黏膜出血、脱落,严重者形成致密肠栓;肾脏肿大、出血;接种病鸭研磨液后的鸭胚胚体严重出血。
鸭源细小病毒灭活苗或小鹅瘟番鸭细小病毒二联苗免疫。
番鸭细小病毒病抗体或小鹅瘟抗体注射。1日龄使用,每只0.3~0.5mL,6~7日龄再注射1次。已经出现短喙、侏儒的鸭子无治疗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