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妇科 沈晓燕
许多未婚、未育女性,年纪轻轻患上盆腔炎,或因盆腔炎不孕或宫外孕,或因盆腔炎反复发作,疼痛异常,甚至发展成长期慢性盆腔痛,非常痛苦。因此,了解此疾病,做好预防和规范诊治至关重要。
盆腔炎性疾病是指女性上生殖道的一组感染性疾病,主要包括子宫内膜炎、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脓肿、盆腔腹膜炎。炎症可局限于一个部位,也可同时累及几个部位,以输卵管炎、输卵管卵巢炎最常见。
盆腔炎性疾病多发生于性活跃期、有月经的妇女,初潮前、绝经后或未婚妇女很少见,即使有也是邻近器官炎症的扩散所致。
盆腔炎分为急性(病程≤30天)、亚临床(主要是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氏菌感染)和慢性(>30天,主要是结核分枝杆菌和放射菌属感染)。若不能得到及时、彻底治疗,可导致不孕、输卵管妊娠、慢性盆腔痛以及炎症反复发作,从而严重影响妇女的生殖健康,增加家庭与社会经济负担。
1.年龄。年轻者盆腔炎高于年龄大者,在中国,以30岁左右为发病高峰。
2.盆腔炎性疾病再次发作。既往有过盆腔炎病史再发作是无此病史者的20倍。20%~25%的盆腔炎患者可再次发作,多认为这是“慢性”炎症的急性发作,其实是再次感染。
3.性活动。性活动和盆腔炎有密切关系,多性伴妇科患病率是单性伴者的5倍。
4.宫内避孕器(IUD)。应用IUD者比不应用者患病危险高2~4倍。当然和避孕器的类型亦有关,如带尾避孕环更易引起盆腔炎,尾丝湿润的表面便是细菌上行运动的“撑杆”。由IUD引起的感染经常是非淋病球菌病原体。
5.下生殖道感染。如淋病奈瑟菌性宫颈炎、衣原体性宫颈炎、细菌性阴道病与盆腔炎发生有关。性伴未予治疗是主要因素,携淋球菌、沙眼衣原体或其他致病菌的男性伴是妇科感染和复发的主要起源。
6.子宫腔内手术操作后感染。如刮宫术,输卵管通液术,子宫输卵管造影术,宫腔镜检查等。
7.邻近器官炎症直接蔓延。如阑尾炎、腹膜炎等。
急性盆腔炎往往有恶寒、发热、腹痛或腰痛三个主要症状。如有脓肿形成,可有下腹包块,常伴有尿频、尿急、腹泻症状。阴道可能充血,并有大量脓性分泌物。
慢性盆腔炎全身症状为时有低热、易感疲劳,部分病人由于病程长而出现神经衰弱症状,如失眠、精神不振、周身不适等;下腹部坠胀、疼痛及腰骶部酸痛,常在劳累、性交后、月经前后加剧;慢性炎症会导致盆腔淤血、月经过多,卵巢功能损害时会出现月经失调,输卵管粘连阻塞时会导致不孕症。
盆腔炎的治疗是经验性的,包括覆盖可能广谱抗生素和覆盖可能病原菌的抗感染药物联合应用。无论检查结果如何,治疗都应该覆盖主要的病原体,即淋病奈瑟菌和沙眼衣原体。由于盆腔炎的患者通常有细菌性阴道病,因此还是推荐常规应用抗厌氧菌治疗。
尽管正规治疗后90%的盆腔炎患者获得缓解,但是长期预后并不十分乐观,具体原因不清楚。盆腔炎后遗症如慢性输卵管炎、不孕、异位妊娠和慢性盆腔痛的发生率依然很高。
盆腔炎后遗症需根据不同情况选择治疗方案。不孕患者多需要辅助生育技术协助受孕。对慢性盆腔痛尚无有效治疗方法,对症处理或给予中药、物理治疗等综合治疗。盆腔炎反复发作者,抗生素药物治疗的基础上可根据具体情况选择手术治疗。
1.避免不洁性生活,减少性传播疾病的发生。最有效的预防办法是预防和控制沙眼衣原体和淋病奈瑟菌有关的性传播疾病。性活跃、性生活频繁,以及年龄较大但感染风险较高的女性(如多个性伴侣或有新的性伴侣)以及性伴侣有性传播疾病者,每年进行沙眼衣原体的筛查。对于高危女性(如多个性伴侣,或既往淋病感染史,或居住在淋病高发区),也推荐检查淋病奈瑟菌。
全面的性教育,推动避孕套应用,以及在社区提供避孕套,是预防性传播疾病的基石,也可用于预防盆腔炎。还要注意性生活卫生,性生活前后用清水清洗外阴部;如患性传播疾病,治愈前禁止性生活,远离性病原体感染。
2.有异常,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如果经常出现外阴阴道的瘙痒、白带增多、色黄、呈豆腐渣样或水样、有臭味等性状改变,就可能是患上了外阴阴道炎,一定要及时到正规医院治疗。不要忌医、自行用药,更不要听信小广告乱投庸医,延误诊治,使感染上行扩散,导致盆腔炎。
3.注意卫生,避免不正确的卫生习惯。要避免经期性生活、游泳、盆浴,不要应用不洁卫生巾;保持会阴部清洁,干燥,每晚用温水清洗外阴。不要用肥皂或各种护理液药水等洗外阴,以免影响阴部的自身防御机制;不可用手掏洗阴道内,更不建议用冲洗器来冲洗阴道内,这样不仅容易破坏阴道内的自身防御机制,引起菌群失调,导致感染,还有可能在冲洗液压力过大时将带菌的冲洗液直接灌入子宫腔内,导致急性盆腔炎;要勤换内裤,不要穿紧身、化纤质地内裤,更不要图省事垫护垫。一来护垫会影响会阴部的透气呼吸,容易滋生细菌感染,二来万一用到卫生不达标的护垫,就更容易引起感染了。
4.及时治疗急性盆腔炎。迁延不愈、反复发作急性盆腔炎未能彻底治愈,可转为慢性,反复发作。因此,对急性盆腔炎应予以积极彻底地治疗。一旦出现腹痛、发热、阴道分泌物增多,及时到医院就诊。在48小时内作出急性盆腔炎的诊断及治疗,将明显降低盆腔炎性疾病后遗症的发生,彻底治愈急性盆腔炎;遵医嘱足量、足疗程的应用抗生素,并配合中药制剂治疗;急性盆腔炎患者要卧床休息或取半卧位,以利炎症局限化和分泌物的排出。不要过于劳累,做到劳逸结合,节制房事,避免症状加重;治疗不应以症状暂时缓解作为治愈的标准,要经医生检查确定治愈后才能停药。
5.手术前后预防,尽量避免行人工流产及其他妇产科手术。分娩、人工流产及上环、取环,宫腔镜等手术,病原体可经外阴、阴道、宫颈及子宫体创伤处侵入盆腔结缔组织及内生殖器其他部分,发生急性盆腔炎。因此,术前3天要避免性交,注意保持外阴清洁。手术后多有阴道流血,要禁止性生活,避免游泳、盆浴,直到阴道流血停止,身体康复。最好来过一次正常月经且干净后再开始正常性生活,并遵医嘱预防性应用抗生素。这样可帮助您远离妇产科手术导致的盆腔炎。
6.保持心情愉快,加强锻炼,提高机体抵抗力。
5招帮你轻松去湿
体内湿气过重,会让人觉得困倦、身体四肢沉重、没有食欲、手脚冰冷,甚至出现肠胃炎。有些人因体质、疾病或生活习惯等因素,造成湿留体内,将影响身体健康。要去除体内湿气,可从改善生活习惯入手。
1.勤运动 运动可以缓解压力,促进身体器官运作,加速湿气排出体外。跑步、健走、游泳、瑜珈、太极等运动,有助活化气血循环。
2.饮食清淡适量 肥甘厚味的油腻食物不易消化,易造成肠胃闷胀、发炎。甜食油炸品会让身体产生过氧化物,加重炎症反应。生冷食物、冰品或凉性蔬果,如生菜、沙拉、西瓜、大白菜、苦瓜等,会让肠胃消化吸收功能停滞,不宜经常食用。
3.避环境湿气 不要直接睡地板;潮湿下雨天减少外出;不穿潮湿衣服,不盖潮湿被子,洗完澡后充分擦干身体,吹干头发;房间多开窗透气,如果外界湿气也很重,可打开风扇、空调,以保持空气的对流。
4.薏米煮粥、淮山煲汤 薏米性味甘淡微寒,有利水消肿、健脾去湿、舒筋除痹、清热排脓等功效;红豆性平,味甘酸,有健脾止泻、利水消肿的功效,将薏米和红豆加水煮熟后食用,可以利尿除湿,甚至有美容之效。这两种方法有利尿作用,不适宜尿多者食用。
5.妙用葱姜蒜 葱姜蒜不仅是常用调味料,还具有药用价值。一碗热辣辣的姜汤,可将体内的湿气逼散出来,此法同样适用于淋雨后预防感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