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李娜, 潘欣欣, 王艳梅, 朱莉娟, 张悦敏, 蔡晓燕
麻痹性肠梗阻是由于肠动力障碍,内容物无法排出的一种肠梗阻[1]。多继发于腹腔严重感染,大手术后,尤其是年老体弱人群,极易出现水电解质、酸碱平衡紊乱,腹部手术切口哆开等严重并发症[2]。麻痹性肠梗阻病情复杂多变,严重者可导致死亡。目前治疗一般采用综合性非手术措施,治疗原则以改善和恢复肠道动力、缓解临床症状、减少并发症,并纠正营养不良及水电解质失衡等为主[3]。目前临床应用的经鼻插入型肠梗阻导管,可以有效吸引患者梗阻近端的梗阻物[4],但其应用范围有限,仅对梗阻近端的减压效果较好[5],对小肠深部的减压引流效果有限,而经肛型肠梗导管可以有效弥补该缺陷[6]。本研究采用两种导管联合应用验证其解除梗阻效果,观察患者转归及预后情况。我院对10例术后麻痹性肠梗阻患者行联合经鼻-经肛肠梗阻导管治疗,治疗过程中置管良好,送管顺利,导管引流通畅,无并发症发生。现将护理体会报道如下。
纳入2012年5月—2016年5月在我院收治术后麻痹性肠梗阻患者10例。均是明确诊断,排除绞窄性肠梗阻及有内镜检查禁忌证者。其中男6例,女4例,年龄55~88岁,平均71.5岁;大肠癌术后麻痹梗阻7例,胃癌切除术后3例。临床表现:所有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腹痛、腹胀、停止排气排便。腹部检查有不同程度腹壁肠型和腹部压痛、肠鸣音减弱或消失,X线检查有大小不等的液气平面。
采用大连库利公司生产的CLINY经鼻肠梗阻导管和经肛肠梗阻导管置管,所有患者均由医师在X线或内镜下边确认边进行。
本组10例患者应用联合经鼻-经肛肠梗阻导管治疗并经过细心专业护理,所有患者麻痹性肠梗阻症状均有不同程度缓解,梗阻解除时间为5~12 d,无并发症发生。其中8例症状完全消失,1周左右拔除导管;2例症状改善转保守治疗。对所有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出院1年内每3个月随访1次,其中半年后复发1例,再次进行肠梗阻导管置入治疗后缓解。
两种导管同时置入后对所有患者都有不同程度的不适和疼痛感,给患者生理、心理造成双重影响,本研究中10例患者均感觉明显不适,其中咽喉肿痛6例,肛门处异物感8例。护士要及时关注患者的心理变化,热情、诚恳地给予解释和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让患者充分了解联合经鼻-经肛肠梗阻导管治疗减压的操作流程及导管维护知识重要性,告知患者留置导管的时间,以减少患者因对疾病的严重程度和治疗意义不了解而产生恐惧、抑郁等不良情绪。
本次研究设有肠梗阻专科护士,置管后3 d内每小时对患者巡视,进行常规的生命体征监测。使用复方醋酸氯己定漱口液漱口及擦拭口唇,有效减少了口腔异味和肺部感染发生。针对因置管而导致咽喉不适者,轻者给予0.9%NaCl溶液5 mL+吸入用乙酰半胱氨酸溶液0.3 g+布地奈德混悬液1 mg进行雾化吸入,严重者立即通知医师调整导管固定方向。
肠梗阻导管置入期间不直接取坐卧位,而应采用半坐侧卧位,可以有效避免气囊压迫、导管扭曲,有利于保持引流通畅。每2小时协助患者翻身,健康状态良好的患者鼓励其在床上进行轻微抬臀活动,每日4~6次,每次5~10 min,活动期间注意保护导管。应用压疮危险因素评估表进行全面评估,本研究发现经肛肠梗阻导管固定导致肛周皮肤破损有1例,采用金霉素眼膏涂敷破损处,7 d后愈合。
2.4.1 经鼻肠梗阻导管 使用3 cm×4 cm的胶布将导管固定于耳廓,鼻孔与耳廓间要留有足够长度(10~20 cm)[7],肠梗阻导管鼻翼处不予固定,以利于肠梗阻导管借助前端的重力随肠蠕动向下滑动。第1次置管后用笔在导管上做标记,以便及时观察导管鼻腔外的长度和了解导管是否深入或脱出。及时倾倒引流液并记录,防止引流液过多、过重引起导管脱出。专科护士每2小时将导管插入10 cm,以利于肠梗阻导管更快更有效到达梗阻部位起到减压效果。尽量使用导管本身附带的塞子夹闭管道或开放导管,禁忌用止血钳等锐器夹闭管道,以防止管壁断裂,本研究中发生过1例因使用止血钳导致导管断裂。
2.4.2 经肛肠梗阻导管 ①导管固定:对于经肛肠梗阻导管固定少有文献报道,我科采用纱布绷带固定法,使用2条长度适合的纱布绷带,在导管近肛门3 cm处打结,然后分别固定于患者的两侧大腿根部,松紧以深入1指为宜。这样不仅保证了导管在体内有一定的游离度,并且牢固、舒适。绷带一旦遇粪便污染或松脱时应及时更换,重新固定。护士仔细观察导管外露肛门处,做好标记,防止导管脱出或深入,指导患者及家属如何保护导管,防止导管在翻身、床上活动时牵拉和移位,尽量采用右侧卧位或斜坡卧位,以减少对气囊的压迫,避免导管扭曲或折叠[8]。②冲洗护理:患者采用0.9%NaCl溶液间歇冲洗和低负压吸引。考虑患者术后疼痛,故冲洗液选取37~40℃0.9%NaCl溶液,同时在冲洗过程中注意观察引流液的色、量和性状,特别要详细记录冲洗液的注入量和引流液的引出量,以患者耐受量及速度为宜。冲洗时要动作轻柔,转动肠梗阻导管,留有一定的间隔,让冲洗液在肠道内分布均匀,以保证治疗更有效。
2.5.1 腹部并发症护理 置管过程中的操作不当、经导管注入药物过量、肠道疾病发生变化,都可导致肠穿孔、出血、坏死,应密切观察腹部体征[9]。尤其两种导管联合置入时护理人员要加强对患者的巡视和询问,密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每小时观察记录患者腹部症状、体征,询问患者的自我感觉,有无腹痛及进行性腹胀,每天测量腹围并记录,听诊肠鸣音,配合做好X线等检查。
2.5.2 代谢性并发症护理 麻痹性肠梗阻患者存在着水、电解质、微量元素的异常,酸碱平衡紊乱。护理上要注意观察患者尿量、粪便颜色及形状,测体重、血浆白蛋白、生化、电解质等,及时观察营养支持效果,放置营养不足或营养过剩及代谢并发症的发生,所有患者在治疗周期内均未出现代谢性并发症。
术后麻痹性肠梗阻是多种影响因素导致肠道蠕动功能减退或消失,不能推动肠内容物通过,从而导致胃肠动力紊乱,伴有肠道梗阻的症状及体征,但不存在机械性阻塞[10]。但由于肠道积气、积液可引起肠管膨胀、压力升高,导致肠壁缺血,可能引起腹腔间室综合征,甚至引起全身多脏器功能衰竭[2]。因此,及时有效的胃肠减压尤为重要,不仅可以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还有利于纠正术后患者的营养不良和水电平衡[11]。但其前提是必须具备充足的置管深度,对肠内梗阻物有效吸引并清除,才能有效解除梗阻状况[12]。
减轻患者心理不良反应,增强患者治愈信心,对于提高患者的配合,提高治疗效果十分重要[13],本次研究中针对患者的不良情绪给予心理护理,尤其让患者充分了解联合经鼻-经肛肠梗阻导管治疗的意义和留置导管的时间,有效地增强患者的治疗信心,效果良好。其次,术后体位正确摆放对于患者病情恢复,保持导管引流的有效性,预防并发症具有重要意义,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采用半坐侧卧位,不仅有利于活动,有效促进胃肠蠕动,更有利于保护导管引流通畅有效。同时,导管护理的舒适性和有效性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对经鼻肠梗阻导管均采用耳垂导管固定方法,并与鼻孔之间留取足够长度,有利于借助重力作用到达梗阻部位。对经肛肠梗导管,我科创新性采用纱布绷带固定法,得到了医患的一致满意,不仅保证了导管在体内有一定的游离度,并且牢固、舒适。在本研究中出现1例使用止血钳夹断导管的状况,因此在导管固定中避免采用锐器夹闭。在导管置入期间,专科护士要密切观察病情,预防相关并发症的发生,有效避免患者病情的加重。
近年来,经鼻肠梗阻导管在解除肠梗阻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已经成为一种主要的非手术的疗法,它利用重力作用接近或者达到肠梗阻的近端,通过不断吸出梗阻物,从而达到接触梗阻的效果。不仅对高位的肠梗阻具有良好的解压效果,对于部分低位或结肠梗阻也有一定解压效果[12],同时可以有效避免术后肠道粘连,预防效果较为突出,避免了再次手术的风险,有效减轻患者痛苦。康春博等[14]采用日本引进的DNT在解除急性麻痹性肠梗阻,效果良好,DNT置管长度可以有效满足对解除低位梗阻的需求,同时具备更高的引流效率,是一种较为安全的引流方式,并且能够加快肠道功能恢复,但其费用昂贵,临床应用受限,并且仅适用于短期胃肠功能能够恢复的患者,长期应用则会带来再次手术风险[15]。本研究充分考虑经鼻肠梗阻导管对解除较低位置肠梗阻的不足,联合应用经肛肠梗阻导管,其对于解除低位梗阻效果良好,操作较为简便,安全可靠,对于肠道压迫性较小,利于引流,对于降低术后腹部感染和伤口吻合口瘘,可以快速清除消化道内的细胞与毒素,减轻其对肠道的麻痹作用。同时还能加快解除肠梗阻造成的肠内压增高,两者形成优势互补[16],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应用。
联合经鼻-经肛肠梗阻导管治疗麻痹性肠梗阻作用显著。两种导管同时置入对护理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而一系列的基础护理、导管护理、安全护理、并发症观察以及健康宣教等综合护理措施是保证治疗成功的关键。肠梗阻导管的联合治疗和护理显著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甚至挽救了患者的生命,值得在临床工作中进一步推广和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