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桂荣
(盐山县畜牧水产局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061300)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养牛临床常见疾病之一,多发于集约化和规模化程度高的牛场,传染性较强,临床表现多样。牛场一旦发生疫情常会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为了能让大家更好地认识本病,下面笔者就其临床防治和大家作一下交流。
牛传染性鼻气管炎是由牛甲型疱疹病毒感染而引起的一种热性接触性传染病[1],有的地方又称红鼻子病、牛媾疫、坏死性鼻炎等。本病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最早发现于美国科罗拉多州,之后在欧洲、大洋洲以及亚洲地区也都相继出现。我国首次报道于上世纪80年代,流行病学调查表明,西北、东北、中原及华南地区本病多发,除了常见的荷斯坦品种外,本地黄牛、水牛以及牦牛等都可感染。本病临床可造成母牛子宫内膜炎和流产,公牛失去配种能力,犊牛可引发脑炎和肠炎,经济损失巨大,严重者可能直接影响牛场的经营甚至出现倒闭。
本病的病原为牛甲型疱疹病毒,病毒呈球形,大致为正二十面体对称,表面为衣壳和囊膜,直径在140~220nm之间,核心遗传物质为双股DNA。病毒对酸敏感,pH低于4时数分钟内可将其杀死,对碱耐受性强,不耐热,对低温具有抵抗作用,沸水中瞬间可将其杀死,80℃条件下30min即可使其失去毒力,但在-20℃条件下能存活30d以上毒力不减。病毒对大多数常用消毒剂都敏感,碘制剂、氯制剂、火碱、来苏尔、过氧乙酸以及戊二醛等是临床常用的防控本病的消毒药。
本病潜伏期因不同牛场饲养条件和管理水平的不同而差别较大,短的可于感染后3d即可发病,长的可达三周以上。根据具体发病部位和临床症状,本病可分为6种类型,分别为呼吸型、生殖型、眼型、流产型、脑炎型和肠炎型,这些型可以单独发生,但很多时候往往一头病牛同时存在两种以上的表现。
呼吸型临床表现最多,感染牛体温升高[2],可达41℃以上,采食量下降,反刍减少,呼吸困难,有时出现顽固性咳嗽,口腔中不断流出分泌物,鼻液黏稠并混合有脓液,鼻黏膜高度肿胀,外观明显发红,又称“红鼻子病”,后期黏膜可出现溃疡和坏死。犊牛比成年牛发病更重,严重者可出现窒息。主要病变集中在鼻道,表现红肿,表面覆盖一层伪膜,气管和喉头表现水肿。
本型主要发病于性成熟的牛,公牛感染后阴茎包皮和龟头部位出现颗粒样脓疱和水肿,精囊变性坏死,精子成活率低,活力变差,无法配种,病牛精液可长时间带毒,对健康母牛形成威胁。母牛感染后前期表现外阴阴道炎症,发情不规律,配种时表现疼痛,采食量下降,频频竖尾,尿频,阴门不断流出脓性分泌物,后期阴道黏膜发红肿胀,阴道壁有颗粒样组织,表面覆盖伪膜并出现溃疡灶,后期可合并子宫内膜炎,母牛失去孕育能力。
眼型主要表现结膜和角膜的炎症,病牛眼结膜充血红肿,不断流泪,眼睑肿大,眼角处泪痕明显,后期眼睑可出现外翻,角膜浑浊,视力严重下降,影响采食和饮水。
妊娠母牛如果感染,除了呼吸道症状和生殖道症状外,后期还会出现流产,主要和病原深入生殖道后造成子宫内膜损伤有关。
本型只发生于犊牛,病原侵入神经中枢器官大脑,引发脑组织的功能性和器质性病变,感染牛表现神经症状,常见有磨牙、共济失调、不明原因兴奋、肌肉颤抖、惊厥等,病程一周左右,死亡率约40%~60%。
肠炎型主要发生于一月龄以内的犊牛,表现严重腹泻,粪便中带血,并伴发呼吸道症状,病死率30%~50%,多因脱水和虚弱而死。
预防本病的最好方法是对牛群进行疫苗接种[3],免疫后的牛群抵抗力明显增强,但使用疫苗时一定要注意,目前市场上有灭活苗和弱毒活苗两种,灭活苗由于病毒已经脱毒,故使用非常安全,但抗体产生慢,有时需要二次免疫才能达到理想效果,免疫失败率高。弱毒疫苗是活疫苗,脱毒不彻底,虽然免疫后抗体产生快,效价高,但残留的毒性有潜在感染的风险,另据基层调研,弱毒疫苗还具有一定程度的免疫抑制作用。综上分析,灭活苗和弱毒活苗都有各自的优劣势,临床使用时可根据自身牛场的实际情况在执业兽医指导下免疫,建议使用弱毒苗时先对小部分牛进行尝试免疫,如果一周之内未发现明显的免疫反应再扩大至整个牛群,另外,弱毒活疫苗禁止用于妊娠母牛。
除了疫苗免疫外,疫病流行期间务必加强牛场的消毒,禁止养牛一线人员频繁走访其他牛场,减少外来人员拜访和参观,对于可疑病牛第一时间隔离观察。目前本病没有特效药物可以治疗,只能采用对症治疗的方法来降低死亡率。种牛发生感染后一定要淘汰,防止感染其他牛,病死牛尸体必须深埋或焚烧,防止病原二次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