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模式DSA技术在脑血管疾病诊断中的应用

2018-02-13 04:29王文宜黄耀武韩永峰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盐城400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北京00053
吉林医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造影剂脑血管造影

沈 华,高 鹏,李 翔,王文宜,黄耀武,韩永峰 (.盐城市大丰人民医院神经外科,江苏 盐城 400;.首都医科大学宣武医院神经外科,北京 00053)

脑血管疾病是由各种血管源性病因引起的脑部疾病的总称。我国脑血管病患者逐年增加,发病率和病死率均位居世界前列,发病年龄也趋于年轻化,已引起全社会的高度关注[1]。本文回顾我院2015年9月~2017年9月以来收住院行全脑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诊断的50例患者,对患者病变部位进行明确诊断,并对脑血管的血流动力学改变、侧支代偿及动静脉回流情况进行检查评估,为临床治疗方案的实施提供理论依据,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本组病例全部根据第四届脑血管病学术会议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病诊断要点”来确诊。均来自我院2015年9月~2017年6月期间收住院的脑血管疾病患者50例,其中男26例,女24例,年龄21~81岁,平均(60.44±13.42)岁,发病到手术时间1 h~5 d。主要症状: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12例,其中1例并发有侧脑室少量积血,1例因静脉窦血栓伴发脑叶出血;脑室出血4例,其中全脑室铸型1例;非基底节区脑出血6例,其中额顶叶1例,顶枕叶2例,颞顶叶3例;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11例,一侧肢体乏力、麻木感9例,行走不稳伴多次晕厥4例,面部麻木、口角歪斜2例,言语不清伴记忆力减弱11例。动脉瘤栓塞术后6个月复查患者5例,其中前交通动脉瘤2例,颈动脉眼段动脉瘤1例,脉络膜前动脉瘤1例,小脑后下动脉瘤1例。

排除标准:①经CT、MRI检查排除脑血管疾病者;②有严重出血倾向者、有严重心、肺、肝、肾疾病患者;③既往有明确心房颤动或心内膜炎病史,确诊为心源性脑栓塞者;④合并精神分裂症或其他精神疾病者;⑤碘过敏或过敏体质者。

1.2 设备:采用美国GE公司Innova 3100-IQ大型C型臂血管造影机、高压注射器团注非离子型造影剂(碘海醇)。

1.3 方法:对本临床研究的所有患者于发病后1 h~5 d行全脑血管造影术,术前均进行血常规、血凝五项、肝功能、肾功能以及心电图、胸片、腹部B超、颅脑CT/CTA或MRI/MRA等检查,并签署全脑血管造影知情同意书。所有患者均取仰卧位,对患者进行常规铺单、消毒,采用改良Seldinger's法在局部麻醉下行股动脉穿刺成功后置入5F动脉鞘,用5F猪尾巴造影导管、单弯或猎人头造影导管行全脑血管造影。在电视监视下,分别行主动脉弓上、左右侧颈总动脉分叉部、双侧颈内外动脉和椎动脉正侧位、双斜位、汤氏(瓦氏)位及选择性旋转3D重建造影。弓上动脉造影剂流速为15 ml/s,总量30 ml,压力为500 kPa;颈内动脉造影剂流速为5 ml/s,总量8 ml,压力为300 kPa;颈外动脉及椎动脉造影剂流速为4 ml/s,总量6 ml,压力为300 kPa,3D重建造影剂流速为3 ml/s,总量20 ml,压力为300 kPa;造影同步为1帧/s。术中予以持续生理盐水高压灌洗,造影同时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及血氧饱和度。术后对造影图像分别进行动态及静态全面分析,对动脉粥样硬化性血管狭窄的测定按北美NASCET标准计算[2]。

2 结果

本组50例患者采用多模式数字减影全脑血管造影技术,成像过程及图像质量均满意。造影结果发现异常47例,在造影诊断发现脑血管疾病中颅内动脉瘤16例(其中4例为多发动脉瘤),血管畸形6例,烟雾病1例,静脉窦血栓1例,血管狭窄性病变23例,包括颈内动脉起始段狭窄10例,大脑中动脉狭窄9例,椎动脉及基底动脉狭窄4例。其中出血性疾病首次常规造影未发现异常的2例中,经过1周后复查造影1例明确为幼稚型动静脉畸形,考虑早期血肿压迫未能显示,另1例术后经过核磁共振平扫+增强扫描证实为海绵状血管瘤;5例动脉瘤栓塞术后3~6个月复查病例中,发现动脉瘤瘤颈有复发2例。缺血性疾病23例中,9例血管狭窄程度﹤50%,8例血管狭窄程度达50% ~70%,6例血管狭窄程度>70%,行支架植入手术6例,其余均予以基础疾病治疗及双抗、降脂稳定斑块等对症处理。

3 讨论

脑血管疾病具有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的特点,给社会、家族和患者带来沉重的负担和巨大的痛苦,是人类死亡的三大病因之一,在我国位居首位[3]。在脑血管疾病中,最常见的是颅内动脉瘤、脑血管畸形及血管闭塞性病变。颅内动脉瘤发病率占人群的2% ~7%,任何年龄均可发病,动脉瘤破裂而引起的蛛网膜下腔出血,有大约15%的患者来不及就医直接猝死,首次出血的病死率为30% ~35%,再次出血的病死率更高达60% ~80%,幸存者亦多有残疾,而经手术夹闭或血管内弹簧圈栓塞未破裂的动脉瘤患者,动脉瘤破裂的发生率较低。本组病例中因自发性蛛网下腔出血查出脑动脉瘤16例,均在发病后72 h内得到病因明确并及时有效处理,无死亡病例。因此早期发现、早诊断及时治疗是关键。

临床工作中随着经颅多普勒超声、CT血管成像及磁共振血管成像等技术的进步,通过无创检查能够获得完整的脑血管图像,但需要详细了解脑血管病变的部位、大小、血流动力学及侧支循环情况,尤其在颅内微小病变(≤3 mm)、颅底病变的筛查和病因治疗方面,DSA仍然是其他检查手段所无法替代的重要方法[4]。尤其是近年出现的三维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技术突破了传统DSA一次造影只能显示一个角度且图像无法进行重建等局限性,其一次造影后,能够在短时间内完成多种三维图像的重建,可以任意角度显示动脉瘤颈部、动脉瘤及载瘤动脉与临近血管的空间位置关系。目前虽然该检查被认为是有创和花费高的检查,但该检查具有较高的安全性。本组50例患者行全脑DSA检查无一例发生永久性神经功能障碍及死亡。在确保DSA检查的安全性方面笔者的体会是:①严格掌握DSA的适应证和禁忌证;②术前规范用药,术中需严格按照规范操作;③术中肝素化处理或持续肝素盐水加压滴注;④术中、术后持续心电监护、吸氧及护理观察,及时发现和处理并发症。

总之,多模式DSA技术作为一种便捷、安全、可靠的影像学检查方法,不仅为脑血管疾病筛查提供了一种更准确的检查手段,而且对急诊患者能做到诊断和治疗一体化,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造影剂脑血管造影
全脑血管造影术后并发症的预见性护理
脑血管造影中实施改良规范化住院医师培训的临床意义
循证护理在增强CT检查中减少造影剂外漏发生的作用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造影剂肾病的研究进展
输卵管造影疼不疼
“造影剂肾病”你了解吗
蛛网膜下腔出血后脑血管痉挛的观察与护理
输卵管二维超声造影与碘剂X线造影的临床研究
超声造影在妇科疾病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