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红霞
摘 要:近年来,随着我国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和完善,课堂教学效率作为衡量教育工作者教学工作的重要指标,受到了社会各界及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小学语文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重要基础,自新课改实施以来如何构建高效的小学语文课堂便成为了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及学生们共同参与的目的性活动。鉴于此,下文主要阐述了高效小学语文课堂的基本特征,并针对当前教育过程中存在的不足提出了相关的优化策略,以期为小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升和学生个性化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小学语文;高效课堂;教学策略
一、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基本特征
小学语文高效课堂一直是所有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目标,是对小学语文课堂不断优化达到最佳效果的一个过程。尤其是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课堂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率受到了社会各界及人们的广泛关注和高度重视,故此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更应该从细小环节入手、从促进学生长远发展出发,以期为学生营造一个轻松、愉悦的语文学习环境,并确保能主动地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进而为课堂效率的提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从目前来看,小学语文课堂的高效性具体主要表现在了如下几方面,即:其一,氛围的和谐性。良好的学习氛围不仅能够极大地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同时在帮助他们在潜移默化中获取知识、培养情操等方面也发挥了重大的作用;其二,师生的互动性。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教师应转变传统的教学观念,摒弃传统“填鸭式”的教学手段,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互动,在一定程度上不仅是实现三维教学目标的基础,同时也保障了学生课堂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其三,方法的灵活性。小学阶段学生的思维模式跳跃和转换相对较弱,因此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通过多种手段化繁为简、化抽象为直观的教学手段,不仅极大地吸引力小学生的参与度,同时在拓宽学生思维,提高其对授课内容的认知层面中也发挥了极大地作用,进而为后期学生良好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四,目的的长远性。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语文课程教学目标也在传统“要求学生掌握一定的语文能力”的基础上,增加了“培养学生审美情趣”以及“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的内容,故此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严格把握教学目标,从而为构建高效的课堂创造良好的氛围。
二、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不足
小学语文作为学生语文学习的初始阶段,其语文学习习惯的养成以及对语文学习的兴趣在一定程度上不仅与当前语文教育工作者教学效率和教育质量息息相关,同时对学生后期的语文学习也会造成一定的影响。但从目前来看,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小学语文教学教育工作者虽然改变了传统的教学理念和教学手段,但是语文课堂的教学效率依旧存在如下问题:
其一,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目标不明确。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虽然教育工作者的教学理念发生了改变,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对于语文基础知识的传授以及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度一直是教育工作者所关注的重点,从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他们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培养;其二,教育工作者的教学手段陈旧。从实际调查中发现,部分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开展教学过程的过程中,依旧采用传统的教学手段——“教师讲、学生听”的方法,由此忽视了对学生语文思维能力的培养,进而对学生未来的发展造成了一定的不良影响;其三,学生缺乏足够的语文学习兴趣。在教学过程中,部分教育工作者只注重对语文基础知识的传统,即通过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来保障学生的语文成绩,不仅严重阻碍了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同时也降低了学生对于语文学习的兴趣。
三、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一)加强与学生沟通,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
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中明确指出,教育工作者在开展相关教学活动前,必须充分地了解学生的认知水平以及发展水平,从而根据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发展现状开展相关的教学活动。故此,在日常的教学过程中,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加强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一方面了解他们的认知规律和心理倾向,另一方面也帮助他们正确地认识学生与教师、学生与语文课堂的关系,从而为以后良好师生关系的建立、和谐融洽课堂氛围的建设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根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
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教学目标不在单单只是帮助学生掌握语文基础知识,还包括了加强学生各方面能力的培养以及学生个性化发展等内容。故此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在让学生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还应该加强他们对知识的理解、运用等过程的培训,從而让学生们在探究性学习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激发学生终身学习的欲望,为后期人生观、世界观和价值观的正确形成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故此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在制定教学计划时,必须将上述目标考虑在内,从而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学生良好学习习惯和态度的养成。
(三)在教学过程中采用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下,小学语文教育工作者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手段,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进行语文教学,为趣味性、主动性、积极性、探究性的新型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模式的形成奠定良好的基础。例如,在教学过程中,教育工作者可采取多媒体教学、小组互助学习以及探究性的学习方式,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保障他们学习的积极性。
四、结语
总而言之,随着新课程教育体系改革的不断深入,教育工作者应该摒弃传统的教学理念与教学手段,立足于学生需求,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式,将多种教学方法运用到教学过程中,从而为课堂效率的提高,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 郎艳玲.创设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浅见[J].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12(6).
[2] 魏怀仓.打造小学语文高效课堂的实践与思考[J].新课程研究,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