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建设

2018-02-12 13:33黄倩倩
青年与社会 2018年29期
关键词:领导干部基层

黄倩倩

摘 要:当前,意识形态问题是一个极其重要的话题。坚持党管意识形态,是中国共产党加强和完善党的领导的一个十分重要方面。领导干部如何加强意识形态能力建设,团结带领广大群众投身于社会主义伟大建设中,已成为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的现实问题。

关键词:基层;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

领导干部是我们社会的精英和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其一言一行都是社会关注的焦点,他们的意识形态能力与党的事业兴衰成败有着直接密切的关系。

一、当前基层领导干部的意识形态能力状况

(一)对社会主义主流意识形态多数持肯定态度,少数人抱有怀疑态度

在问卷调查中,97.3%的人选择了信仰“马克思主义”,但仍有少数人选择了“没有信仰”或“其他”。在问到“您认为‘中国梦目标能否实现”时,96.1%的人选择了“一定能实现”,但同时也有少数人选择了“可能会实现”。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方面,68.6%的人认为“非常准确”,31.8%的人认为“比较准确”,还有极少数人认为“不太准确”。这些数据说明领导干部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较高,但仍有少数党员干部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信仰仍然抱有怀疑态度,因此,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任重道远。

(二)对意识形态领域斗争的紧迫性和重要性有一定认识,但程度不够

在调研中,大部分领导干部认为西方国家以现代传媒为手段、文化商品为载体、教育学术交流为掩饰威胁我国意识形态安全。87%的人认为意识形态斗争具有长期性。在问到“您认为,西方敌对势力进行思想文化渗透问题严重吗?”68.3%的人选择了“存在,但问题不严重”。从调查的结果可以看出,目前被调查的领导干部认识到意识形态领域存在威胁,但对问题的严重性认识不到位,警觉性不高。

(三)对意识形态领域问题的甄别能力薄弱

在调研中,我们发现尽管大部分的领导干部信仰明确,对国家的大政方针也较明晰,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有较深入的学习,在大是大非问题上能够准确把握,但思想上仍存在一些困惑,对一些具体问题模糊不清。尤其是随着信息化的发展,网络已经成为政治斗争和意识形态较量的一个主战场,网络舆论的开放性、平等性、多元性、随意性严重冲击、挑战着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权威性,领导干部如果没有较强的信息甄别能力,就容易迷失方向。在问到“您对主流媒体获取信息的信任程度”时,91.8%的人选择了“比较信任”,在问到“您对微信、QQ等网络获取信息的信任程度”时,43.9%选了“比较信任”,50.3%的人选择了“不太信任”。我国正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同时也是社会矛盾凸显期,一些社会问题如环境污染、食品安全、土地拆迁等问题通过微博、微信等碎片化、情绪化、片面化甚至偏激化的语言,迅速传播、扩大信息的影响力,如果缺乏一定的判断甄别能力,就很容易迷失。

(四)领导干部的精神境界总体较高

调研中发现,95%以上的领导干部有明确的价值观,当问到“下面哪句格言符合您的人生理想”时,39.4%的人选择了“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30.7%的人选择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19%的人选择了“岂能尽如意,但求无愧于心”。从结果上看,基层领导干部的心态大多是积极向上、务实平稳的,大多数人将自己的个人奋斗与党和国家的利益紧密相连。

二、提升基层领导干部意识形态能力的建议

(一)坚定理想信念

邓小平指出:“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而非常困难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主义信念。”坚定理想信念,一个十分现实的问题就是广大党员要有党的意识,就是你时刻要牢记自己是党的一员,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护党,关键时刻站的出,危难时刻豁得出。当前,以微博为代表的网络已经成为虚假信息的重灾区,领导干部在面对生活中出现的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特别是一些事关政治方向、政治原则和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必须以正确的立场、鲜明的观点、坚定的态度进行抵制,绝不能似是而非、模棱两可,更不能听之任之。

(二)保持思想的敏锐性,把握意识形态的主动权

一是学原著。深入学习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马克思主义经典著作是我们共产党人的精神基石、心灵皈依,不学习经典、不懂得经典,就会陷于困惑中,陷入思想迷雾中,既忘了来时的路,又找不到前进方向,这也是一些人信仰动摇、缺失的原因之一。

二是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党和人民实践经验和集体智慧的结晶。当前系统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核心任务就是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

三是学习党的重大决策部署。党的决策部署都是党的理论精神的具体转化,都会对经济社会各项事业发展产生重大而深远的影响。

四是深入学习党史。尊重历史、学习历史,从历史中汲取教训,找到人类社会发展规律性的东西,是马克思主义政党、所有共产党人应该具有的思想品质和优秀传统。

(三)改进工作方式,提高意识形态创新能力

一是内容上的创新。思想教育和理论宣传一直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和宝贵财富,但是内容空洞、苍白的说教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如何避免走过场、讲大话、空话,不断提高主流意识形态的通俗化,大众化,这就要求领导干部时刻关注时代发展的变化以及广大人民群众的诉求,深入基层、深入群众中去,用学习的成果破解实践难题,用简单通俗的语言最大限度的回应广大群众不断变化的期盼和诉求,增强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感染力。而不是简单的重复和套用中央文件、名人名言。

二是宣传方式的创新。对意识形态工作的领导权、话语权提出了更大的挑战,也警醒我们广大领导干部必须加强新闻宣传工作,占领舆论阵地。我们在加强网络监管的同时,充分利用新兴媒体,创新宣传、教育的载体和平台,使宣传、教育样式、手段更加多样化,更具趣味性。例如,可以借鉴网络游戏的做法,用“知识竞答+游戏通关”的方式对党的理论、路线、方针进行宣传。总之,要充分发挥各种媒体的积极作用,提高意识形态工作的有效性和针对性。

(四)以公信力做支撑,赢得群众认同

意識形态工作是党和人民之间沟通的桥梁。意识形态工作一方面是传达党的声音,使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广大人民群众知晓,进而成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强大动力。另一方面人民群众诉求的表达也要通过意识形态工作来实现。两方面同心同向同行,才能有力推动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做好意识形态工作,一是加强政府诚信体系建设,切实转变政府职能,进一步完善社会监督体制机制,提高领导干部的服务水平和道德素质,不断增强政府公信力。二是大力加强党的先进性建设。充分发挥党员领导干部率先垂范的作用,切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大力弘扬党的光荣传统和优良作风,以优良党风凝聚党心民心,形成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的强大力量。三是注重发掘、运用社会资本,提高社会信任度,扩大社会共识。通过制度化方式,使工会、共青团、妇联等群众组织,既担负党的助手职责,又成为群众利益表达的渠道,发挥社会整合作用。

猜你喜欢
领导干部基层
基层为何总是栽同样的跟头?
基层在线
“基层减负年”
基层治理如何避免“空转”
基层减负并非无度
加强干部考德 注重领导干部德行建设
参加体育运动对改善领导干部“亚健康”状态的积极影响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自然资源资产离任审计存在的问题与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