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君 汪慧敏
摘 要: 运用GIS空间分析技术,对珠江-西江经济带内549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空间可视化处理,并在空间分布分析基础上探索经济带非遗分布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研究表明,珠江-西江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上以民俗类和传统技艺类项目为主,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曲艺类项目较为稀缺。经济带内非遗分布范围广泛,但各市间在分布数量和类型上均存在不均衡性。空间上整体与各类型非遗均呈集聚型分布,且大多以南宁和广州为密度分布主核心区。非遗空间分布主要受流域分布、民族文化和经济发展等因素影响。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珠江-西江经济带
中图分类号:G122;K901.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257-5833(2018)12-0039-11
一、引言及文献综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是各族人民代代相传的智慧结晶,既承载着历史见证与表达的重任,也担负着促进文化多样性与人类创造力的使命,对其施行保护意义重大。作为人类瑰宝,非遗不仅在经济方面存在着直接价值,在民族、文化、精神等层面也拥有着绝对价值。由于是特定历史文化环境中的人的文化创造,其具有民族文化历史记忆保存价值、群体与民族认同价值和新文化推陈出新基础价值 ① 。保护非遗能够传承光大民族优秀文化,弘扬培育民族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和凝聚力,同时维护人类文化的多样性,发挥世界各民族人民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② 。我国虽基于悠久文化底蕴、丰富民族构成和庞大人口基数,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但对其重视与保护起步较晚,直到2001年中国昆曲成功入选世界级非遗名录,非物质文化遗产才逐渐走入大众视野。近年来随着物质生活条件的改善,群众对文化与精神世界的追求愈加迫切,作为现代文化创作的不竭源泉、广大劳动人民精神文化的重要组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被重视程度正在日益提升,尤其是习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提出必须提供丰富的精神食粮满足人民过上美好生活的新期望,大力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要求后,各界学者对身兼促进文化繁荣、提升文化多样性等重任的非遗的研究热情更是与日俱增。
近十几年间我国学者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定义、分类、保护与开发等方面,隨着定性研究的丰富,不少学者另辟蹊径,结合地理科学,开始了对非遗的定量研究。利用GIS软件将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结构、格局、规律图示化,可以帮助我们快速找到当地非遗空间分布的规律,并追根溯源,探索非遗产生的原因与规律、流传的方向与路径、演变的条件与趋势,实现对各个地区非遗现状的量体裁衣,制定有针对性的高效保护措施。这是随着非遗研究的逐步深入与细化的必经道路。由于我国地大物博,不同地区自然条件与文化环境存在一定差异,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不尽相同,从中国整体来看,非遗呈带、团状分布,且东多西少、南密北疏,分布受河流分布、气候、GDP、民族组成等因素影响 。从各省情况来看,福建以市级非遗为主,国家级最少,以传统技艺、民俗类非遗较多,传统医药、曲艺类数量较少,空间分布与各大水系分布有关,并以厦门、泉州等地为分布中心,闽北、闽西分布较少。广东非遗以省级为主,其次市级,类型结构上以民俗和传统舞蹈类为主,民间文学、传统医药类较少,空间上以广州、佛山等珠三角地区为分布中心,并受各大水系的影响。总的来说,无论是在中国整体、特定区域还是省市范围内,我国各地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呈非均匀的密集型分布,并多以传统技艺、民俗类非遗数量为首。空间分布上受水域分布影响较大,并与当地自然条件、民族分布、经济水平等因素存在一定相关性。现有文献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研究提供了宝贵经验,但大多从国家或省市层面出发,研究区域选择较为狭窄不具有多样性,且对不同类型非遗的分析较为粗浅,少有对特定经济区划内各类型非遗空间分布的逐一探析。
对非遗空间分布的探析并不能作为非遗研究的落脚点,在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进行探索后需根据其分布特征进一步挖掘非遗分布的影响因素,这是非遗研究的重要一步,也是非遗保护的关键一环。罗道尔夫·斯塔文哈根据文化生态理论提出,社会文化与自然生态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非物质文化遗产只有在特定的文化生态系统中传承发展,注重其文化生态性,才能不断进化,不断适应变化着的社会环境。由于文化的本质就是不同民族与群落为了适应自然环境、生产力水平等条件所作出的择优选择,因此代表着文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随地理环境与民族群落的不同产生差异,且会随着外围环境的变化发生改变,即进行“文化进化”。由于各地非遗分布差异性的存在,通过对非遗空间分布的分析,探索当地非遗分布的影响因素,从而实现各地区非遗的针对性保护是未来非遗研究的热点。
珠江-西江经济带在2014年上升为国家战略后,由于两广11市在各方面普遍存在着现实差异但又同属一个经济区划内,经济带已成为各领域学者的研究焦点。基于经济带自身特殊性,其区域面积广阔,达16.5万平方公里,常驻人口基数庞大,超5千万人,区内多民族共居,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丰富,且11市多地地理位置相连,部分习俗相通,广泛流传着多项同一非遗项目,有着一定文化重合性和非遗空间分布相似性,但两广人文环境、经济发展又差距悬殊,在非遗的保护措施与成效上各有特点,因此选取涵盖了两广11市的珠江-西江经济带内国家级与省(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研究目标,对其空间分布结构与特征进行分析,探索非遗分布影响因素,以期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提供一定参考。
二、数据与方法
(一)数据来源与处理
以国务院公布的第一至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包含扩展项目)和广东、广西政府公布的两地第一至六批省(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包含扩展项)为基础数据,各级各批名录主要摘录于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网、广东省人民政府和广西壮族自治区文化厅等政府官方网站。从非遗名录中摘挑出申报地位于珠江-西江经济带内的数据后,为进一步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对其进行以下处理:将在各级名录中均有出现的同一项目仅作为国家级进行统计;将多地共同申报的非遗项目按申报地个数拆分累计统计;将申报地为单位或协会的项目归入单位与协会所在的地级市下辖县区内统计;将原始数据中类型划分较为混乱的非遗项目依照第二批国家级非遗名录中所使用的类型名称进行修正。在对原始数据进行处理后共得到549条珠江-西江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有效数据,以经济带内十一座地级市的下辖县区为研究单位,并以珠江-西江经济带矢量地图为底图,建立珠江-西江经济带非遗数据库。
(二)研究方法
在数据处理与整理后,通过统计分析法对经济带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结构和级别结构进行分析。利用GIS软件中平均最近邻工具测算珠江-西江经济带总体和各类型非遗项目的集聚程度指数以确定其空间分布类型。采用核密度估计法绘制经济带内总体和各类型非遗核密度图,探索非遗主要分布区域。
三、结果与分析
(一)非物质文化遗产结构分析
1.类型结构分析
在珠江-西江经济带的十类非遗项目中,民俗类项目所占比重最大,共有151项,占总体的27.50%;其次为传统技艺类项目,有107项,占总体的19.49%;传统音乐类项目排在第三,共有71项,占总体的12.93%;剩余各类型非遗数量较少,每类占比均不足总体的一成,传统戏剧、传统舞蹈、民间文学和传统美术类项目依次有50、47、41和32项,占比总体的9.11%、8.56%、7.47%和5.83%;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曲艺类项目排在最后,分别有24、13、13项,占比总体的4.37%、2.37%和2.37%。经济带内非遗类型分布具有明显不均衡性,由于珠江-西江经济带内聚居着大量少数民族群众,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地区,复杂的民族结构孕育了当地丰富多样的民族文化,也创造了各类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尤其是各民族间生产生活与习俗差异的存在,形成了基数庞大的民俗和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再加上非遗项目主要来源于生活,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音乐、舞蹈类项目较多,而医药、曲艺类等知识与专业性要求较高的非遗项目流传相对困难,最终形成了珠江-西江经济带以民俗和传统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为主,传统音乐、戏剧、舞蹈和美术类项目次之,而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曲艺类非遗项目较少的分布结构。
2.级别结构分析
在国务院公布的第一至四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珠江-西江经济带共有分布于两广10市的60项非遗项目在列,其中广州是已有国家级非遗项目最多的城市,高達19项,佛山的数量次之,为14项,排在第三的为分别分布有8项国家级非遗的百色和南宁,柳州也较多,共有4项,剩余几市分布较少,肇庆和梧州均为2项,来宾、云浮和崇左皆为1项,贵港则是经济带内唯一尚未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城市。经济带内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明显呈现东部地区较西部多,西部地区较中间多的现状,且主要集中分布于珠江三角洲的广州和佛山两市,而经济带内省(区)级非遗的分布却恰恰与这一倾向相反,主要集中分布于桂西、桂南的南宁和百色,且整体呈西部地区分布多于东部态势。
在11市共533项省(区)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南宁和百色非遗数量均独占总体的五分之一以上,分别有自治区级非遗项目126项和104项,而经济带内国家级非遗数量排名一二的广州和佛山,省级非遗项目仅分别为70与43项。有着绝对非遗资源优势的南宁和百色,在国家级非遗项目评定中却处于后位,这与两广间悬殊的经济差距不无联系。广东由于改革开放较早,整体经济发展快于广西,尤其位处开放前沿的广州与佛山,经济实力雄厚。在丰硕的财政收入支撑下,两市对非遗项目保护的资金投入充盈,因此,虽然非遗资源较南宁与百色偏少,但整体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更为深入、完善,拥有国家级非遗项目更多。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空间分布分析
1.空间分布类型
运用GIS软件中平均最近邻工具,对珠江-西江经济带非遗数据进行计算,分别得到总体与各类型非遗平均最近邻指数(见表2)。结果显示,经济带总体平均最近邻指数为0.64,小于1,说明珠江-西江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空间上呈集聚型分布。单独从各类型非遗来看,十类非遗项目的平均最近邻指数在0.96-0.48之间,也均小于1,呈集聚型分布,由于平均最近邻指数越小,集聚程度越大,平均最近邻指数越大,集聚程度越小,指数在1-0.9之间的曲艺与传统舞蹈类非遗集聚性最低;指数在0.8-0.7之间的传统戏剧和民间文学类非遗集聚性相对较低;指数为0.65的传统音乐类非遗项目空间分布最接近总体,集聚程度较高;而传统医药、传统美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民俗类非遗平均最近邻指数均在0.6-0.5之间,空间分布集聚性相比传统音乐类更高;指数为0.48的传统技艺类非遗集聚性最高。从总体上看,经济带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在空间上呈现明显的集聚性分布,但各类型间集聚程度不同且存在较大差异,这一分布特征的形成与各类型非遗项目自身特性、流传的难易性等因素存在较大关联。
2.市域分布特征
以珠江-西江经济带内十一座城市为单位,通过对各市中分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与类型的统计,借用GIS、EXCEL等软件进行制图绘表,对比各市间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差异。
(1)市域间数量差异
在GIS软件上对经济带内549项非遗项目的空间分布进行分级色彩处理,从而得到珠江-西江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市域分布图(见图2),颜色越深表示区域内所含非遗项目越多,从图2可以看到,经济带内各市非遗项目的分布呈现不均衡性,整体为两头多中间少,其中南宁与百色的非遗数量均在100以上,合占经济带非遗总量的43.17%;广州与柳州非遗数量都在60项以上,占经济带总量的25.14%;佛山有非遗项目45个,占比8.20%;来宾、崇左、梧州和云浮非遗数量在20-30之间,四市共占经济带总量的16.94%;肇庆和云浮非遗数量均在10个以上,占总量的6.56%。在非物质文化遗产含量最大的几座城市中,南宁和广州分别是广西与广东省会,经济实力较为雄厚;百色是以壮族为主体的多民族文化共生地,民族文化繁荣;柳州自两千多年前就已存在,发展历史悠久;佛山作为国家级历史文化名城,文化底蕴丰厚,由以上城市特点不难看出,一个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数量的丰富与否,不仅与当地经济状态呈正相关,还与历史、民族、文化等影响因素有着密切关联。
(2)市域间类型差异
城市间各自独特的背景与环境,不仅为当地丰富非遗项目的诞生与遗存创造了有利条件,也形成了各地在非遗类型分布上的差异。由于经济带内民俗与传统技艺类非遗约占总量的五成,而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和曲艺类项目之和不足总量的5%,十一市大体上以民俗和传统技艺类非遗数量为最,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类项目和曲艺类项目数量较少,剩余各类型非遗则每市分布差异较大,如百色由于能歌善舞的多民族共居,除民俗外,音乐类非遗项目最多,传统医药类非遗项目最少;20世纪80年代前粤剧就已是当地一大名片的梧州和贵港,现今传统戏剧类非遗排在第一;南宁由于流传性广泛的民间传说众多,除民俗和传统技艺类非遗,民间文学类非遗项目最多,传统美术类项目最少;广州和佛山因早先手工业发达,广州除传统技艺类非遗项目,传统美术类非遗最多,曲艺类最少;佛山除民俗与传统技艺类项目,传统美术类非遗最多,民间文学类最少。
3.密度分布特征
在ArcMap10.2中打开ArcToolbox,找到工具箱中的Spatial Analyst工具,然后點开密度分析工具集中的核密度分析工具,对珠江-西江经济带内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进行核密度估算,从而生成经济带总体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核密度图(见图4)和不同类型各自核密度图(见图5)。
(1)总体分布特征
由图4可以看到,珠江-西江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呈团、带状分布,且有着一个主核心区、一个次核心区和一个三级核心区,其中主核心区以广州越秀区、荔湾区和珠海区为中心向佛山、肇庆和云浮多地辐射。次核心区以南宁兴宁区和青秀区为中心,辐射范围包括百色多地和来宾、贵港部分区域。三级核心区没有明显中心,核密度较小且覆盖面积不大,主要为柳州两大少数民族自治县、融水苗族自治县和三江侗族自治县及其周边区域。经济带总体非遗分布特征体现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对人的强烈的依赖性,非遗的诞生与传承均以人为载体,作为两广首府的南宁与广州,人口基数庞大、生产活动频繁,而有着大量少数民族聚居的柳州少数民族自治县更是各民族间文化交融中心,正是三地人口和多民族基础促使其成为经济带非遗分布核心区。
(2)不同类型分布特征
不同类型非遗分布虽有着或以南宁或以广州或二者共为核心区的共性,但相互间分布特征的差异性也同样显著。如图5所示,民间文学和传统技艺类非遗分布较为零散,其中,民间文学类以南宁青秀区及周边区域分布最为密集,此外在百色、来宾、梧州、云浮和广州部分地区分布也较为集中;传统技艺类非遗以佛山和广州部分地区为主核心区,以南宁为次核心区,并在百色和柳州等地分布较为丰富。曲艺、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类分布区域较小且主核心区重合,均为广州佛山两地接壤处及周边区域,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传统医药类次核心区重合,为南宁兴宁区、青秀区及周边区域,而曲艺类次核心区为百色田阳县和德保县等地。传统音乐、传统舞蹈和民俗类非遗分布范围较广,且均在南宁、佛山和广州分布最为集中,除此,传统音乐类还在百色、柳州有主核心区,在贵港有一次核心区;民俗类在柳州有一次级核心区。在十类非遗中,传统戏剧类分布最为广泛,主要集中在百色田东县、南宁宾阳县和梧州藤县等地。传统美术类分布最为集中,以广州越秀区、荔湾区、珠海区和天河区等地为核心区。从整体上看,珠江-西江经济带各类型非遗密度分布呈以下特征:第一,分布不均衡且分布范围差异较大;第二,非遗分布主要集中于南宁、广州等人口众多且具有一定经济优势的省会城市,次集中于百色、来宾和柳州等多民族聚居地区;第三,民间文学、传统美术、传统医药、传统技艺类等文化要求较高类型非遗分布范围较小,传统音乐、传统戏剧、民俗等民众可参与程度较大类型非遗分布范围较广。以上特征表明,非遗分布具有明显的区域性和类型上的差异性,虽然地区开发程度越大、经济水平越高、民族文化越繁荣,当地非遗分布往往越密集,但不同类型非遗由于留存环境的不同,诞生地区、易参与程度、流传速度与范围等存在差异,形成了在分布上的差异性。
四、珠江-西江经济带“非遗”空间分布的影响因素与作用机理
(一)流域分布
文化生态学理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区域性保护的重要理论依据之一。该理论认为,“文化生态”是由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组织环境三个层次构成的“自然-经济-社会”三位一体的复合结构,因此,不同地区自然、经济和社会环境差异性的存在将导致区域间文化生态的不同,从而影响区域非遗的分布。流域作为文化生态理论中自然环境的重要组成,同样对非遗分布有着决定性影响。河流水系不仅为人类孕育了生命延续的肥沃土地,而且河流具有沟通、联系的作用,提供了文化形成、互动的场所与通道,加快了不同文化之间的融合与竞争,基于其特性,人们一直以来遵循着邻水聚居的准则,因而河流往往被视为人类文明的发祥地,是非遗分布的密集区。
珠江-西江经济带以珠江、西江为轴串联两广十一市,区域内非物质文化遗产众多且呈现沿河流域分布的特征。经济带内非遗主要集中分布于珠江三角洲地区的珠江、西江、绥江、北江四江交汇处,梧州境内桂江、浔江、西江三江交汇处,柳州市内融江河段和南宁邕江、百色右江等水系附近流域。这一分布特征与河流本身功能密切相关,河流流域水源充足、地形平坦易于耕作,为人类创造了良好生存条件,而人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创造、保护与传承的重要“承载者”,故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分布与河流水系趋向一致 ,水供给充沛的河流水系周围往往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较为密集,珠江-西江经济带内非遗分布也正验证了这一规律。
(二)民族文化
民族性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大重要特性,是指为“某一民族所独有,深深打上了该民族的烙印,能够体现特定民族的独特思维方式、智慧、世界观、价值观、审美意识、情感表达等因素” 。由于我国自古以农业经济为主,发展缓慢且较为封闭的经济与文化环境形成了各民族间独特的民族文化,从而使依民族文化诞生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有浓烈的民族性特征。受民族性影响,民族的聚集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分布有着密切的关系,少数民族聚居的地区也是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富集区,而珠江-西江经济带正是典型的多民族聚居区,区内民族结构成分丰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密集。
珠江-西江经济带内除汉族外,还有壮族、回族、土家族、苗族、瑶族、侗族等十多种世居民族,民族分布呈“大杂居、小聚居”特点,因此自然形成了多个民族县乡,如位于广州市正果镇的畲族村,位于肇庆市怀集县的下帅壮族瑶族乡和来宾金秀瑶族自治县、南宁都安瑶族自治县等,受浓郁民族文化影响,这些民族县乡往往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密集,且多以带有强烈民族特色的少数民族非遗为主(见图7)。例如,来宾金秀瑶族自治县和南宁都安瑶族自治县分布有瑶族非遗20余项,柳州融水苗族自治县申报有苗族非遗18项,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分布有侗族非遗19项,再加上经济带内多地分布的共80余项壮族非遗项目等,珠江-西江经济带共计有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130余项,占据非遗总量的五分之一左右,由此可见,民族文化对非遗数量有着积极的正面影响。此外,在经济带11市88个下辖区县中,非遗分布最多的两个县域均为少数民族自治县,其中,柳州三江侗族自治县有非遗项目24项,融水苗族自治县有21项,再一次印证了民族文化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的积极作用。
(三)经济发展
文化进化理论提出,文化会根据一定的规律和适应性进行演进和发展。根据该理论,作为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会随着外部条件的变化产生相应的反应。如一些区域经济的发展水平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着正相关的关系,经济发展的当代变迁把经济发展的重点转向了第三产业即服务业,第三产业的快速发展使得人们对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对其也变得越来越重视,从而使非遗在人们的认识和重视之下得到了更好的保护与继承 。经济发展除提升了人们对文化与精神生活的追求,加大了群众对非遗的认识与关注外,还在区域非遗的保护上给予了充足的资金支撑,使得当地政府与组织能够在非遗保护工作上拥有更大的发挥空间。因此,一般而言,随着地区经济发展的提升,当地会更加注重非遗的保护与传承工作,区域内留存分布的非遗项目也将更多,即地区经济发展越好,非遗分布越多。
珠江-西江经济带内非遗分布也遵循了这一规律,通过对珠江-西江经济带内11座城市GDP与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数量间进行关联分析,以各市非遗项目数量为横坐标,GDP总值为纵坐标生成矩阵分析图(见图8),可以明显发现地区非遗数量随经济发展变化。如图8所示,第一象限内仅有广州一市,其非遗数量与GDP值均较高;第三象限非遗数量与GDP皆处于平均线以下,列于其中的城市较多,有贵港、梧州、来宾和崇左、云浮等市,这些地区由于历史、区位等因素人口相对较少,经济也较为落后,非遗项目创造环境先天不足,因此现有非遗数量相对较少;第四象限内非遗数量与GDP呈一高一低分布,柳州、百色和南宁由于广西自身发展,经济处于相对落后地位,但三市均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民族文化丰富,激烈的文化碰撞为当地带来了大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总的来说,广州、佛山等经济发达地区非遗分布较多,贵港、云浮等经济欠发达地区非遗分布较少,虽然柳州、百色等GDP与非遗个数处于反向趋势,但主要受多彩民族文化的影响,说明了珠江-西江经济带内经济发展对非遗分布影响较大,非遗项目数量一般随地区经济增长而增加,二者间存在着显著的正相关性。
结 论
珠江-西江经济带非物质文化遗产呈现出以民俗和传统技艺类为主,传统音乐、传统戏剧、传统舞蹈、民间文学和传统美术类项目次之,传统医药、传统体育、游艺与杂技和曲艺类项目较为稀缺的结构特点。国家级非遗整体呈东部地区数量多于西部地区,恰与省(区)级非遗的分布态势相反。经济带内非物质文化遗产分布范围广泛,但各市间非遗分布数量差距较大,且分布侧重类型不同,南宁、百色和广州拥有非遗数量在经济带内排名前三,但相较而言,南宁民间文学类非遗较多,百色传统音乐类非遗较多,广州传统美术类非遗较多。经济带内非遗在空间上无论整体或各类型均呈集聚型分布,但不同类型非遗集聚程度不同,其中,传统技艺类非遗分布最为集中,曲藝类非遗分布最为广泛。珠江-西江经济带有着以广州为主核心区、南宁为次核心区的多核分布结构,另外,各类型非遗也多以南宁和广州为核密度中心分布,但相互间又存在一定差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空间分布主要受流域分布影响,与民族文化关联程度较大,并与地区的经济发展水平成正相关性。由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同于物质文化遗产,极易受到人为、制度、评定标准等外界因素影响,本文仅从空间分布角度对其类型、结构等进行了分析,未来有待进一步加强对其评定制度等方面的探索,以期更全面地为非遗保护研究提供参考。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Characteristics and Influencing Factors of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in Pearl River-Xijiang River Economic Belt
Liang Jun Wang Huimin
Abstract: Using the GIS spatial analysis technology, to Pearl river - Xijiang river economic belt in 549 spatial visualization processing non-material cultural heritage, and on the basis of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analysis to explore the distribution of economic belt intangible factors. Economic belt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tructure is dominated by folk and traditional art projects, and the traditional sports, recreation and acrobatics and quart projects are relatively scarce. In the economic belt, there is a wide range of distribution, but there is an imbalance between the number and type of distribution. In the space, the whole and all kinds of non-retractions are clustered, and most of them are in Nanning and Guangzhou. The spatial distribution is mainly influenced by geographical environment, national culture and economic development.
Keywords: 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 Spatial Distribution; Pearl River - Xijiang River Economic Be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