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的效果观察

2018-02-12 13:52黄雅毅
糖尿病新世界 2017年17期
关键词: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

黄雅毅

[摘要] 目的 探究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的临床效果。方法 该次选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收治时间2016年2月—2017年6月,分为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35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35例;并对7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进行观察且分析。结果 两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在治疗效果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97.14%(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1例),对照组总有效率65.57%(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两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在血糖水平及血糖达标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5.70±1.05)mmol/L、餐后2 h血糖(6.75±1.35)mmol/L、血糖达标时间(4.20±1.60)d,对照组空腹血糖(6.89±1.45)mmol/L、餐后2 h血糖(8.60±1.55)mmol/L、血糖达标时间(9.25±3.25)d。结论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治疗中实施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且具有安全、操作简单等优势,临床上值得应用及推广。

[关键词] 胰岛素;给药方法;糖尿病酮症酸中毒;高渗性昏迷

[中图分类号] R587.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7)09(a)-0175-02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急重症,同时也是各型糖尿病较为严重的并发症之一;该并发症不仅会降低患者的生活质量,并且还能危及其生命安全,具有极高的死亡率[1-2];该院为了探究不同胰岛素给药方法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的临床效果,将2016年2月—2017年6月收治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该次选取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共70例作为研究对象,分为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35例、对照组(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35例;并對70例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进行观察且分析。观察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平均年龄值(59.12±1.35)岁,年龄上限值70岁,下限值48岁;男女各占例数分别为20例、15例;体重平均值(62.55±0.50)kg,体重上限值72 kg,下限值55 kg。对照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平均年龄值(59.17±1.40)岁,年龄上限值70岁,下限值49岁;男女各占例数分别为17例、18例;体重平均值(62.51±0.45)kg,体重上限值71 kg,下限值54 kg。两组之间对比的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存在一定研究性。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给予补液、纠正电解质紊乱及酸碱平衡、抗生素等治疗,并采用静脉泵持续小剂量胰岛素输注治疗,直至生命体征平稳,血糖水平降至13.9 mmol/L左右。对照组给予胰岛素皮下注射,三餐前30 min选择诺和灵R4 U行皮下注射,睡前注射诺和灵N4 U行皮下注射,并根据血糖水平调整三餐前及睡前的胰岛素剂量。观察组给予胰岛素泵持续皮下注射治疗,泵速控制在0.1~0.35 U/h,每脉冲输注0.1 U,停用静脉泵前每小时胰岛素量为基础量,而基础量以50%的方式输入。

1.3 观察指标

评估且分析70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的治疗效果及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治疗效果评价:①显效:经胰岛素干预后患者的血糖及尿糖恢复正常,临床表现消失;②有效:患者经胰岛素治疗后血糖水平小于8.00 mmol/L,临床表现逐渐改善;③无效:经治疗后血糖水平仍大于8.00 mmol/L,并且极其不稳定。总有效率=(显效+有效)/总例数×100.00%。

1.4 统计方法

应用SPSS 20.00统计学软件处理及分析该次研究数据,[n(%)]表示总有效率(计数资料),均数±标准差(x±s)表示空腹血糖、餐后2 h血糖、血糖达标时间(计量资料),并分别行χ2检验,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两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在治疗效果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97.14%(显效20例、有效14例、无效1例),对照组65.57%(显效10例、有效14例、无效11例)。见表1。

2.2 两组血糖水平及血糖达标时间对比

两组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在血糖水平及血糖达标时间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空腹血糖(5.70±1.05)mmol/L、餐后2 h血糖(6.75±1.35)mmol/L、血糖达标时间(4.20±1.60)d,对照组空腹血糖(6.89±1.45)mmol/L、餐后2 h血糖(8.60±1.55)mmol/L、血糖达标时间(9.25±3.25)d。见表2。

3 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种慢性疾病,可对机体各脏器造成严重损伤,甚至引起死亡,而造成死亡原因在于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均是临床上最为严重并发症之一,其死亡率高达50%以上;为此对患者实施针对性药物治疗尤为重要,从而避免一系列并发症出现;通常采用胰岛素治疗,该药物也是治疗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主要措施之一;以往临床上给药方法为分次注射,该注射方法虽然可以控制血糖水平,但是仍存在一些问题,即胰岛素输注量不稳定,继而对单位时间效应造成一定影响,引起低血糖事件反复发作,为此该方式逐渐被临床所淘汰。

近年来,临床上广泛应用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式,该手段可模拟机体正常胰岛素分泌模式,从而有利于准确持续给予胰岛素,与此同时还能在短期内控制血糖水平,解除高糖反应[3-4];从表1中可发现两组患者在治疗效果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高于对照组数据,由此说明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式的临床效果优于皮下注射的临床效果;除此之外,还能有效降低夜间低血糖发生概率,主要是因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方式可在夜间输出微量胰岛素,凌晨自动增加胰岛素输注剂量,从而对全天胰岛素输注剂量起到减少作用,与此同时还能降低胰岛素在机体内的重复作用效果;但是胰岛素泵价格比较昂贵,一般家庭难以承受,并且具有携带不方便等缺点;从表2中可发现两组患者在血糖水平及血糖达标时间对比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数据,由此说明胰岛素泵可更好控制机体血糖水平,从而缓解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现象。

总而言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及高渗性昏迷患者治疗中实施胰岛素泵皮下注射具有较高的临床价值,不仅可以有效控制血糖水平,并且具有安全、操作简单等优势,临床上值得应用及推广。

[参考文献]

[1] 李佳,姜鲜,马红艳,等.降钙素原对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感染的预测价值及其水平变化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26):3165-3169.

[2] 吕永丽.探究糖尿病高渗性昏迷患者的临床急救措施及急救效果[J].糖尿病新世界,2016,19(19):93-94.

[3] 张先祥,阳皓,罗涌,等.新诊断2型糖尿病患者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后治疗方案的选择[J].重庆医学,2013(27):3214-3216,3218.

[4] 李维.短期胰岛素泵强化治疗难治性2型糖尿病的临床疗效观察[J].中国临床医生杂志,2017,45(4):40-42.endprint

猜你喜欢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胰岛素
自己如何注射胰岛素
36例糖尿病酮症酸中毒临床分析与护理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患儿外周血调节性T细胞及胰岛B细胞功能改变的观察
糖尿病酮症酸中毒合并尿崩症的特点及诊断工作探讨
门冬胰岛素30联合二甲双胍治疗老年初诊2型糖尿病疗效观察
糖尿病的胰岛素治疗
餐前门冬胰岛素联合睡前甘精胰岛素治疗2型糖尿病临床效果
临床常用胰岛素制剂的分类及注射部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