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省家畜改良中心,青海 西宁 810016)
青海省作为(1亩≈66.7m2)全国四大牧区之一,地处“三江源”,全省草原面积4.74亿亩,不仅是青海75万牧民赖以生存的重要生产资料,而且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屏障[1]。对于青海这样一个以牧为主的省份,如果牺牲生态搞牧业,畜牧业难以实现可持续发展。多年来的草地生态持续退化、牧业增收迟缓的现实已证明了这样一条畜牧业发展的路子走不通;如果牺牲牧业抓生态,就会造成依赖牧业为生的牧民群众生活无依靠、致富无着落,不符合建设小康社会的要求。因此,保护草地生态、促进增效增收既是青海省草地畜牧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也是深入贯彻落实生态立省战略的重要任务。只有全力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转变畜牧业发展方式,努力发展具有青海特点的生态畜牧业品牌,才是青海畜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
青海省经济总量小,为全国能做的贡献就是保护好生态环境。为此,青海省委、省政府确定了生态立省战略,提出绿色发展要求。青海草原面积4.74亿亩,占全省土地面积的53.35%,占全国草原面积的近十分之一,是青海省乃至全国重要的生态屏障[1]。只有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发展生态畜牧业品牌,才能增强各级地方政府的生态保护意识,才能提高生态立省的战略地位。
家庭分散经营体制的局限性严重制约了畜牧业资源的有效利用,牧业产出低、牧民增收乏力已成为不争的实事。特别是青海省作为全国五大牧区之一,畜产品附加值低,缺乏竞争力,已成为当前制约畜牧业及牧区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只有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才能从体制、机制上创出一条适合青海草地畜牧业实际的发展路子,才能实现畜牧业规模化经营、专业化生产、产业化发展,也才能全面实施畜牧业品牌战略,实现跨越发展。
草地畜牧业既是青海牧区的传统产业,也是广大牧民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产业,在维护藏区社会稳定当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但由于牧区人口增加,草地资源有限,致使增收空间萎缩,收入增速趋缓,差距逐年拉大。只有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才能从根本上优化资源配置,缓解草场压力,开拓新的增收渠道。从而繁荣藏区经济,维护藏区社会稳定。
国家惠牧政策的实施,能否落到实处、见到实效,关键在于提高牧民的组织化程度。通过组建生态畜牧业合作社,只有合作社提供组织保障,才能稳步转移分流富余牧民,才能有效核减超载羊单位。从而降低管理成本、减轻监管难度,确保禁牧和草畜平衡政策落到实处。
推进青海生态畜牧业发展,在发展思路上,就要坚持绿色高端型现代畜牧业发展定位,转变发展方式,推进农牧结合,提升生态畜牧业产业链、价值链。
抓好畜产品精加工龙头企业的培育和引进,支持合作社开展特色畜产品的加工生产,鼓励合作社和企业的合作,提高畜产品精神加工水平和产品档次。
引入现代要素,依托牧民合作社、养殖大户、龙头企业,充分利用青海省的牦牛、藏羊资源优势,以打造“世界牦牛之都”“中国藏羊之府”特色生态品牌为重点[1],提升传统名牌,提高“牛羊肉、青海藏毯、青海绒毛制品”等区域品牌品牌价值和市场占有率;支持开展地理标志认证和品牌创建,扎实推进无公害、绿色、有机畜产品产地和产品认证,引导合作社加快品牌注册,打造一批具有地方特色和发展潜力的“特、高、精”地方品牌,增强市场竞争力;推进畜牧业“互联网+”行动,为生态畜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推进生态畜牧业电商发展。
加快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建立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的生产模式,带动生态畜牧业发展。鼓励合作社实现全产业链一体化发展。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坚持“引进来、走出去”,支持合作社跳出青海开拓市场,拓宽生态畜牧业发展空间,培育发展新动能。
合作社和企业要树立属于自己的品牌,并对自己的品牌有个正确定位,认识到品牌意识背后所具有的无形资产,积极培育品牌、提升品牌、经营品牌和延伸品牌,努力形成效益突出、特色鲜明的知名品牌。在拥有自己品牌的同时,要积极保护自己的品牌,树立品牌当然需要政府的支持[2]。
通过报纸、电视、网络等媒体形式进行宣传[2],参加省内外展会,产品入超市、入社区,不断提高产品知名度[3],让更多的人知道并了解合作社生产的产品和品牌。
为探索青海草地生态畜牧业的可持续发展之路,通过试行牲畜、草场作价入股、合同契约、联合经营等模式,推进生态畜牧业建设试点。实践证明,生态畜牧业建设抓住了“统”与“分”这对主要矛盾,深刻诠释了牧区家庭分散经营所带来的局限性和对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极大束缚,破解了以草定畜的难题。从目前建设效果来看,牧区畜牧业发展方式开始呈现出四个转变:一是生产经营方式开始发生了转变;二是畜牧业组织管理方式开始发生了转变;三是畜牧业增长方式开始发生了转变;四是畜牧业分配方式开始发生了转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