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广东粤北华南虎省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处,广东 韶关 512023)
生猪养殖规模的扩展,给养殖户带来了一定的经济收益,但随之而来猪病的发生率也在不断的上涨,猪病临床表现较为复杂和多样,主要以继发性感染和多病原混合感染为主,这给养殖户的养殖带来了一定的阻碍,为了尽量避免这一情况的大规模产生,疫苗接种是当前预防猪病最直接、有效、经济的方法,疫苗的质量和科学的免疫方案对疫苗接种的效果有很关键的影响,同时饲养的环境等内外因素对于猪群的免疫也有很大的关系。
(1)疫苗是经过对病原微生物的加工处理和繁殖后所形成的良好免疫原性,所制备的疫苗能让所接种的动物产生一定的抗体和免疫力的一种制品,疫苗可以把它分为活性疫苗、灭活性疫苗和基因工程疫苗等。
(2)疫苗的免疫性与制苗的毒株有很大的关系。制作疫苗的毒株本身具有抗原性的特点,其抗原的含量、安全性和特异性影响着疫苗的质量,疫苗中的免疫性的强度主要是来自于制作疫苗的毒株。疫苗最终所产生的效果和制苗的毒株具有正相关性,强度较大的疫苗主要是用较强的毒株来制作,国家各种生物制药以及各厂家所生产的疫苗中所使用的毒株都是通过了国家所批准的,所以毒株具有较好的免疫抗原性[1]。若想让疫苗有良好的效果则需要确保疫苗中有足够的抗原。疫苗的效果不仅和毒株的免疫抗原性有关,还和其他的抗原含量之间有一定的关联。要确保疫苗的安全性,疫苗中就必须含有较高的抗原,这样才能使疫苗的效果更佳。
(3)疫苗其主要效用要以它的安全性为主。一般情况下,疫苗是采用本动物的2个计量来做安检的,然而根据疫苗的不同性所采用的安检计量也是不一致的。比如猪采用的三联活疫苗和猪瘟采用的活疫苗都是通过安检30头来进行的。不同的疫苗安全性指标也有不同的规格和要求,所以在日常接种的过程中,要综合的考虑所接种动物的品类、日龄和健康状况,从而再进行科学的接种。此外,针对疫苗的保存需要考虑它的各项含量指标如真空度和灭火剂的含量等,只有有效地保存才不至于影响疫苗的功效[2]。
(1)在预防接种前需要注意的问题。畜牧兽医工作站工作者在对生猪进行疫苗接种前,要告知养殖农户,同时要细致的了解清楚生猪的生理状况,比如:出栏时间、是否存在疫病、瘦弱体虚等问题,若存在这种情况则立即停止对其疫苗的接种。在购买疫苗的时候要严格依照国家所规定的相关法律法规,通过正当的手段进行购买,杜绝疫苗擅自出售或购买的情况,保障疫苗的质量,在疫苗注射之前要对注射的计量和稀释方法很好的掌控,防止无效的接种或是由于操作的失误而导致生猪的死亡。
(2)疫苗接种后所需注意的问题。在疫苗接种过后,要在接下来的5~10 h之内观察生猪的生理反应,若是发现生猪有产生呕吐、过敏或是急性休克等情况,养殖户应当根据养殖的经验或者是与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进行联系,对生猪直射适量的药物。此外,在疫苗接种后生猪可能会发生一系列的慢性症状,因此,养殖户在这一期间要对生猪加强管理并做好相对应的防护措施[3]。
(1)疫苗预防接种的科学性。畜牧兽医站的工作人员要根据当地疫病的流行情况,引导养殖户进行正确且科学的疫苗接种,依照生猪各个阶段的状况来对其进行疫苗的接种,进而达到预防疾病的效果。比如:在江西省宜春县的某个大型养猪场,依据江西的天气情况变化和流行病多发的情况,对生猪采取科学的疫苗接种,每年的3月和5月底对首胎生猪和后备的生猪接种乙型脑膜炎疫苗,在4月份的时候给母猪进行狂犬疫苗的接种,同时还要每3个月对养殖的所有生猪接种1次口蹄疫疫苗。此外,对日龄只有25~35 d的小猪仔接种猪瘟疫苗,对日龄50 d的生猪进行口蹄疫疫苗的接种,为了强化生猪的免疫性,在其日龄70 d的时候还要在进行1次猪瘟疫苗的接种。
(2)对于疫苗的合理选择。养殖户在购买疫苗的时候必须要按照当地畜牧兽医站或是有关部门批准的购买点进行购买,并且在购买的同时还需核对清楚疫苗的生产日期、厂家以及生产批号等信息,对产品和说明进行确定看两者是否相符,同时要详细了解疫苗的存放情况、疫苗的保质期限以及药物会产生的临床反映。在对疫苗运输的时候,要妥善的保管好疫苗、轻拿轻放,防止发生剧烈的碰撞,而造成疫苗受损。
(3)对疫苗接种方案的合理优化。要把种猪的繁殖、小猪仔生长中所产生的不良反映加入到预防接种的计划中去,从而提升生猪养殖的经济效益。对于疫苗接种的计量则要依据疫病的感染程度、母源的免疫抗体性与母猪的免疫情况来考虑。
(4)疫苗接种的时候应当注意的事项。在生猪接种疫苗的前后12 h不得对其使用消毒类的药物或者是给其使用病毒类的药物;疫苗要当时配置当时使用,对于稀释后的疫苗要妥善的存放,要放置在阴凉处,不得冷藏,并且在稀释的3 h之后要全部使用;同时在对猪舍建造的时候要尽量降低猪舍的光线照射度,避免因为光照强烈的刺激而致使生猪发生群体的过激反应;在对生猪进行绑定注射时,要注意力度,不能太用力而使生猪发生反抗的情况,避免其产生过激的反应而伤害到人[4]。在对生猪注射的时候,要对其注射的部分进行仔细的消毒,并且适当的用力,精准的注射;注射完以后,必须要对所注射的针头消毒,防止交叉感染的情况发生;在疫苗接种完成之后,用沸水对所使用到的工具进行高温消毒灭菌。
疫苗接种能够最经济有效的防控猪病,但并不是只要接种了疫苗生猪就不会感染相应的疫病,每种疫苗都不是万能的,而有着其自身的缺陷。所以对于疫苗的功效要有客观的认识。
(1)疫苗接种后需要一定的时间来让其发生保护作用,而该段时间称之为其保护的空白期或者说是隐形期,一般的病毒性活疫苗在接种3 d就会有局部的保护力产生,然而灭活疫苗要在其接种的3周才会有较强的保护力产生。
(2)猪群中由于个体之间的不同,它们在疫苗接种后所产生的应答程度也不同,大部分的生猪在疫苗接种后免疫应答都较强,由于个体差别,有少部分生猪应答能力较弱,它们在有强病毒感染的时候,因抵抗力的不足而无法抵抗强病毒致使发病。
(3)疫苗与常规药物的差别。疫苗属于抗原性药物,与其他常规药物在防病治病上有着本质的区别。在给生猪接种疫苗后,他们自身会产生特异性的免疫应答,能够使生猪产生相应的病毒感染特异性的免疫力,然而常规的药物针剂只能够对生猪的各类疾病进行临床的治疗或是预防。一般合理科学的药物治疗,它在临床使用中2~3 d就能产生明显的效果。而疫苗接种一般都是健康的猪群,而对已经患有隐形感染和临床疾病的生猪,若对它进行疫苗接种则会加剧它的发病率。所以在对猪病治疗的时候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用药,不能混淆两者的差别[5]。
总之,疫苗的作用是来预防和保护猪群的健康,要想使疫苗达到最大的效果,就得制定科学合理的接种流程、对疫苗的品质进行严格的把关、对疫苗的接种方案进行优化,同时畜牧兽医站的工作者要加强对养殖户的指导,使养殖户能够用科学合理的方法来进行养殖,从而提高养殖的经济收益,也使畜牧业实现健康绿色的发展。
王汝林,石艳华,范彩虹,等.养猪园区(规模户)疫病综合防治应采取的主要措施[J].吉林畜牧兽医,2013,34(3):28.
[2] 张煜坤,杨朝周,陈华守,等.浅谈猪病防疫中的几个常见问题[J].广东畜牧兽医科技,2007(5):48-50.
[3] 姜馨,王晓艳. 中小养猪场猪病的预防接种与药物防治研究[J].乡村科技,2017(15):75-76.
[4] 于广文.养猪场猪病的预防接种与药物防治[J].吉林畜牧兽医,2015,36(8):34-35.
[5] 门玉臣,陆雨锋.养猪场猪病的预防接种与药物防治[J].养殖技术顾问,2012(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