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018-02-12 17:30魏曰高
焦作大学学报 2018年4期
关键词:世界观群众改革

魏曰高

(焦作大学,河南 焦作 454003)

对于党员干部来说,树立正确的世界观,有助于加强党性修养、投身伟大实践、实现伟大梦想、体验美好生活。怎样才能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呢?这既是一个理论问题,也是一个实践问题,回答好这个问题,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1.正确地理解世界观

世界观是什么呢?世界观就是人们对世界总的、根本的看法。通俗地讲,一个人的世界观就是一个人对自己所听到的、看到的、想到的、触到的、了解到的人和事的态度和看法。世界观人人都有,对人人都重要,与人人息息相关,时时处处都在影响支配决定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

世界观有何作用呢?世界观是人生的“总开关”,它决定着人生观、价值观、利益观、情感观、发展观等,只有控制好这个“总开关”,人生才不会出问题。

世界观有多重要呢?世界观不能出问题,一个人有什么样的世界观,就会有什么样的思想和行为。世界观正确的时候,人们往往感觉不到它的重要,甚至感觉不到它的存在;一旦世界观出了偏差,人的行为就会失当,人生就会出问题。

世界观从何而来呢?世界观是可以塑造的。人们所处的环境不同,世界观就有可能不同。人们的智商、生理、学识、见识、身份、经历、实践、从业等工作生活环境,影响世界观的形成。世界观不是固定不变的,是可以改造的。世界观的改造,是在实践中实现的、学习中形成的、发展中完善的,不能违背规律、不能脱离实际、不能一劳永逸。

2.主动地改造世界观

人们必须立足社会实践,在实践中,培养科学思维,提升认知能力,树立崇高理想,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改造主观世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2.1 培养科学思维

什么是科学思维?科学思维是积极的、健康的、正确的思想,是智慧的、聪明的、明理的思想,是对人、对己、对社会有益的思想,是推动事物发展、社会进步、生活向好的思想。我们生活在这个世界上,周边的人和事,都是客观存在的,是推动其向好的方面、对的方向发展,还是向坏的方面、错的方向发展,关键是看怎样去看待它,有怎样的认知,如何去思去想。如看待日常生活中经常发生的事,对同一件事,思维不同,结果就会不一样。科学思维要求心态平和,凡事往好处想,多想于人有利的事、多想他人的好处,不钻牛角尖、不往偏处想,既要正确看待他人、也要正确评价自己,既立足本职、又放眼全局。有了科学思维,就会思路开阔、思想解放、观念创新;就会心胸开阔、善待同事、注重团结;就会充满激情、善待自己、身心健康;就会强化责任、善待组织、努力工作。为此,人们都应当注重科学思维,学会科学思维,培养科学思维,坚持科学思维,真正使科学思维成为改造世界观的自觉行动。

2.2 提升认知能力

认知能力,是人们对外界事物观察、认识、分析、判断、选择的能力。我们生活的这个世界,首先要被认知,才能形成关于这个世界的诸多观点和看法,并由此形成系统的世界观。没有科学的认知、没有一定的认知能力,就难有正确的世界观,也难有正确的选择和判断。在营销学上,有一个著名的“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故事,各人的认知能力不同,结果就大不一样。因此,无论做什么事情,都应当用联系的、发展的、全面的观点来看问题,而不能用孤立的、静止的、片面的观点来看问题。人们要提高认知能力,必须学会辩证思维,增强对事物本质的理解和认识能力;必须注重社会实践,在社会实践中不断提高思辨和应变能力。

2.3 树立崇高理想

崇高理想是正确的世界观在奋斗目标上的具体体现。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一个人,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没有或丧失理想,否则就会失去精神支柱,失去奋斗目标,失去前进方向,变得六神无主、浮躁盲目、迷失自我。党员干部,应当怎样树立崇高理想呢?

一是坚定中国信心。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党员干部,树立崇高的理想必须与国家的发展方向、人民的共同理想一致起来,必须明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改革开放以来党的全部理论和实践的主题”,必须认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正确性、理论的科学性、制度的优越性和文化的先进性,更加坚定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

坚定道路自信。1840年鸦片战争后,中国陷入内忧外患之中,中国人民历经了战乱频仍、山河破碎、民不聊生的深重苦难。为了民族复兴,无数仁人志士就中国应走什么样的发展道路进行了各种各样的思考和探索,从洪秀全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到康有为、梁启超的戊戌变法,以至孙中山领导的辛亥革命,都未能改变旧中国的社会性质和中国人民的悲惨命运,都以失败告终。国民党也曾在大陆搞资本主义,最后留下的是一个四分五裂、千疮百孔的烂摊子。新中国建立后,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紧紧依靠人民,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独立自主走自己的路,走社会主义的路,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历经千辛万苦,排除困难险阻,取得了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胜利,从根本上改变了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前途命运,中华民族迎来了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历史飞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的延续,是实现国家富强、人民幸福、民族复兴的正确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

坚定理论自信。近代以来,差不多世界上有代表性的理论、学说、主义,都在中华大地上尝试过,但都没有成功,也没有在中华大地上真正扎下根来。历史反复证明,一个国家实行什么的理论,关键看这个理论能否解决这个国家面临的历史性课题。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以马列主义为指导,经历艰辛探索,开创和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代化。实践证明了这些理论是科学的、发展的、与时俱进的,是为人民服务的理论,是指导我们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

坚定制度自信。一个国家选择什么样的社会制度,既是由这个国家的国情所决定,也是由这个国家的历史所决定。无数事实证明,西方国家的制度也不是样样都好,全世界有一百多个国家实行的是资本主义制度,真正经济发达、生活比较富裕的也不过十几个,大多数国家还很落后,人民的生活仍然很贫困。我们坚持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们国家就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个制度的优越性不仅能从理论上阐释,也得到了实践的充分印证;不仅中国人民深切感受到这个制度的优越性,而且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和认可。

坚定文化自信。历史和实践表明:中华民族从五千多年绵延不断的悠久历史中走来,创造出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五千多年的文化传承,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发展壮大的丰厚滋养,为治国理政提供有益启示,为道德建设提供有益启示,为社会建设提供有益启示。中国共产党在革命斗争中形成的鲜明独特、奋发向上的革命文化,尤其是毛泽东思想,为我们的现代化建设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精神食粮和内在力量。我们的对外开放,推动了中华文化走向世界,从外国文化中汲取营养,增强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创造力和感召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是同中国传统文化精华相融合、与中国具体实践相结合的过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其本质是建立在文化自信这个基础之上的。我们完全有理由坚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人类历史上伟大的文化创造,是人类文明宝贵的精神财富,是激励全党全国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力量。

二是坚定理想信念。人生如屋,信念如柱。中国共产党诞生时,是只有几十人的小党,现在成长为有近9000万党员的世界第一大党,为什么会有这样惊人的变化呢?是精神的力量,信念的力量。试想,假如没有崇高理想和强大信念支撑,革命先辈们如何能够舍生忘死、前仆后继,最终完成救亡图存的艰难使命?苏联为什么解体?苏共为什么垮台?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理想信念动摇了。透视今天一些领导干部的违法违纪案件,其根本原因就在于放松了世界观改造,背弃了共产党人的政治信仰。人的政治信仰一旦缺失,精神支柱就会坍塌,错误行为、犯罪行为就会接踵而至。作为党员干部,无论何时,无论在什么岗位,无论经济社会怎么发展,都必须坚定政治信念,热爱自己的党。

三是坚定人生追求。崇高理想本身就是人生追求,人生本身是一个不断追求的过程。共产党人追求的是什么呢?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想问题、办事情,必须心里装着人民。70多年前,毛主席曾在《纪念白求恩》一文中,号召共产党员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尽管时代发生了巨大变化,党员干部保持正确的人生追求不能变,加强党性修养的要求不能变,为人民服务、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不能变。

3.拥有正确的世界观

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我们改造世界观,就是要拥有正确的世界观,善于运用正确的世界观看待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特别是要正确地看待现实中经常需要面对的重大问题。

3.1 正确地看待改革

什么是改革?改革就是改进不好的,改正错误的,革除落后的,革掉不合理的。简单地讲,改革就是解决问题。问题是时代的声音,每个时代都有属于它自己的问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我们重中之重的任务就是要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我们的改革就是要围绕解决好这个主要矛盾、推动发展来进行。

改革是前进的动力,我们的前进需要改革来推动。过去解决问题的许多办法和工作举措,有可能成为现在问题的根源和发展阻力;过去曾经习惯或正确的东西,有可能成为现在改革的对象和必须面对的问题。问题生生不息,改革永无止境。我们的发展进步,就是改革的推进,就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问题中取得的。要不断地推进改革,就要强化问题意识,树立问题导向,以发展的眼光来发现问题、认识问题、解决问题。

改革的关键是要发现问题,正视问题。我们必须提升发现问题的敏锐,正视问题的清醒。必须清楚,发现不了问题,改革将无从谈起;对问题视而不见,改革也将无法进行。只有善于发现问题、勇于面对问题、敢于挑战问题,才能不断地把改革推向前进。

改革的目的是要解决问题,推动发展。我们必须增强解决问题的自觉性,把解决问题作为前进的动力、创新的起点、开创事业新局面的契机。必须明白不能解决问题的改革,是哗众取宠、形式主义;不能推动发展的改革,是劳民伤财、做做样子。只有敢于担当、不畏困难,“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个难题一个难题地解决,才能使改革见真功、求实效、顺民意、得民心。

发展永无止境,改革不能停步。只有不断地推进改革,才能使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地发展,才能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取得伟大的胜利,才能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得以实现。

3.2 正确地看待发展

什么是发展?发展就是不断地解决前进中的问题,推动事物由小向大、由坏向好、由低级向高级变化的过程。发展是永恒的课题,是社会进步的必然,是第一要务。这道理,那道理,不发展什么道理都没有,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

如何发展?这是个大问题,是推动事物向好的方面发展、还是向坏的方面发展,是主动推进发展、还是被动等待发展,把握好发展方向、遵循好发展规律,至关重要。

在发展实践中,要坚决反对破坏生态、浪费资源、污染环境的发展;要坚决反对只重速度指标形式、不重质量效益内容的发展;要坚决反对牺牲整体利益照顾局部利益、牺牲长远利益照顾眼前利益、牺牲多数人利益照顾少数人利益的发展;要坚决反对违背群众意愿、侵害群众利益、不为群众服务的发展。

在发展实践中,必须践行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用“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理念引领发展。必须尊重客观规律,从客观实际出发,找准工作的着力点,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决不能片面化、简单化,草率行事,更不能想当然、拍脑袋决策,盲目发展。必须强化精品意识,做到不干则已,干就干好,力争每一个步骤都精心,每一个环节都精细,每一个结果都精品,干出经得起实践检验、群众评判、历史考验的业绩。

坚持科学发展、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是发展的根本要求,是实现人民美好生活向往的根本途径,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途径。

3.3 正确地看待稳定

稳定是压倒一切的大事,是改革发展的底线。没有稳定的社会环境,没有稳定的国家秩序,改革发展将难以推进,人们的生活也难以保障。正确地看待稳定,就是要做到“三个清楚”:

一是清楚“抓稳定就是促发展”。发展源于稳定,稳定服务发展。抓发展是成绩,抓稳定也是成绩。发展是硬道理,稳定也是硬道理。我们不能为了一时的发展破坏稳定,只有社会和谐稳定了,才能保障经济社会更好更快更高水平地发展。

二是清楚“抓稳定就是惠民生”。稳定就是民生,而且是最重要的民生。翻开中外历史,我们不难发现,社会稳定的时候,就是人民安居乐业的时候,一旦稳定遭到了破坏,最受伤、最无辜的往往是人民,最受影响、最受拖累的始终是民生。所以习总书记说:“中国人民怕的就是动荡,求的就是稳定,盼的就是天下太平。”没有人愿意在动荡不安的社会中生活,人们祈盼在和谐稳定的社会中生活。只有实现了社会环境的长期稳定,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才有可能成为现实。

三是清楚“抓稳定就是尽责任”。社会和谐稳定,人人乐享其成。社会动荡不安,人人遭受其害。社会稳定问题,人人敏感关注。对于党员领导干部而言,维护社会稳定不仅是应尽职责,更是政治任务,必须站在讲政治的高度,维护社会大局稳定,着力防范各种风险;必须把维护社会稳定当作压倒一切的大事,时时刻刻牢记在心里、认认真真紧抓在手上。

3.4 正确地看待群众

什么是群众?群众就是千千万万的人民,就是人民大众。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中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的成就,就是因为坚持了“一切为了群众,一切依靠群众,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群众路线和群众观点,始终坚持人民立场,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为人民谋幸福,保持党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正确地看待群众,就是要把人民群众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始终做到“三个牢记”:

一是牢记人民群众是最好的老师。群众中有真理、有方略、有智慧。那些自认为高人一等,不相信群众、不尊重群众、不愿意与群众打交道的做法是错误的。我们的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遇事应征求群众意见、同群众商量、拜群众为师,在群众面前甘当学生,真正问政、问计、问需于民,让人民群众来评判我们的工作,支持我们的工作。

二是牢记人民群众是真正的英雄。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群众的力量是无穷的。古往今来,凡是人民群众拥护、支持的事情,都能形成势不可挡的力量,都能推动社会进步。只要紧紧依靠群众,把人民群众的智慧和力量聚集起来,没有解决不了的难题,没有战胜不了的困难。所以,习总书记讲:“历史是人民书写的,一切成就归功于人民。只要我们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就可以获得无穷的力量,风雨无阻,奋勇向前。”

三是牢记人民群众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我们干部的权力来源于人民,必须权为民所用,为人民服务。每一名干部在工作实践中,都应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需要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满意作为第一标准,永远与人民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永远牢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真心实意为人民谋利益。

3.5 正确地看待中国共产党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同时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的先锋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正确地看待中国共产党,就是要做到“三个明白”:

一是明白中国共产党是人民的党。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党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党带领中国人民走共同富裕道路,坚持人民立场,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服务人民,人民利益高于一切。“党除了工人阶级和最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没有自己特殊的利益”。党执政的根基、执政的长期性、执政的合法性,也就在于其代表的是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广大人民的执政党,是为人民服务的党。

二是明白中国共产党是正确的党。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遵循人类社会发展规律,以共产主义社会为奋斗目标,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代表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历史已经和正在证明,中国共产党是正确的党,紧跟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正确的选择。

三是明白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党。党自成立以来,在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征程中,始终立于时代潮头,无论是在战火纷飞的革命年代、如火如荼的建设年代,还是在波澜壮阔的改革年代,都是因为有了党的领导,才使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才使中国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才使中国在世界舞台上占有重要位置,才使中国人被外国人看得起、有尊严,才使中华民族不断强起来,才使中国人生活不断好起来,才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也是因为党的领导,中国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实现了中华民族由近代不断衰落到根本扭转命运、持续走向繁荣富强的伟大飞跃。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就没有中华民族的团结统一,就没有中国现在的强大,就没有中国人民现在的好生活。“历史已经并将继续证明,没有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民族复兴必然是空想。”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中国共产党是伟大的,是值得信赖和追随的。我们中国人民,必须坚信共产党,热爱共产党,拥护共产党,永远跟着共产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猜你喜欢
世界观群众改革
多让群众咧嘴笑
《世界观—雕塑遗产》
改革之路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远洋东方境世界观售楼处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
为群众美好生活执着追求
调整中国观,筹备世界观
走向理性:近代以来中国世界观的嬗变
改革备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