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阴道三维超声Omniview对单角子宫(或合并残角子宫)的诊断价值

2018-02-12 11:09郭俊李梅朱学平
现代实用医学 2018年8期
关键词:扫查冠状宫腔

郭俊,李梅,朱学平

单角子宫是比较少见的子宫畸形,也是不孕和反复流产的原因之一[1]。不同类型的单角子宫(或合并残角子宫)临床表现及妊娠结局各不相同,其中先兆流产率及早产率较高。二维超声因为无法显示冠状面,使诊断的正确率下降[2];而三维超声恰恰能弥补这方面的不足,使子宫的外部形态及宫腔的形态得以完美显示。当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时,往往标准的冠状切面显示不满意;而三维的 Omniview成像可以任意角度和方位进行切割和观察,可以使单角子宫和残角子宫的关系更好地显示出来。笔者旨在通过分析单角子宫(或合并残角子宫)二维及三维超声声像图特征,并与宫腔(腹腔)镜、磁共振成像或手术检查结果进行对照,以期探讨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对其的应用价值。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 2016年 1月至2017年6月在宁波大学医学院附属医院就诊的,经宫腔镜或腹腔镜、磁共振成像(MRI)或手术病理证实为单角子宫(或合并残角子宫)的患者16例,年龄15~45岁,平均(32.9±8.4)岁。临床就诊原因有:不孕4例,反复自然流产4例,周期性腹痛3例,妊娠常规检查1例,异位妊娠1例,体检发现(包括孕前检查)3例。

1.2 仪器及检查方法 使用 GE VolusonE8三维超声诊断仪,腔内容积探头,探头频率 5~ 9 MHz(3.75~ 9.25 MHz),同时兼有二维及三维扫查功能。先常规二维超声扫查子宫及双侧卵巢情况,已婚患者经阴道扫查,未婚患者经直肠扫查,重点观察子宫的位置、外形轮廓、宫底内膜形态、宫旁是否有包块、包块与子宫的关系,做出二维诊断结果。当发现子宫偏向盆腔一侧,宫底横切面子宫内膜短小(小于子宫横径1/2)的患者,在子宫矢状面清晰地显示宫底、子宫内膜及宫颈的情况下,固定探头,旋转扫描角度为120°~180°,调节取样框容积,将宫底至宫颈完全包络;使用3D自动扫描,选择Omniview,选用VCI-C模式,对于不同子宫位置的患者可以选择Line或Curve或Polyline方式(大多情况下选择Polyline方式),使取样线至内膜的中央且与内膜平行,此时可以清晰地显示子宫及内膜的三维冠状切面。在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的情况下,通过旋转X、Y、Z轴或Omniview模式下,选择在B或C平面调节出单角子宫与残角子宫关系显示最佳的三维图像。然后存储在仪器硬盘内,并做出三维超声分型的诊断结果。

1.3 诊断标准 参照美国生殖医学会对苗勒管发育异常的分型[3]。单角子宫(或合并残角子宫)属于Ⅱ型苗勒管发育异常,分4个亚型,其中(1)Ⅱ-a型: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残角子宫内有宫腔,且与单角子宫宫腔相通;(2)Ⅱ-b型: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残角子宫内有宫腔,不与单角子宫宫腔相通;(3)Ⅱ-c型: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残角子宫为实体子宫,无宫腔,仅仅以纤维条带与对侧单角子宫相连;(4)Ⅱ-d型:仅一侧为单角子宫,对侧未发育。对显示不满意的患者,可以嘱分泌期复查。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22.0统计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2检验。<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二维超声单角子宫确诊9例,漏诊7例;三维超声确诊16例,无漏诊病例。三维超声确诊率高于二维超声(2=8.96<0.05)。

单纯单角子宫(Ⅱ-d型)5例,本院二维超声误诊1例,诊断为正常子宫,后经三维Omniview成像确诊为单角子宫合并宫腔粘连。其余4例中左侧单角子宫3例,右侧单角子宫1例。二维超声表现:子宫外形狭长,偏向盆腔一侧,宫底部横切面内膜横径小于子宫横径的一半。单角子宫侧卵巢正常,对侧卵巢未显示,同时发现3例该侧肾脏缺如(封三彩图3~5)。三维Omniview成像显示:子宫外形狭长,宫腔失去正常的三角形结构,呈“棒状”或“香蕉状”偏向一侧。

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11例,其中Ⅱ-a型1例: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妊娠,二维超声误诊为双角子宫,一侧宫角区宫内孕,三维Omniview成像显示单角和残角侧子宫发育不对称,残角侧妊娠,在残角宫腔的下段见极其细小的管道与单角子宫侧宫腔相通。Ⅱ-b型3例:二维超声将1例误诊为子宫肌瘤囊性变,1例误诊为子宫腺肌症,后都经三维超声确诊为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宫腔积液。另外1例三维 Omniview显示残角子宫内有内膜,残角宫腔与单角子宫宫腔不相通,且合并残角侧卵巢巧克力囊肿(封三彩图6~7)。Ⅱ-c型7例:二维超声漏误诊3例,其中将2例误诊为Ⅱ-d型,1例误诊为浆膜下子宫肌瘤,后均经三维超声确诊,三维除显示宫腔呈“棒状”或“香蕉状”外,于宫体中下段对侧见实性肌层样团块,外缘与子宫浆膜层连续,其内无内膜回声(封三彩图8~9)。

3 讨论

单角子宫(或合并残角子宫)是女性生殖道畸形中少见的一种畸形,以往仅以二维超声来诊断此病正确率低。自三维超声Omniview成像应用以来,因其不仅增加了子宫冠状面成像,而且由于可以自由的切割图像,使单角子宫与残角子宫的关系亦可立体的显示出来,从而提高了诊断率。本组病例中,经阴道三维Omniview超声成像的诊断率为100.0%(16/16),经二维超声的诊断率仅56.3%(9/16),这证实了三维超声的优势。

但子宫畸形种类繁多,部分且不典型,故仍要注意其声像图上的鉴别点[4-5],从而避免漏误诊。正常子宫的三维成像冠状面成像呈倒置的三角形,顶角是宫颈内口,底角是两个宫角;而单角子宫各亚型除宫腔呈“棒状”或“香蕉状”外,同时合并残角子宫的Ⅱ-a型要注意和不全纵隔子宫、不全双角子宫的鉴别。不全纵隔子宫和不全双角子宫在宫底部是对称的,而单角合并残角子宫Ⅱ-a型宫底部是不对称的,较大侧为单角子宫,较小侧为残角子宫,且残角的宫腔与单角的宫腔是相通的,三维超声图像上可见纤细的管道连接。

残角子宫可妊娠,但是因肌层发育差,大多在妊娠20周左右破裂,孕妇病死率高,故正确的诊断尤为重要。单角子宫同时合并残角子宫的Ⅱ-b型临床症状较其他各型多,因为残角宫腔与单角子宫宫腔不相通,往往会有痛经。残角子宫宫腔内往往有积血,因经血可逆流至腹腔,引起卵巢的巧克力囊肿或盆底的深部内膜异位症[6]。这一类型往往会误诊为肌瘤的囊性变或腺肌瘤,但要注意三维Omniview成像宫腔是“香蕉状”或“柱状”。单角子宫同时合并残角子宫的Ⅱ-c型,因为残角子宫无宫腔,无功能性,患者一般症状较轻,这一型要和单纯单角子宫Ⅱ-d型进行鉴别;注意仔细扫查宫体下段是否有类肌层样回声,同时观察卵巢两侧的完整性。Ⅱ-c型合并实性的残角子宫,残角侧会有正常的卵巢和韧带,有时还会有正常的输卵管[7]。若仅观测到一侧单角子宫时,要注意宫体中下端是否有实性类肌层样包块;若无,要仔细扫查子宫未发育侧的卵巢及肾脏是否缺如。诊断Ⅱ-d型单角子宫还需要和管状子宫的鉴别,前者子宫外形狭长,宫腔除特征性的“香蕉状”或“柱状”外;因胚胎时期泌尿、生殖的同源性,易合并子宫未发育侧卵巢、输卵管、肾脏缺如。后者子宫外形正常,宫腔呈现较宽的“管状”。

目前,对于单角子宫(或合并残角子宫)的各型诊断,除超声外,宫腹腔镜、MRI、子宫输卵管四维造影亦是准确率较高的方法。但是宫腹腔镜、子宫输卵管四维造影为侵入性检查,患者有不适感且子宫输卵管造影无法显示子宫外形及卵巢的情况;MRI对于单角子宫(合并残角子宫)诊断符合率高,但价格昂贵;而超声成像价格低廉,简单、无创、可重复性佳。当二维超声发现疑似单角子宫时,可立即启用3D模式冠状面成像协助诊断,方便快捷,准确率较二维高,且Omniview成像可以任意角度和方位进行切割,当残角子宫位于宫体下段较偏的角度时,可充分发挥其优势,获得最佳显示图像。本文诊断结果证实了三维Omniview成像的优越性[8-9],是目前诊断单角子宫(或合并残角子宫)的首选方法。

猜你喜欢
扫查冠状宫腔
中重度宫腔粘连患者行宫腔粘连切除术后治疗效果与生活质量分析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咽拭子与粪便排毒规律及临床表现
钢板超声波自动扫查方式对探伤覆盖率的影响
尺骨冠状突骨折的入路和预后
肘后路结合多种固定治疗肱骨远端冠状面骨折
TOFD检测中初始扫查面盲区高度确定方法分析
多次人流可导致宫腔粘连致不孕
超声结合宫腔造影在诊断宫腔粘连中的应用探讨
角度法评价躯干冠状面失平衡
浅谈高速铁路钢轨焊缝探伤标准化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