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志杰
(河北省塞罕坝机械林场总场阴河林场,河北围场 068450)
当前我国经济发展对木材的需求加大,以家具制造业为例,2017年家具制造业主营业务收入达到了8 281.1亿元,相比同期增长了8.8%,利润则比同期增长了7.1%。这一趋势也显露出相对频繁的乱砍滥伐现象,导致我国林业资源遭受严重的破坏,难以满足林业资源管理需求和日益扩大的林业资源消耗趋势。为此,要加强科学合理的造林方法的应用,全面提升林业资源管理水平。
我国疆域辽阔、人口众多,有极高的森林覆盖面积和林木出口量,并以林业产业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但是,我国林业资源的管理形势不容乐观,存在林业资源整体储备较小、质量不高、相对分散、产业化结构不合理的问题。另外,还存在林业经营管理不善等现象,这极大地削弱了我国林业产业的市场竞争力,出现林业资源匮乏的现象,难以满足人们对于环境质量的要求。然而,我国的林业资源基数较大,具有一定的发展空间,再加上近年来我国推行节能环保政策,对于林业产业发展有积极的促进作用。为此,林业管理人员要充分认识到林业资源的地位,提升林业资源管理水平,避免林业资源生态系统紊乱[1]。
林业造林方法的合理应用是林业资源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对于提高造林成活率、降低造林成本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2.1 播种造林法 这是指在造林土地上直接播种林木种子,不需要进行事先育苗,是一种便捷、快速、易于操作的直播造林法,可以应用于大面积的植树造林区。需要注意的是,在采用这种直播造林法的时候,要确保造林环境土壤水分充足、病虫害少发,并要加强后期的苗木抚育管理,保证播种成活率。通常可以选取核桃、山杏、油桐等树种,他们具有种源充足、种粒大、发芽快的特点,适宜于直接播种。
2.2 分殖造林法 这是采用树木器官作为基本造林材料进行种植的方法,其应用优点在于育苗时间短、操作便捷、成本较低、后期生长稳定等,能够保证造林成活率较高。其缺点是造林立地条件要求较高,分殖造林材料要求高等;而且适用范围相对狭窄,仅适用于苗木品种优良、土壤条件好的区域。通常主要选取松树、柳树、泡桐等营养繁殖类树种进行种植。
2.3 栽植造林法 这是一种极其常用的方法,也被称为穴植法,具有成活率高、土壤要求条件低的优点。其缺点是时间较长、耗费人工较大、造林技术要求高等。其种植方式为在造林地块开挖穴底平整的植穴,长度为40~60 cm,深度为30~50 cm,栽植间距要适当,不可过密或过稀,应以180~200株/667 m2为宜[2]。
3.1 科学划分林业资源 林业部门要加强对林业资源的管理力度,并以科学划分林业资源为前提。我国拥有庞大的林业资源,但是这些林业资源处于不同的地域分布状态且具有各自不同的用途。为此,可以将我国的林业资源划分为公益性、商业性林业资源两类,将林业资源能否产生经济效益作为划分林业资源的主要依据和考虑因素。从公益性林业资源来看,政府要重视资金投入、人才投入等,为公益性林业资源管理提供有力的保障;从商业性林业资源来看,要从政府监管的角度进行保护和管理,避免过度砍伐商业性林业资源。
3.2 完善林业造林机制 有关部门要不断完善科学的林业造林机制,投入一定的资金和人力,加大对林业造林科学方法的专项研究,针对不同地域的林业造林需求和特点,对不同地域的林业造林技术提供不同的规范和标准,使之成为林业造林实践的政策支撑和技术支撑。
3.3 加大对林业造林工作人员的培训 林业从业工作人员是基层一线工作者,对于林业资源的保护有极其重要的作用,要加大对林业造林工作人员的培训。结合不同地域、不同林业种植种类,开展针对性、实用性的造林技术培训活动,使造林工作人员全面掌握不同的科学造林方法,并将其应用于造林工作实践中。同时,还要对优秀的林业造林工作人员给予一定的奖励,激发一线造林工作人员的积极性和热情,勇于探索和不断创新科学合理的造林方法,实现对造林的科学化管理。
林业造林方法的合理采用是确保林业资源应用的前提,要不断学习和应用科学合理的造林方法,并从造林工作体系、工作方法、人员培训等方面加强林业资源管理,从源头上减轻林业资源的损耗,扩大我国林业面积,满足我国对林业资源日益增大的需求,促进我国林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1]陶爱虹.试论林业资源管理与林业造林方法实践[J].种子科技,2017(1):35.
[2]李烨.林业造林方法在实际造林营林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农经,2016(16):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