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晗
内容摘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对于马克思主义的又一次理论创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最新成果,是指引全党全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行动指南。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理论深邃,闪耀着光辉夺目的惠民为民情怀。惠民为民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鲜亮底色,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为民族谋复兴、为人民谋幸福的初心和使命。
关键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为民思想 民生
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并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进行了理论诠释。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宏大的思想体系中,惠民为民情怀闪耀着熠熠光辉。十九大报告中,“人民”二字出现逾200次,这是对于中国共产党人初心和使命的生动诠释,体现了国家最高领导人心系人民的家国情怀。
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以民为本
近代以来,无数中华民族的仁人志士為寻求国家富强、民族独立,经历了长期的艰难探索,中国人民最终选择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确立了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坚定了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理想信念。“一九二一年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从此,中国人民谋求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的斗争就有了主心骨”①。中国人民当年选择马克思主义、选择中国共产党是用血的代价做出的历史性选择,也是被长期实践所证实的科学正确的选择。在东欧剧变、苏联解体,社会主义力量大为削弱、陷入低谷之际,在众多学者纷纷对社会主义丧失信心之际,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毅然坚定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信仰,并根据我国的国情和实际,开创了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构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中国共产党人在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引下,不断推进实践基础上的理论创新,不断赋予马克思主义以新的时代内涵,不断开创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大众化。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就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它为马克思主义注入了新的理论元素和发展活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指导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焕发出勃勃生机,中国人民不断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新成就。
当前,中国的发展步入了新时代,中国人民开启了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这是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为中国未来50年的发展勾画了蓝图,描绘了清晰的路径。人民是历史的主体,是时代的创造者,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必须紧紧依靠人民。以民为本可谓是马克思主义政党一脉相承的优良传统。马克思在《神圣家族》中写道:“历史上的活动和思想都是历史活动是群众的事业,随着历史活动的深入,必将是群众队伍的扩大”②。毛泽东在《论持久战》一书中也指出了依靠人民的重要性,“国人必须进一步认识抗战依靠民众这个基本问题。依靠民众则一切困难能够克服,任何强敌能够战胜,离开民众则将一事无成”③。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要想实现这一梦想必须依靠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努力。五年卓越的发展成就已经充分证明,只要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心往一处想,劲儿往一处使,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一定能够成为现实。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民生情怀
从十八大至十九大的五年间,全国各族人民砥砺奋进,中国社会发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变化,实现了全方位、多领域的变革。中国的发展成就令世界为之惊叹和瞩目,国内的老百姓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中国快速发展所带来的红利,拥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在十九大报告中,“人民”成为了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习近平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为民思想其实正是对于中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传承和创新。在春秋战国时期,孟子就提出了为民重民的民本思想。孟子曰:“民事不可缓也”④、“得天下有道,得其民,斯得天下矣。得其民有道,得其心,斯得民矣。得其心有道,所欲与之聚之,所恶勿施尔也”⑤。民生之事是为政的头等大事,是一刻都耽误不得的。要赢得天下就必须赢得民心,而赢得民心的最好方法就是给予民之所需。五年来,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始终将不断满足人民需求作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涉及民生的诸多惠民为民举措落地实施,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于美好生活的需要。如医保全国联网的加速推进、教育公平的不断落实、社会保障体系的日趋完善、住房保障措施的陆续出台、反腐倡廉力度的持续加大、国民收入的快速增长、脱贫攻坚的持续推进、生态环境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不断完善、就业状况持续向好……这些惠民为民举措的出台和实施,赢得了党心民心。使广大民众更加坚定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信心;更加坚定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自信;更加坚定了对于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充分信任。
砥砺奋进的五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中国的民生状况持续改善,我们党不断推进民生福祉进程,人们的幸福指数显著提高。民众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有了较大幅度提升,中国人民拥有了更多的自豪感,共同目睹了祖国从站起来、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历史飞跃。
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诠释为民之实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届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同中外记者见面会上谈到:“经过长期努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了新时代。新时代要有新气象,更要有新作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回答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一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中国人民描绘了“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宏伟蓝图,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实施步骤和路径。这极大提振了全体国人的士气和斗志,大家更加坚定了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信心。endprint
在十九大报告中,习近平总书记全面诠释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提出了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14条基本方略。其中,有3条基本方略是围绕人民为中心展开的。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凡是符合人民愿望的事就是党奋斗的目标”⑥。回首五年前,当习近平同志首次担任总书记一职时,他就对全国人民作出庄重承诺,要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像抓经济建设一样抓民生保障,像落实发展指标一样落实民生任务”⑦,并把“人民是否真正得到了实惠,人民生活是否真正得到了改善”⑧作为检验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标准。五年来,他心系百姓、体察民情、关注民生,民生领域多点开花全面推进,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脱贫攻坚赢得决定性胜利,越来越多的群众摆脱贫困,步入小康生活。五年间,就业、教育、医疗、居住、养老等百姓基本生活需求得到根本改善,人民幸福指數持续攀升。民众越来越多地感受到改革发展的成果,共享中国繁荣富强的伟大荣光。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一道,是我们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写入了党章,这是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又一次创新和完善,进一步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时代内涵。中国的发展需要指导思想的引领,这是由我国的独特国情所决定的,也是基于我国历史现状的经验总结。在指导思想的引领下,我们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胜利。
当前,我国的发展进入了新时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具有丰富的理论内涵,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体系中闪耀着光彩夺目的为民、惠民思想和情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彰显了以民为本的理念,以人民为中心的家国情怀,人民是国家的主人,是共和国的脊梁。任何远大目标的实现都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在革命战争年代,毛泽东同志充分认识到了人民的力量,做出了紧紧依靠人民实现革命胜利的正确决策,带领人民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胜利。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展现了浓重的民生情怀,我国自古以来就有为民重民的优秀传统。在当代历史条件下,我们仍然需要将这一优秀传统传承下去并不断发扬光大。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正是对于中国民本思想的继承和发展,坚持以民为本,不断保障和改善民生。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生动诠释了为民之实,五年来一系列民生举措落地实施,民生状况持续改善,人民生活水平稳步提高,民众具有了更多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我们党在就业、收入、医疗、教育、环境、基础设施等切实关乎民生的诸多领域出台了一大批惠民政策,解决了长期以来困扰民生的诸多难题,办成了长期以来想办而没有办成的大事。我们党用实实在在的行动诠释了为民之实的庄重承诺。
参考文献
[1]孟子.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
[2]马克思.神圣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
[3]毛泽东.毛泽东军事文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
[4]习近平.习近平谈治国理政[M].北京:外文出版社,2014.
[5]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习近平总书记新疆考察纪实[N].人民日报,2014-05-04.
[6]习近平在江苏调研[EB/OL].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21 4/c1024-262047 64.html,2014-12-14.
[7]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
注 释
①十九大报告起草组.十九大报告[R].北京:新华社通稿,2017.9.
②马克思.神圣家族[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9.
③毛泽东.毛泽东军事文集[M].北京:中央文献出版社,1993.381.
④孟子.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3.
⑤孟子.孟子译注[M].北京:中华书局,2008.14.
⑥把祖国的新疆建设得越来越美好——习近平总书记新疆考察纪实[N].人民日报,2014-05-04.
⑦习近平在江苏调研[EB/OL].人民网,http://politics.people.com.cn/n/2014/121 4/c1024-262047 64.html,2014-12-14.
⑧习近平.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精神要突出抓好六个方面工作[J].求是,2013(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