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的思想政治教育党性原则及其现实启示
——重读《怎么办?》一书*

2018-02-11 14:25宋劲松
关键词:党性原则灌输阶级

宋劲松

(湖南省思想政治工作研究湖南科技大学基地,湖南 湘潭 411201)

列宁在1902年3月写下了《怎么办?》一书,系统地批判了经济派崇拜自发性、忽视政治斗争等错误思想,充分肯定了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性、思想理论斗争是无产阶级取得胜利的重要手段。列宁在这篇著作中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在整个革命事业中的地位和作用,阐明了党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性原则。重温列宁的思想政治教育党性原则,对当前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党性原则的理论依据——“没有革命的理论,就不会有革命的运动”

马克思、恩格斯认为,一个伟大的民族一刻也不能没有理论思维,革命的形式除了经济斗争、政治斗争之外,理论斗争也是不可缺少的。因此,他们把革命理论教育作为无产阶级夺取政权斗争的一部分,强调“批判的武器当然不能代替武器的批判,物质力量只能用物质力量来摧毁;但是理论一经掌握群众,也会变成物质力量”[1]9。他们还把“具有革命毅力并努力进行宣传工作”[2]572作为加入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条件之一。而经济派却否定社会主义理论对工人阶级的重要意义,反对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斗争,扬言与任何社会主义和任何政治相比,工资的增加更加实惠和可贵。对此,列宁批判了经济派所提出的工人只应该为改善劳动条件、改善经济状况而斗争的错误观点,指出政治斗争与经济斗争同样重要,利益只有通过根本的政治改造才能满足。他还批判地指出,经济派歪曲了马克思所说的“一步实际运动比一打纲领更重要”[3]3的原意,并大量引用恩格斯关于理论在社会民主主义运动中重要意义的论述,用来阐明思想理论斗争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指出“只有以先进理论为指南的党,才能实现先进战士的作用”[4]312。

二、思想政治教育党性原则的主要内容——“用革命精神教育无产阶级并保持无产阶级的政治独立性”

列宁指出,政治揭露、政治鼓动不仅是瓦解敌人制度的一种强有力的手段,是培养群众革命积极性的必要条件,也是社会民主党的必要任务。社会民主党人要成为“革命力量的先锋队”,就应当“把真正全民的揭露工作组织起来”,重视对工人阶级进行政治教育。更为可贵的是,列宁还明确提出了政治鼓动必须体现阶级性、党性。他指出,社会民主党人必须“向大家说明自己的社会主义信念和民主主义要求”“向大家解释无产阶级解放斗争的世界历史意义”[4]364,而政治教育则必须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绝不宽容任何歪曲马克思主义的现象,“所提出的一切问题始终都要以社会民主主义的精神来加以说明”[4]373。也就是说,思想政治教育必须服从服务于一定的政治需要,完成一定阶级或集团的政治任务。因此,无产阶级思想政治教育要有坚定的政治方向,要坚持用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工人群众头脑,增强工人的政治自觉,使工人阶级能够真正成为一个与资产阶级对立的阶级和独立的政治力量。

三、思想政治教育党性原则的实践要求——“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

列宁指出,在资本主义社会,占统治地位的是资产阶级思想体系。而且,由于受到经济地位、生活条件、文化水平等限制,工人阶级也不可能从事精神生产、创造出独立的思想体系,只能形成工联主义的意识。那么,工人阶级怎样才能获得彻底解放的革命意识、认识到自己的历史使命呢?对此,列宁提出了“灌输论”,即社会民主党人应当“从外面”把科学社会主义学说宣传教育到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之中去,一方面“从经济斗争范围外面”去教育引导工人群众,帮助工人从政治的角度去深刻认识自己受剥削受压迫的根源,以提高他们的政治意识;另一方面,“从工人同厂主的关系范围外面”去教育引导工人群众,帮助工人从阶级的角度深刻认识自己的社会地位和历史使命,提高他们的阶级意识,从“自在的阶级”转变为一个能与资产阶级进行斗争的“自为的阶级”。列宁还进一步阐述了对工人阶级以及广大劳动群众进行政治教育、思想引导和组织动员的途径。他指出,工人阶级的阶级地位是在与其他阶级的相互关系中得到体认的,工人阶级的历史使命是同其他一切阶级联系在一起的。因此,向工人灌输政治知识,社会民主党人要“到工人中去”,要“到一切阶级中去”,到居民的一切阶级中去,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引导工人阶级和广大人民群众,为改变自身的阶级地位、为实现其根本利益和共同理想而奋斗。

四、思想政治教育党性原则的重大意义——“对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的任何轻视和任何脱离,都意味着资产阶级思想体系的加强”

为了揭示经济派崇拜自发性、否定理论教育的错误,阐述它的严重危害,列宁在《怎么办?》一书的“对自发性的崇拜《工人思想报》”一节中,回顾了经济派在俄国产生和发展的历史,分析了经济派在《工人思想报》上所发表的种种体现自发性崇拜的言论。列宁指出,1897年10月《工人思想报》创刊号社论所指的“由于力求时刻牢记政治理想而模糊了运动的经济基础”“政治始终是顺从于经济的”等言论,极其明显地暴露了《工人思想报》和整个“经济主义”始终不能了解对工人运动自发性的任何崇拜,其实都是加强了资产阶级意识形态对工人的影响。他指出:“或者是资产阶级的意识形态,或者是社会主义的意识形态。这里中间的东西是没有的。”[4]326也就是说,在阶级社会中,非阶级的或超阶级的思想体系是不存在的。而且,由于受经济条件、生活境况、文化程度等限制,工人阶级没有条件和基础从事精神生产,也不可能在工人运动中创造出独立的思想体系,而“资产阶级意识形态的渊源比社会主义意识形态久远得多,它经过了更加全面的加工,它拥有的传播工具也多得不能相比。”[4]328因此,对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教育、学习的轻视,对自发性鼓吹和崇拜,必将增强资产阶级思想体系对工人运动的影响力和支配力。

五、现实启示

重温列宁《怎么办?》一书中关于反对自发性、坚持社会主义思想体系灌输等科学论断,对于我们当前必须坚持和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性原则,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一)思想政治教育应坚守“生命线”地位不动摇

思想政治教育是无产阶级及其政党的传家宝。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正是因为无产阶级政党充分运用了思想政治教育这一有力武器,实现思想掌握群众,马克思主义才发挥了积极“改变世界”的作用,社会主义才由理论变为现实。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中国共产党的真正优势,在党的事业中居于极为重要的地位。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以筚路蓝缕、以启山林的精神完成近代以来各种政治力量不可能完成的艰巨任务,中国革命之所以能够在极其艰难的条件下战胜敌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之所以能够取得历史性成就,除了党的坚强领导和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正确外,思想政治教育也是一个重要的关键要素。

思想政治教育是党的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为党的总任务、总目标服务的,在任何时候都必须重视,在现阶段更不能松懈。必须继承和发扬我党思想政治教育的优良传统,注重思想建设,加强理论武装,建设具有强大凝聚力、引领力和感召力的社会主义意识形态,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人心,引导激励全体人民在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上紧紧团结起来,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二)思想政治教育应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宗旨不偏离

马克思主义是我们立党立国的根本指导思想,必须坚定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在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这一根本问题上,我们必须坚定不移,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动摇”[5]。

无论时代如何发展、社会环境如何变化,思想政治教育的党性原则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能有丝毫含糊、偏离和动摇。唯有如此,才能保持社会主义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特色,以区别于其他任何阶级和任何社会制度下的思想政治教育。

(三)思想政治教育应贯彻“灌输”原则不松懈

列宁的“灌输论”强调革命理论指导革命实践的重要性,要求无产阶级政党坚决反对自发论,坚持用科学社会主义思想教育、影响和掌握无产阶级和人民群众,提高他们的政治意识和阶级觉悟。因此,党的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重视对社会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和教育,引导人们树立坚定的社会主义信念和共产主义理想,达成政治共识,实现对精神生产的导向和调节,推进政权的延续和政治目标的实现。

当前,我国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社会主义思想必须灌输的原则并没有过时,“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依然是当前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而且对灌输的要求更高了。首先,思想政治工作者必须先用科学理论武装好自己,完整准确地掌握马克思主义理论。其次,理论“灌输”必须与实际相联系。马克思主义是实践的理论,坚持问题导向是其鲜明特点。最后,要提高“灌输”的能力和水平。思想政治教育者应注重灌输语言的通俗化、灌输方式的人性化、灌输途径的多样化,增强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吸引力、感染力和影响力,促使党的理论与主张渗透进群众日常生活之中,灌输到大众头脑之中,使其成为人们观察世界、分析问题的有力思想武器。

猜你喜欢
党性原则灌输阶级
思想政治教育“科学灌输”体系的构建
——列宁《怎么办?》“灌输论”的当代阐发
教育是能力的培养 而不是知识的灌输
衰老是被灌输的概念
6-year-old girl uses lemonade stands to help fellow students
“偏离”与“回归”:京郊土改中的路径依赖与阶级划分(1949—1950)
还原真实
列宁报刊工作的理论与实践探微
唱响主旋律 党性最鲜明
如何做好舆论监督正面报道工作
新时期新闻舆论工作的“三不变”与“三变”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