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 玲
(湖南省怀化市林业科学研究所,湖南怀化 418000)
1.1 森林培育概述 森林的大面积培育不仅可以净化空气、调节大气湿度,为人类创造健康宜居的生态环境,同时还可以为人类提供丰富多样的物质能量,如各色各样的化工原材料、木材及生物质能等。开展森林培育主要针对的是地理条件下天然存在的森林及人工建设形成的森林。通过进行森林培育,既可以扩大森林的生态净化辐射面积,进一步促进手工业、化工业等产业领域的飞速发展,也可以为人们带来更多的就业机会,促进人民增收,提升人们的幸福指数。
1.2 生态环境建设概述 在过去的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盲目追求经济效益而破坏了生态平衡。生态环境的破坏给人们带来了严重的身体伤害与负担,甚至威胁到地球上的各种生命安全,建设生态环境势在必行。人们可以通过物理、化学、生物等多种技术手段对生态环境进行改造,使遭受破坏的生态环境尽快恢复原貌,实现科学可持续发展。
2.1 防治水土流失 水是生命之源,是需要人们进行珍惜与主动保护的资源,而进行森林培育就是有效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方法之一。据科学研究发现,森林具有极强的涵养水源的功能,平均每1万hm2的森林土地涵水量可以高达300万m3。同时,在雨水泛滥的季节,森林还可以对积水进行分流,降低洪水的危害。遇到干旱的季节,森林里含蓄的水分又能够滋养万物,确保生命的生生不息。
2.2 防治土地荒漠化 进行森林培育还能有效防治土地荒漠化。土地一旦发生荒漠化的现象,不仅会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还会危及当地生物的生命健康,因此,应通过培育森林等方式及时进行土地荒漠化的防治。通过培育森林,可以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防护林带,有效降低风速,甚至还能在一定程度上改变风向。进行森林培育还能抑制肆虐的扬沙,有效改善沙尘天气,进而提升整体的环境质量。
2.3 维护生物多样性 “一花不成春,独木不成林”。正是各类各样的生物品种构成了多姿多彩的地球大花园,通过进行森林培育可以保护多种生物的生命健康,有效地维护生物品种的多样性。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品种最多的大国之一,肩负着维护生物品种多样性的重担。面临日益严峻的物种削减形势,我国应加快进行森林培育。
2.4 缓解温室效应 全球已经在多次国际大会上提及温室效应的危害与应对措施,引起了人们越来越多的重视。进行森林培育是缓解温室效应的有效措施之一,据科学研究证明,森林具有吸收CO2的强大功效,能够通过光合作用大幅降低空气中的CO2含量。此种方法已被多个国家广泛采用,并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2.5 保障农业生产 农业生产关乎国家的命脉,通过进行森林培育可以有效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稳定。森林可以有效调节周围空气温度及湿度等的变化,有助于作物的安全生长。同时森林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有效抵御旱灾、水灾等危险,切实保障农业生产的安全,维护国家的粮食产量的稳定。
3.1 建立科学的森林培育理念 思想决定行为,为了有效加快森林培育,显著提高森林质量,应建立起科学的森林培育理念。应从思想上和心态上重视森林培育的重要意义,主动寻求森林培育的良方,摒弃老旧理论的束缚,创新研发森林培育的方式方法。正所谓“众人拾柴火焰高”,应广泛宣传森林培育的重要意义,号召人民群众主动投身到森林培育建设中来,以进一步加快森林培育建设的步伐。为了获得森林资源的可持续发展,应制定科学的、切实可行的森林资源利用方案,在利用森林资源的同时,要确保使森林的减少速度慢于其生长速度。
3.2 采用科学的森林培育方法 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质量,离不开科学可行的森林培育方法。应进一步加强树种的严格挑选,选择优质的树种进行培育,以获得事半功倍的良好成效。应进一步加强树木栽植的养护工作,及时医治或清除发生病害树木,根据需求及时安排专业人员进行树枝修剪,维护森林整体树木的茁壮健康。要根据实际需求,科学设定苗木的栽植密度,确保森林的树木成活空间充裕,且最大限度地降低土地资源的浪费。要进一步加强对森林的防护,安排专人及队伍进行看护。
3.3 改进和完善森林经营措施 加快森林培育,提高森林质量,还要进一步改进和完善森林经营措施。结合当地的地理特点选择耐受性强的树木品种,并进行科学种植布局,以提高苗木的成活率与森林的使用价值。要根据当地的实际需求,科学分配森林资源,对资源的开采频率进行限定,使森林资源的减少速度不快于森林再生速度。要提升林场管护人员的管护水平,安排专人进行树木病虫害等的防治,安排专人负责森林的安全事项,形成良好的管理氛围。总之,要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开展森林的经营与建设,使森林培育充分发挥出其应有的价值,造福当地及更多的百姓,获得更长久的科学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