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根全
(甘肃省小陇山林业实验局东岔林场,甘肃天水 741036)
现在林业的主要经营对象其实就是森林生态系统,生态保护的重点其实就是在改造客观物质世界的同时,不断地克服改造过程中带来的负面影响,积极地倡导、优化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科学地建造有序的生态运行体系,更好地保护良好的生态环境所支撑起的精神、物质、制度的成果。简单来说,生态保护其实就是要积极协调人类在自然界活动的范围,平衡人与自然的关系,最大可能地实现人与自然共同发展,其核心目标就是人与自然可以和平、和谐地发展、相处。生产生态产物、物质产物、生态文化产品对于林业来说,都是非常重大的任务,这其实就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点任务,林业一定要担负起建设生态文明的历史使命。作为生态建设的主体,林业的职能就是植树造林湿地保护。在对生态环境进行保护的过程中,安全其实一直都是林业建设森林生态安全系统和保护湿地生态系统、不断改善荒漠生态系统的历史性使命[1]。在全球范围内早就出现了10种危机生态的重大问题,10种生态危害包括森林锐减、湿地退化、土地沙化、物种灭绝、水土流失、干旱缺水、洪涝灾害、气候变暖、和水污染和空气污染,其中有8种危机都是靠林业来进行治理的,林业不但要担负起生态建设的责任,还要做好生态发展文化的先锋,不但要更好地创造出大量的物质成果和生态成果,还要在这种情况下创造出财富的生态文化成果,尽最大可能地构建出一个繁荣的生态文化体系,最大力度地宣传人和自然之间和平相处的价值,让全社会都可以树立起坚定的生态文明观,以推进生态文明建设[2]。
林业在生态文明的历史建设进程中,不但要肩负起生态建设的责任,而且还要做好生态建设文化的先锋部队。林业作为生态文明建设的主力部队,其已经成为了一项非常重要的公益事业基层事业,肩负着建设林业生态系统生态文明体系的重大责任,其在生态文明建设中主要采取了5个方面的措施。一是通过各种各样的生态教育形式来提高全民族的生态道德素质,二是在实施林业生态工程中不断加强和推进生态保护及治理,其中包括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防沙治沙这几个重要的工程[3]。三是在林业生态产业的发展方面,应改革林业生产的模式,体现出林业生产方面的发展。四是应全力弘扬创新的生态文化理念,弘扬人和自然之间存在的生态价值。五是应大力进行法制建设,不断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法律保护。
在林业产业中对建设生态文化提出的新要求,其实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给林业建设带来了一个新的机会。在现代化林业建设过程中,应全面实施以生态为主要发展目标的策略,在不断发展和解放中提高生产能力,稳定扎实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4]。利用现代化林业科技全方位地支撑起植树造林的品质和效益,建设出可以充分保护森林湿地沙漠的生态系统,提高了森林的质量和生产力。在林区内积极有效地展开林政执法的检查和林区内综合治理的工作强化管理的措施,坚决有效地惩罚开荒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以保证林资源的安全性,提高森林防火工作的法治化、制度化和科学化,最大程度地避免林区内出现火灾的情况,做到在林区发生火灾时,可以有效地进行抢救。林业工程在其中发挥了带动的作用,积极地影响林业的发展和生态产业,促进了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共处。
不断地完善和建立有效的资源管理和法律法规体系,通过法律对林业产业进行保护和治理;加强林政资源的管理机构,完善林政队伍检查时的规范和执法情况,改善提高了护林队伍的办公条件。同时,要建立相关的护林档案,使其可以利用现代化、数字化来提高森林资源管理的水平。更应认真地进行科学有效的防控和预控,依照法律治理促进健康的方法,从总的方面来预防和运用造林、生物、基因、人工和化学等各个方面的措施,实施林业有害生物的防御工作全过程,重点落实以防御为主的策略,提高林业自身的防御能力。另外,要严格限制森林资源的管理,强化措施,一定要制止荒废林开荒乱砍滥伐等违法行为,确保森林资源可以得到有效的保护,从整体上运用人工造林等措施,使林业发展实现质的转变,构建出更加和谐的林业发展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