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玉庆
(河南省林州市明新猪场,河南林州 456550)
新生猪崽在出生后对生存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差,如果在饲养过程中不加以细心管理十分容易死亡,给养殖户带来一定的经济损失。因此,针对如何提升新生猪崽的成活率对于生猪饲养有着重大的实际意义。
新生猪崽即为刚出生的小猪,相对于成年猪来说新生猪崽拥有以下生理特征。第一,生长发育速度快,新陈代谢旺盛。新生猪崽出生后10 d就可以达到出生时体质量的2倍,30 d时体质量可以达到出生时的6倍,新生猪崽的消化器官功能较弱,消化腺机能也不健全,如果饲养不当会导致新生猪崽拉稀,影响新生猪崽的正常发育,甚至导致死亡[1]。第二,先天免疫力缺乏。新生猪崽吃足初乳能有效避免疾病的出现,以提升存活率。新生猪崽十分容易患上疾病,其出生时没有先天免疫力。免疫抗体在新生猪崽胚胎时期与胎儿脐带血管之间被六七层组织隔断,影响了母体抗体通过血液传向胎儿。因此,新生猪崽出生时没有免疫力,也无法产生抗体,只有依靠喂食母乳传递抗体。
2.1 保持圈舍环境整洁 圈舍环境的整洁程度直接影响母猪的生产。母猪在带产前需要将圈舍进行彻底的清扫,以保证圈舍内干净整洁。然后使用消毒试剂对圈舍进行消毒。墙壁、门窗如有破损要及时进行修补,始终保持湿度、温度适中,检查圈舍保育箱、水嘴、饲槽等功能是否正常。
2.2 做好母猪减毒工作 母猪在进入产房前要使用温和的肥皂水进行全身清洁,将母猪身上的污物去除。然后再使用0.2%新洁尔灭对全身进行消毒。在分娩前使用0.1%高锰酸钾将母猪的外阴部进行彻底清洁。在母猪妊娠后期到分娩的7 d内要使用合理的药物对母猪进行减毒处理,避免母猪将蓝耳病、圆环病毒传染给新生猪崽[2]。母猪在妊娠后期需要进行一定的抗应激处理,避免母猪出现流产。母猪减毒处理的具体方式可以在分娩前30 d使用抗病毒粉、水溶性阿莫西林300 mg/kg以及复方替米先锋来饲养母猪15 d。在母猪完成生产后的7 d内注射土霉素(0.2 mg/kg),避免母猪患上三联症。
2.3 注意接产工作 新生猪崽在出生后要第一时间做好保温防压工作。在喂奶前需要使用0.1%高锰酸钾溶液对母猪乳头进行清洁,在挤通母猪乳汁后再让新生猪崽进行吸食,以使新生猪崽快速获得母源抗体。
2.4 注意防寒保暖 新生猪崽的组织器官与机能相对很弱,皮下脂肪较薄,抗寒能力不强,尤其是在冬季要做好新生猪崽的防寒保暖工作。堵塞圈舍中所有的风洞,定期更换垫草,始终保持圈舍的干燥。有条件可以在圈舍内修建保温室,悬挂200 W红外线灯泡,距离床面45 cm。伴随着新生猪崽的长大可以适当调整灯泡高度。
2.5 固定乳头喂养 新生猪崽能显著提升仔猪的存活率。在新生猪崽全部出生后就可以引导新生猪崽固定乳头进行吸食,以保证每一头新生猪崽都能成功吸食母乳。在固定乳头吸食时可以让新生猪崽自行挑选,然后再根据新生猪崽的大小、身体素质进行一定调整。由母猪前两对乳头分泌乳汁量最大,中间次之,最后两对最少。因此,在新生猪崽出生3 d必须要完成乳头的固定工作,以保证新生猪崽发育均匀,提升新生猪崽的成活率。
2.6 注意营养补充 新生猪崽十分容易出现缺铁、缺硒等元素的情况,易出现贫血、水肿病等疾病。因此,在提升新生猪崽的存活率需要适量给新生猪崽补充铁与硒。可以采用肌肉注射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液,也可以使用铁硒合剂进行补充,使用剂量要严格按照产品使用说明操作。
2.7 科学断奶 新生猪崽通常在出生后的21~28 d就要进行断奶。在计划断奶前的5 d就要有意识地减少喂养母猪的饲料,以减少母猪乳汁的分泌,引导新生猪崽使用饲料,降低新生猪崽的应激反应。新生猪崽在断奶后要转移至保育舍,保育舍环境温度需要维持在24 ℃[3]。通常来说,在断奶当体新生猪崽会停止进食,而在第2天由于过于饥饿猛烈进食。此时喂养新生猪崽不可一次性加料过多,每日控制在喂养五六次,间隔时间在 3~ 4 h。
要提升新生猪崽的存活率就需要在了解新生猪崽生理特征的情况下做到细心饲养,保持圈舍环境整洁,做好母猪减毒工作,注意接产工作,注意防寒保暖,固定乳头喂养,注意营养补充以及科学断奶,帮助新生猪崽抵抗疾病,提升新生猪崽的存活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