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万凤, 谢 薇
(1. 贵阳中医学院, 贵州 贵阳, 550025; 2. 贵阳中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护理部, 贵州 贵阳, 550001)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是糖尿病中最常见的微血管并发症,可引发眼视功能损坏,疾病发展到晚期会造成不可逆损伤。约99%的Ⅰ型糖尿病和60%的Ⅱ型糖尿病患者在病程超过20年时都存在着不同程度的视网膜病变[1-2]。在失明患者中,约85%由DR引起[3]。国外研究[4]显示全球DM患者DR的患病率达35%,年龄10~25岁的DM患者,无论何种类型,病程10~12年超过50%的患者都出现DR[5],它已成为工作年龄人群排行第一位的致盲性疾病[6]。古腾堡健康研究[7]得出德国DR患病率21.70%,与最近主要来自亚洲国家调查的相比,最低患病率数据为印度(17.60%)和阿拉伯次大陆(19.00%)报道[8-9],根据洛杉矶拉丁裔眼病研究院发现,糖尿病病程每增加1年,DR的患病风险就会增加8%[10]。国内研究显示,2010年6月—2012年4月,某地区DR患病率27.42%[11],2011年9月—2013年5月在某医院体检中心检出20~75岁糖尿病患者中DR患病率为21.32%[12],2013年6月—2014年6月某市地区的Ⅱ型糖尿病患者中DR患病率为25%[13],可见中国DR患病率相对较高。DR会对患者生活质量产生严重影响[14],已成为一个极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研究[15]显示,DR病程<5年以阴虚燥热型的单纯期最常见,病程5~15年以气阴两虚型的单纯期和增殖早期最多见,病程>15年以阴阳两虚型的增殖期患者多见。DR早期症状不明显,临床以气阴两虚、阴阳两虚型多见,气阴两虚型出现较早且最多见。本文从辨证分型和治疗现状这2个方面入手,对消渴目病气阴两虚型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现报告如下。
目前DR还没有系统的标准分型,其中气阴两虚型向阴阳两虚型转化是目前比较公认的观点。气阴两虚型出现较早,且最多见。 张亚欣等[16]选104例DR患者进行临床证候学研究,得出证候频率的出现依次为气虚证<湿热证<气郁证<阴虚证<血瘀证<痰湿证,证候分布上正虚主要是阴虚、气虚,标实主要是痰湿、气郁、湿热血瘀,证候的演变符合阴虚-气阴两虚-阴阳两虚,阴虚贯穿疾病的始终。刘芳芳[17]对388例Ⅱ型DM进行证型分布研究,得出气阴两虚型>痰瘀阻络型>阴虚燥热型>肝郁气滞型>阴阳两虚型。侯宇辉等[18]对200例非增值期DR患者行证型分布规律,得出常见证型为阴虚+气虚+痰湿,阴虚+气虚+血瘀,阴虚+气虚+气郁。黄海宁[19]研究佐证了临床上气阴两虚型最为多见。王洁等[20]得出证候频率依次为阴阳两虚型<湿热困脾型<阴虚热盛型<气阴两虚型。
2.1.1 益气养阴法中药内服: 接传红等[21]用密蒙花方对非增殖期消渴目病患者(气阴两虚型)124例进行干预,结果治疗前后患者的眼底病变、视野平均敏感度、视网膜电图震荡电位图均较治疗前改善,说明密蒙花方对消渴目病气阴两虚型患者治疗有效。孙高幸[22]用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非增殖期消渴目病(气阴两虚夹瘀)128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71.87%,视力、黄斑厚度较治疗前明显好转。邓军萍等[23]将密蒙花和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治疗,结果中医证候总有效率80.00%,提示可改善消渴目病患者视力及眼底病变。罗丹等[24]用糖络通颗粒对非增殖期消渴目病患者30例进行干预,结果治疗前后视力及视网膜改善明显(P<0.05),总有效率81.67%,且不良反应少。马宏杰等[25]采用双参明目片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气阴两虚)60例患者进行研究,结果对NPDR眼底病变、视网膜血液循环有改善作用,能有效防治NPDR。
2.1.2 益气养阴兼活血化瘀法中药内服: 颜家朝[26]对25例消渴目病患者(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用丹芪化瘀方治疗,结果丹芪化瘀方能改善消渴目病眼底病变,疗效优于糖脉康颗粒组(P<0.05),并能降低糖化血红蛋白和C-反应蛋白的水平。吉鹏[27]用参葛丸治疗单纯性DR患者24例(气阴两虚、血络瘀阻),结果治疗组改善中医证候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治疗方组在治疗眼底微血管瘤、渗出、出血面优于对照组。王琴[28]用盐酸二甲双胍片联合杞菊地黄丸治疗消渴目病患者(气阴两虚型)55例,结果得出治疗后实验组眼底出血、微动脉瘤、视力、黄斑水肿状况均比治疗前改善明显(P<0.05),说明盐酸二甲双胍片联合杞菊地黄丸治疗气阴两虚型DR效果明显。萧韵健[29]用渴络欣胶囊治疗非增殖性DR患者(气阴两虚兼夹血瘀证)23例,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6.96%,治疗组在提高视力、降低眼压、减少微血管瘤数、降低血管渗漏范围、对眼底视网膜血流学改善较对照组明显(P<0.05)。杨瑾[30]对非增生性DR患者120例进行研究,得出气化瘀中药在改善视力、眼底循环障碍、临床症状及消除黄斑水肿方面效果显著,李桌等[31]也得出同样结论。熊静[32]用中药处方(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对单纯型DR(气阴两虚、血瘀络阻证)20例进行研究。李豫[33]自拟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汤加减治疗消渴目病患者26例,总有效率为85.00%。以上中医药治疗大多益气养阴、活血化瘀,同时兼有滋肾养肝、强健脾胃、护肝养肝等功效,对改善患者不适,疗效明确。
2.2.1 针灸疗法: 赵军[34]选取用针灸治疗消渴目病的168例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主穴主选足三里、膈俞穴、脾俞穴、胰俞穴;配穴选肝俞穴、神门穴、中脘穴、然谷穴、神门穴;也可按阴经、阳经选穴,阴经穴选三阴交、尺泽;阳经穴选脾俞、脾俞、足三里;灸法选关冲、然谷、水沟、太冲、太溪、阳池、肾俞,结果临床治疗有效率为83.30%。
2.2.2 穴位贴敷治疗: 张培琴等[35]对消渴目病患者治疗,对照组32例只内服专方护网明目汤,观察组32例用内服专科专方加中药穴位帖敷(攒竹、阳白、瞳子髂、丝竹空、睛明、太阳),结果La(开始刺激到a波谷的时程)与 Lb(开始刺激到a波峰的时程)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3 中药熏洗疗法: 夏丽芳等[36]收集33例(51眼)DR I~III期的患者,对其在基础治疗上用中药熏洗疗法,结果视网膜改变总有效率91.20%。
2.2.4 中药眼部雾化: 管玉香等[37]用中药眼部雾化非增殖期DR 27例患者,结果实验组患者目睛干涩、视物模糊评分及临床效果均优于对照组(P<0.05)。
2.2.5 中药离子导入: 何柳等[38]收集43例消渴目病患者,在基础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参注射液眼部离子导入疗法,结果43例患者治疗后症状积分明显改善(P<0.01),治疗后临床有效率为95.40%。戴淑香等[39]对30例消渴目病气虚血瘀型患者行中药离子导入治疗加耳穴贴压(位置肝、脾,眼屏间前、屏间后,耳迷走神经反射点),结果治疗总有效率93.30%。
2.2.6 中医特色综合护理: 王玉珏等[40]将21例消渴目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11例采用常规西医眼部护理和玻璃体腔注射血管内皮生长因子抑制剂治疗;观察组10例,采用中医护理方案(日常护理指导、耳穴贴压、穴位注射、眼卫生指导、中药离子导入、症状观察),结果2组患者总满意率分别为90.91%和90.00%,护理效果优良率分别为81.82%和8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该治疗说明中医护理方案在具有很大的优势,可避免用西医治疗带来的并发症,减轻患者痛苦,而且经济。王燕等[41]对74例(145眼)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加用:①中药制剂(葛根素注射液静脉滴注);②中药煎剂(以自拟滋肾健脾化瘀方加减);③川芎嗪直流电离子导入。对照组总有效率为60.87%,治疗组为75.1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董洪荣等[42]选Ⅰ~Ⅲ期DR患者198例,采用中医护理包括家庭生活、教育、膳食、穴位方面进行指导,结果临床证候改善有效率79.75%,总有效率86.36%。
2.2.7 穴位按摩: 尹桂芳等[43]选消渴目病患者50例在常规的西医疗法基础上加中医食疗、全身和眼周穴位按摩、耳穴埋籽,按摩穴选三阴交、足三里、精明、丝竹空、四白,中医食疗用枸杞、桑叶、菊花泡茶,耳穴埋籽在耳垂、耳朵中部,有效率为84.00%。
中医治疗消渴目病早期具有一定的优势,其操作简单、价格低廉,长期使用不良反应少,在改善消渴目病症状方面效果明显,但对于疾病的治疗还不够。目前的中医技能以综合方案为主,这使患者在选择上比较盲目,因此需要探索更具优势的中医技能,使消渴目病患者的病情在早期得到控制,并延缓病情进一步发展,减少致盲率,避免后期给患者带来生理、心理方面的痛苦和经济负担。
[1] 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制定委员会. 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M]. 北京: 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 2008: 61-62.
[2] 董志军, 王海彬, 庞宗然, 等. 菩人丹超微粉对糖尿病大鼠视网膜碱性成纤维细胞因子表达的影响[J]. 中华中医药杂志, 2011, 26(12): 2971-2973.
[3] 高丽涛, 柳力敏, 张媛媛, 等.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危险因素分析[J]. 眼科新进展, 2011, 31(8): 742-744.
[4] YAU J W Y, ROGERS S L, KAWASAKI R, et al. Global Prevalence and Major Risk Factor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J]. Diabetes Care, 2012, 35(3): 556-564.
[5] RAJALAKSHMI R,AMUTHA A,RANJANI H,et al. Prevalence and risk factors for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Asian Indians with young onset type 1 and type 2 diabetes[J]. J Diabetes Complicat, 2014, 28(3): 291-297.
[6] YANG W, LU J, WENG J,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es among men and women in China[J]. N Engl J Med, 2010, 362(12): 1090-1101.
[7] RAUM P, LAMPARTER J, PONTO KA, et al. Prevalence and Cardiovascular Associations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and Maculopathy: Results from the Gutenberg Health Study[J]. PloS ONE, 2015, 10(6): 127188.
[8] AL-MASKARI F, EL-SADIG M. Prevalence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the United Arab Emirates: a cross-sectional survey[J]. BMC Ophthalmol, 2007, 7(1): 11.
[9] REMA M, PREMKUMAR S, ANITHA B, et al. Prevalence of diabetic retinopathy in urban India: the Chennai Urban Rural Epidemiology Study (CURES) eye study, I[J]. Invest Ophthalmol Vis Sci, 2005, 46(7): 2328-2333.
[10] KRISTINSSON J K, STEF NSSON E, J NASSON F, et al. Screening for eye disease in type 2 diabetes mellitus[J]. Acta Ophthalmol, 1994, 72(3): 341-346.
[11] 陆帅.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分析[J]. 中国糖尿病杂志, 2010, 18(6): 462-463.
[12] 李厚秀, 刘中华, 丁锋, 等. 武汉铁路局职工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筛查及危险因素分析[J]. 中国实用眼科杂志, 2014, 32(7): 856-860.
[13] 崔颖, 郭海科, 韩云飞, 等. 2型糖尿病住院患者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病率及危险因素分析[J]. 眼科新进展, 2012, 32(8): 736-739.
[14] 陈喆, 张士胜, 朱惠敏.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国际临床分类分析[J]. 国际眼科杂志, 2011, 11(8): 1394-1401.
[15] 魏玲玲, 李秋贵.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中医证型与实验室指标的关系[J]. 中医杂志, 2011, 52(20): 1759-1762.
[16] 张亚欣, 赵进喜, 王世东, 等. 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候学研究[J]. 世界中医药, 2013, 8(5): 498-503.
[17] 刘芳芳. 388例消渴病(2型糖尿病)的证型分布及其相关因素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5, 7(10): 9-11.
[18] 侯宇辉, 魏莹. 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中医证型研究[J]. 中医临床研究, 2016, 8(7): 5-7.
[19] 黄海宁. 中药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用药规律研究[J].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2014, 18(1): 12-14.
[20] 王洁, 杨志新. 老年糖尿病患者中医辨证分型及其常见合并症观察[J].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4, 12(9): 1151-1152.
[21] 接传红, 高健生, 严京, 等. 密蒙花方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功能的影响[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10, 20(6): 323-325.
[22] 孙高幸. 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气阴两虚夹瘀证临床疗效观察[D]. 杭州: 浙江中医药大学, 2016.
[23] 邓军萍, 江威, 邵毅, 等. 密蒙花茶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轻中度单纯型DR的临床初探[J]. 国际眼科杂志, 2013, 13(11): 2192-2195.
[24] 罗丹, 徐云生. 糖络通颗粒治疗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 实用中医药杂志, 2016, 32(10): 955-956.
[25] 马宏杰, 李月灵, 郑燕林. 双参明目片对非增殖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视网膜功能的干预作用[C]. 昆明: 中国医院药学杂志学术年会. 2016.
[26] 颜家朝. 丹芪化瘀方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气阴两虚瘀血阻络证的临床观察[D]. 长沙: 湖南中医药大学, 2012.
[27] 吉鹏. 参葛丸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气阴两虚、血络瘀阻证)的临床观察[D]. 郑州: 河南中医学院, 2013.
[28] 王琴. 盐酸二甲双胍片联合杞菊地黄丸治疗气阴两虚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疗效[J]. 中国老年学杂志, 2016, 36(19): 4775-4777.
[29] 萧韵健. 渴络欣治疗非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D]. 武汉: 湖北中医药大学, 2015.
[30] 杨瑾. 行气化瘀中药治疗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及对VEGF、Ang及ANGPT的影响[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7, 26(35): 3923-3926.
[31] 李卓, 戴国令, 陈铭军. 益气养阴、明目通络法治疗消渴目病气阴两虚型的临床观察[J]. 中医药学报, 2016, 44(5): 104-106.
[32] 熊静, 彭清华, 吴权龙, 等. 益气养阴活血利水法治疗单纯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临床研究[J].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09, 19(6): 311-315.
[33] 李豫. 自拟益气养阴化瘀通络汤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26例疗效观察[J]. 云南中医中药杂志, 2012, 33(5): 28-29.
[34] 赵军. 针灸治疗糖尿病眼病168例选穴特点分析[J].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13, 11(14): 43.
[35] 张培琴, 刘颖. 中药穴位贴敷对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视网膜功能保护作用的临床观察[J]. 护士进修杂志, 2010, 25(13): 1202-1203.
[36] 夏丽芳, 汪晓霞, 胡楠, 等. 中药熏洗治疗单纯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观察[J]. 中国中医药科技, 2012, 19(6): 536-537.
[37] 管玉香, 何春云, 赵进东, 等. 改进中药眼部雾化方法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的作用[J]. 辽宁中医杂志, 2016, 43(9): 1888-1889.
[38] 何柳, 刘振杰, 蓝柳贵, 等. 丹参注射液眼部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临床观察[J]. 中医学报, 2015, 30(5): 650-651.
[39] 戴淑香, 田梅, 黄德莲. 耳穴贴压加中药离子导入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疗效观察[J]. 陕西中医, 2017, 38(4): 513-514.
[40] 王玉珏, 吴西西, 沈秀芬, 等. 消渴目病中医护理方案的临床实施与效果观察[J]. 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 2016, 19(2): 54-56.
[41] 王燕, 李志英. 中药配合眼部川芎嗪直流电离子导入治疗糖尿病视网膜病变74例疗效观察[J]. 新中医, 2006, 38(1): 42-43.
[42] 董洪荣, 刘晓, 白丽君, 等. 中医护理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治疗中的应用研究[J].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3, 8(12): 1266-1268.
[43] 尹桂芳, 柏亚妹. 中西医结合护理对早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效果研究[J]. 糖尿病新世界, 2017, 20(2): 165-166.
Journal of Clinical Nursing in Practice2018年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