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探析

2018-02-11 09:56:31刘建
江苏农机化 2018年5期
关键词:摘果残膜植保

刘建

花生又名长生果,含有多种人体所需的氨基酸,是品质优良的食用油原料和休闲食品。新沂市是江苏省花生主要产地之一,花生种植种类以春季鲜食和夏季麦茬花生为主,种植面积最多时达13.33 khm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重以及农村劳动力转移,农村劳动力成本不断攀升,花生种植的经济效益下降,严重挫伤了农民种植花生的积极性,近年来,该市花生种植面积呈递减趋势。只有实现花生生产机械化,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农民收入,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这一问题。为此,新沂市农业机械管理局申报了2016年江苏省农机三新工程项目——“花生生产关键环节机械化技术集成应用”,分别引进花生种植、植保以及收获机械,在新沂市唐店、高流、新安等镇进行试验、示范,并根据花生生产的农艺要求,制定一系列标准,形成了农机农艺相融合的花生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

花生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以春播鲜食花生为准):机械化耕整地→机械化播种(完成起垄、施肥、播种、喷药、覆膜、覆土等)→田间管理→人工捡拾地膜→机械化收获→秧蔓处理。

1 机械化耕整地

机械化耕整地前每亩撒施土杂肥2~3 m3,然后用拖拉机带四铧犁耕翻,耕深在22~25 cm。用旋耕机整地,要求深度16~18 cm、地表土壤细碎、无根茎杂草。

2 机械化播种

2.1 播前准备

2.1.1 选用优良品种

要选择具有增产潜力大、品质好、抗逆性强的花生品种,如徐花8号、花育20、鲁花12等。

2.1.2 种子的准备

花生剥壳前,应晒种2~3天,提高花生种子活力,消灭部分病菌。剥壳后要进行分级粒选,然后用花生专用种衣剂进行种子包衣,或用4 kg水加40%多菌灵0.25 kg、辛硫磷0.1 kg自制种衣剂,拌花生种子50 kg,浸透晒干即种,以减轻苗期病虫害,提高出苗率和成苗率。

2.2 花生播种机播种

选择2BFD-2C型花生联合播种机一次性完成起垄、施肥、播种、盖种、喷施除草剂、覆膜、覆土等作业。2BFD-2C型花生联合播种机配套18~35马力四轮拖拉机,生产效率在每小时0.13 hm2(2亩)左右,起垄高度12~15 cm,垄距80 cm,垄面宽度40 cm。每亩施花生专用肥50 kg,播种8 000~8 500穴,每穴2粒,播种深度3~4 cm。

3 田间管理

3.1 及时做好植保工作

田间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影响花生产量的直接因素。因播种时已撒施过除草剂,故草害不是影响花生产量的主要因素。影响花生产量的虫害和病害有很多,地域不同,病虫害的种类不同,季节不同,病虫害的表现也不同,所以,要关注当地植保部门的病虫害预报,及时做好机械化植保工作。

3.2 植保机械的选择

我国植保机械种类繁多,性能优良,用户可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灵活选择植保机械。地块小、劳动力充足的,可选用结构简单、可靠性强的电动或静电喷雾器;种植面积中等的,可选用弥雾机、喷粉机等植保机械;种植面积大的,可选用高地隙自走式植保机械或植保无人机。合理选择植保机械可提高劳动生产率,达到节本增效的目的。

4 机械化收获

4.1 适期收获

当花生植株表现衰老、顶端停止生长、上部叶片和茎秆变黄、大部分荚果果壳硬化、网纹清晰、种皮变薄时,即可收获。

4.2 收获条件

土壤含水率在10%~18%时,比较适合花生机械化收获。若土壤含水率过大,收获损失率将成倍增大;含水率过低,土壤易板结,收获损失率也会加大。含水率过低时可适度补墒,调节好土壤含水率后再进行机械化收获。

4.3 收获机械的选择

花生收获机械行走方式可分为自走式和牵引式,收获方式可分为联合收获和分段收获。花生联合收获机可一次性完成花生挖掘、输送、抖土、摘果、清选、集果等作业。分段收获则是先用花生收获机挖掘、抖土、铺放,再用捡拾摘果机捡拾、摘果、清选(或由人工捡拾,机械摘果、清选)。联合收获对土壤性质、土壤含水率及果实成熟度均有较高要求,而分段收获对土壤和果实的要求相对较低,各地可以根据实际情况,因地制宜选择收获方式。

4.4 作业质量要求

(1)联合收获机械作业质量要求:总损失率≤5%,含杂率≤5%,裂荚率≤1.5%,破碎率≤1%,未摘净率≤1%。无漏油污染,作业后地表相对平整,无漏收,无荚果撒漏,无机组对作物碾压。

(2)分段式收获机械作业质量要求:总损失率≤3.5%,含杂率≤3%,挖掘合格率在98%以上,破碎率和未摘净率≤1%,裂荚率≤1.5%。无漏油污染,作业后地表较平整,无漏收,无荚果撒漏,无机组对作物碾压。

5 秧蔓处理

花生秧蔓是营养价值很高的家畜饲料。花生收获后,秧蔓应整齐铺放,便于机械化回收或人工捡拾。如果进行秸秆还田,收获的同时应将秸秆切碎,均匀抛撒于地表。

6 清除残膜

残余农膜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留在田间会对环境和土壤造成污染,影响下茬作物产量。有研究表明,有农膜残留的地块,下茬作物产量减产10%以上,个别作物(如玉米)产量可能减产20%以上。及时清除田间残膜,既保护环境,又可避免对下茬作物的产量造成不良影响。同时也要清除附着在作为饲草的花生秧蔓上的残膜,以免残膜进入家畜的胃部,造成家畜消化不良或死亡。

猜你喜欢
摘果残膜植保
2021年《广西植保》总目录
广西植保(2021年4期)2022-01-06 07:55:00
壶关县:开展2021年植保无人机操作手培训
今日农业(2021年17期)2021-11-26 23:38:44
地表残膜回收机在西北成功应用
今日农业(2020年16期)2020-12-14 15:04:59
花生联合收获机摘果装置的研究进展
链齿式残膜回收机研制成功
今日农业(2019年4期)2019-01-04 06:22:39
链齿式残膜回收机研制成功
今日农业(2019年5期)2019-01-03 14:47:53
植保机何时走下“神坛”
新农业(2017年2期)2017-11-06 01:02:23
干湿两用花生摘果机的研究与应用
Design and test of clamping and conveying device for recycling agricultural residual plastic film
植保无人机应用现状与发展趋势
新农业(2016年22期)2016-08-16 03:34: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