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文惠
(江苏省响水县土地储备交易中心,江苏响水 224600)
我国疆域辽阔,但由于地形较为复杂,所以监管难度普遍较高。土地是经济发展的成本来源,因此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土地的价值不断增大。不法分子利用这一机会,在土地使用权变更、宅基地分配以及土地征用的过程中,获取不法所得,从而使国家与农民的利益受到损失。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较为完善,其管理问题主要体现在监督层面中。因此我国应当通过信息公开、引入社会监管等措施,降低管理成本,使我国的土地管理制度更加有效。
1.1 耕地保护面临的挑战 当前我国人口约有14亿,粮食自给量不足60%。如果继续降低我国农产品的占比,必将对我国粮食安全带来严重的影响,因此我国制定了严格的耕地面积红线。但在具体工作中,1.2亿hm2的耕地红线难以得到有效的保障。首先,在计算耕地面积的过程中,我国将实测面积作为具体的考核标准。但依据传统的统计标准,土地的实际产量是基层计算耕地面积的主要计量方式,因此,我国的耕地面积有虚高的成分。其次,我国部分地区在补偿占用耕地的过程中,存在以次充好的现象。近年来,城市发展占用了大量的农业用地,这部分土地的质量普遍较好。在耕地补偿的过程中,部分地区开垦了对等的贫瘠土地,但是这些土地的产量远低于被占用的耕地。
1.2 宅基地管理面临的挑战 首先,我国的宅基地政策严格遵循一户一宅的分配原则。但由于监管工作不到位以及政策漏洞,我国部分地区存在一户多宅或建筑招标等问题。农村宅基地的分配原则有着严格的标准,但由于监管过程的成本较高,因此部分地区将宅基地的管理下放至基层单位。但基层单位的工作人员往往与宅基地使用者存在紧密的关联,所以基层单位的管理工作存在较大的漏洞。其次,随着流动人口的增多,我国乡村宅基地的空置率不断提高。这一问题将造成农村土地资源浪费的问题。
1.3 征地工作面临的挑战 土地是农民的主要经济来源,征收土地将使农民失去稳定的收入,会使其生活状态发生重大的改变,因此征地工作应当充分照顾农民的合理诉求。但在我国部分地区,由于受到高利益的驱使,部分基层干部将有偿征地视为谋取自身利益的良机,并以违法违纪的方式大肆敛财。这一问题不仅破坏了党和政府的形象,更使农民利益受到损害,使社会矛盾不断激化。同时部分地区为了提升政绩,片面强调“大干、快上”,并采用违规方式进行征地,这样的行为严重破坏了政府的权威性。
2.1 健全耕地保护管理制度 由于基层管理存在漏洞,我国的耕地保护制度难以得到有效落实。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应当通过信息化技术,提升管理工作的有效性。例如,应当加快建立农村土地全国联网系统,并赋予社会一定的监督权限。同时应当利用该系统增强县级政府的管理权,并将1.2亿hm2的耕地红线分解到各县级行政单位。如此一来,耕地保护任务将由国家统筹、国家监管转变为县域管理、国家监督。这样做可有效减轻监管负担,并使基层的工作积极性得以发挥。同时我国应当充分利用经济政策的杠杆作用[1],并将耕地开发视为农产品价格的函数,从而通过调节农产品价格等措施,提升各地区开垦耕地的积极性。
2.2 健全宅基地的管理机制 由于宅基地管理者与使用者存在一定的利益关系,因此宅基地的相关政策难以得到有效落实。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应当加大行政区域改革,并通过经济调节等手段,完善宅基地的管理机制。例如,我国应当加强乡镇地区建设,并鼓励农民搬迁至乡镇生活,通过这样的方式,部分农村的宅基地将转变为农业用地,而乡镇地区的公共设施将为村民提供更为优质的服务。同时,部分地区可依据现有房价,制定宅基地购买价格和物业税。通过经济手段的调节,使农户失去持有过多宅基地的经济意义[2]。
2.3 完善土地确权与征地制度 因为在征收土地的过程中,存在巨大的经济利益,所以,基层的征地工作普遍较为混乱,相关政策难以得到落实。针对这一问题,我国应当加快土地确权并公示征地补偿办法,信息公开将使征地过程中的乱象逐渐减少。例如,在征地过程中,上级政府可将征地补偿的最高标准进行一次性公布,通过这样的方法,使农民的利益得到有效保护,使政府的公信力得到提升。同时针对拆迁过程中基层干部的违纪问题,上级政府应当引入社会的监督力量,通过舆论的引领,征地过程中的各种乱象将得到遏制。此外,在征地开始前,上级政府应当举办征地听证会,通过这样的措施,使村民的诉求得到更高的重视。
在完善我国土地管理制度的过程中,有关部门应当将信息公开作为主要手段,并引入社会监管,通过这样的方式,使监督职能与管理职能相区分,使相关制度得到有效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