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 丽
(辽宁省西丰县钓鱼国营林场,辽宁西丰 112400)
栗山天牛(Mallambyx raddi Blessig)在我国黑龙江、吉林、辽宁等地多有分布,在国外主要分布于朝鲜、日本、俄罗斯等国[1,2]。
栗山天牛属昆虫纲,鞘翅目,叶甲总科,天牛科,天牛亚科,山天牛属。是我国近年来外侵的主要蛀干害虫之一,多发生在天然柞树林内,主要危害中龄以上柞树。在树干木质部里的危害时间长达1 000 d,危害周期长,传播速度快,防治难度大,隐蔽性强,被称为无烟的森林火灾。
栗山天牛一般4年1代。虫卵一般产在30年树龄以上、木栓层较发达、树皮裂缝较深的树干部位,多集聚在树干6 m以下,南或东南方向卵粒居多[3]。幼虫多在树干里越冬,成虫于第2年6月开始啃食树皮,7月中旬羽化,7月下旬产卵,8月上旬进入孵化盛期,当年孵化幼虫蜕皮一两次后越冬,第3年4月开始活动。一般是再次蜕皮一两次后变成强壮幼虫,进入10月开始越冬,第四年强壮幼虫在4月上旬开始活动,蜕皮两三次后越冬,于第5年5月进入蛹化期[4]。
2.1 营林措施 主要通过卫生伐、皆伐改造和引进混交树种改变林分结构等抚育措施,减小虫源地的虫口密度,提高林木生长势,改善林分质量和生长条件,增强抵御虫害的能力。采取营林措施前要注意栗山天牛发生危害的程度,林龄和林分组成,林木生长势,立地条件,天敌生物种群等综合影响因子。
2.2 捕捉防治 利用栗山天牛成虫白天活动有时间性和群聚性的特点,在成虫集中出现年份组织人工捕捉成虫是一项有效的防治措施。成虫出现整齐,集聚性主要表现在:多位于岗脊东南和南坡山的中上腹的树木,树龄30 a以上,径级20 cm以上,树皮木栓层较厚、开裂较深。捕捉成虫的最佳时间,一般在早7:00~10:00,晚16:00~18:30,这2个时段的栗山天牛成虫大多集聚在树干2 m以下的位置活动,午后随着气温升高,栗山天牛活动位置向树干上部及树冠转移,不易捕捉。捕捉时用棍敲打树干,振落栗山天牛落地,然后踩死。一般在7月下旬的羽化盛期的捕虫量最多。人工捕捉成虫必须逐林逐块全覆盖多次搜捕,否则达不到最佳效果。
2.3 药防措施
2.3.1 烟剂防治初孵幼虫 在卵孵化幼虫的年份,选择8月中旬时的无风天气,于晚18:00或早6:00放烟,重露水天气效果更佳。设固定放烟点,傍晚放烟,烟点设在山上腹;清晨放烟,烟点设在山下腹。烟点之间距离20 m以上,烟剂点燃结束后,人员要迅速撤离。一般选用林丹杀虫烟剂,固定、移动两种放烟方法的用药量为每667 m2为0.5 kg,防治效果一般可达60%~80%。放烟要求统一指挥放烟,做到人员同时撤离,放烟不漏点。固定放烟结束后要检查放烟点,发现残火及时灭除,避免引起火灾。施放人员要按逆风行动,带好防护面具,注意人身安全。放烟区域禁止行人进入。
2.3.2 打孔注药防治幼虫 每年5月上旬正值栗山天牛幼虫蛀道内危害期,可用打孔机在树干基部打孔,深度一般控制在1.0~1.5 cm,每株注孔4~6个。用注药器或注射器每孔注入40%氧化乐果、30%氧乐菊酯1∶1、1∶3药液,距注药孔3 m以内幼虫均可毒杀,杀虫效果分别达到32.5%和55%。
2.4 生物防治措施
2.4.1 招引啄木鸟 栗山天牛幼虫期长,给防治带来很大困难。在防治中发现,啄木鸟的取食习性可以弥补人们在防治幼虫期栗山天牛的不足。招引啄木鸟防治栗山天牛幼虫,简单易行、用工少、成本低,无环境污染,防治效果也比较明显。
招引啄木鸟多采取在森林中挂设人工巢木(箱)的技术措施,来保护林间啄木鸟,通过增加其种群数量来控制栗山天牛种群数量。招引啄木鸟巢箱分为木段巢箱和树洞巢木。木段巢箱一般采用的规格长度为50~60 cm,纵向一分为二,在中央凿好宽度为8~10 cm的圆槽,再合二为一,对好缝后在两端用铁丝等捆紧,在木段上端加盖子,要求超过木段圆头大小,以防雨水侵入。悬挂高度2 m以上,方位大致向北,一般1 hm2设置一两个,悬挂时间240~300 d。树洞巢木多选用直径15 cm以上的木段,制作成圆形入口,上下加盖子。为防止人为破坏,要定期检查损坏情况并及时修补重挂。
2.4.2 其他生物措施 通过采取严格封山和禁止猎捕等措施,重点保护山鸡、啄木鸟、花鼠等栗山天牛的天敌生物,利用和保护天敌生物的种群数量,以实现其对栗山天牛的自然控制。
营林措施是防控栗山天牛危害的根本性技术措施,人们在进行人工捕捉成虫时一定要注意把握时机,此外,还可以利用害虫天敌对栗山天牛进行防治,在进行防治时,一定要注意严格封山和严格禁止猎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