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国成
(玉溪师范学院,云南 玉溪 653100)
影响心理健康的因素众多。不同的人种体质差异明显,心智也有自身特点,文化系统也不同,健康观念、医疗措施、价值观念、社会制度的差异都较为明显。甚至要有全国统一的标准,实际上也不太可能。然而,若无相应的标准,在心理健康教育、咨询等实际操作中,又无法得出相应的结论,并进行相应的判断。同时,在心理测量学的统计意义上,确实存在着很多共性的方面:如工作与学习效率高,人际交往良好,社会适应度良好等等。然而量化的标准,也容易矫枉过正。我们大致不能认为,智力极超常的爱因斯坦是偏离正常状态。正是如此,质性的标准也是蛮重要的。如何获得质性标准呢?我们认为,寻找公约与共识,是最好的方法。我们先在国内心理学家中寻找共识,然后再在国外各理论派中寻找共识,最后看能否有公认的条款。
国内心理学家众多,要一一列举并详细叙述他们的观点,过于繁杂。我们仅选取几位老师做参考。
国内许又新教授在临床实践领域,不仅提出简便易行的心理疾病与非病的操作标准,而且也提出过心理健康的三项标准:体验标准、操作标准、发展标准。体验标准是以“个人的主观体验和内心世界作为衡量精神健康的标准,主要包括良好的心情和恰当的自我评价;操作标准是效率标准,主要包括个人心理的效率和个人的社会效率;发展标准是把一个人的精神状况放在时间价值标准上加以考察和分析,主要是向较高水平发展的可能性,并且有使可能性变成现实之切实可行的行动措施。”不能只考虑一项标准,而是必须把三项标准联系起来考虑,细分起来,实际主要包括六条标准:良好的心情、恰当的自我评价、学习工作的效率、良好的人际、清晰的发展目标、切实可行的行动实践。朱敬先对黄坚厚教授的四条标准比较推崇,主要包括:有工作且乐于工作有成就感;乐于交往且有良好的人际;接纳自己且悦纳自己发展自己无怨尤;有效适应环境并勇敢面对问题与解决问题。郭念峰在《临床心理学概论》中提出评估心理健康水平的十条标准:心理活动的强度、心理活动的耐受力、周期节律性、意识水平、暗示性、康复能力、心理自控力、自信心、社会交往、环境适应能力。
几位老师的健康标准有相应的差异,但有非常明显的共识,那就是“自我”标准,诸如自知之明、悦纳自己、自控力、自信心、自尊自制、自强自立、自律等。可见,认知自我与保持自我统一性是他们观点中的最大公约数。
国外关于心理健康的标准研究方面,不同的心理学家有着不同的视角,而且还与他们所服务的对象有关。重要的一些理论派别并没有关于心理健康的专门讨论,但我们仍可以根据他们的核心概念与理论学说,间接推演他们对心理健康标准所持有的倾向。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学说细分的派别众多,贡献也比较大。在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的视野中有几个基本的原则:第一、人们的心理生活由潜意识和意识构成,潜意识中无需借助心理师帮助可以召回的被意识到的部分。潜意识的其它部分“是在未被认知的某种材料中产生出来的”若无精神分析师的帮助,是无法被意识所把控的。第二、将这些意识组织起来,形成特定的组织结构,被称为人格结构,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在弗洛伊德看来,每个人都是本我、自我、超我的矛盾综合体,他甚至用油画“汉斯之战”来描述这个矛盾综合体。第三、在本我、自我、超我之间的关系非常密切。本我是受爱欲本能驱使的潜意识部分和受自我、超我压抑的部分,自我源于本我,超我是自我的更高级分化部分。“一个自我的内部的分化阶段,可以称之为自我理想或超我”这个自我理想是如何产生的呢?弗洛伊德追溯到了童年时期的俄狄普斯情结,为了压抑俄狄普斯情结,从自我中分化出了自我理想或相应的社会道德。自我理想实际上也是本我中继承了俄狄普斯情绪的部分。
从这几个原则来看,核心就是自我,作为现实的代表做出心理决定与决策的部分,是否能很好地处理自我内部源于潜意识和源于超我或社会法律道德的冲突,就变成了精神分析治疗的核心。临床实践研究方面的成果,可能比较有助于我们推演传统精神分析对心理健康的基本标准。“心理学、教育和心理治疗不是发布命令,而是促进人们发现自己内部的价值和阐述一种人生哲学。这些价值观会导致心理健康。”健康的人,就是自我实现和机能充分发挥作用的人。
认知心理学在今天的临床心理学中异军突起,尤其和行为主义结合使用以后,由于其疗程短、效果好,使用也比较广泛,属于今天流行理论与技能。诸如埃利斯的合理情绪疗法、贝克的认知行为疗法,都是今天较为流行的心理咨询与心理治疗方法。在他们的视野中,什么样的心灵才是健康的呢?如果在既定的环境与生理状态下,传统认知行为治疗认为适应较好的思维和行为,是健康的标准。在知与情、知与行的关系方面相互影响方面,认知行为疗法倾向地认为,认知取到更为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认知行为治疗是一种来自于常识的方法,它以两条核心原则为基础:①我们的认知对情绪和行为具有控制性的影响;②我们的行为能够强烈影响思维模式和情绪”杜布森也有相似于怀特小组的观点:“认知行为治疗第一个核心命题即认知活动影响行为,第二个核心的命题是认知活动可以被监测和改变,第三个核心命题认知的改变将会导致预期的行为改变。”格林伯格和帕蒂斯基认为每个人的生活都会涉及五个层面:思维、情绪、行为、生理反应与环境,而且五个层面之间任何一个层面的改变,都会引发其它四个层面的改变,然而思维是关键,思维是改变的中心。认知行为疗法在上世纪90年代始至今出现了第三次浪潮,出现了新的咨询与治疗技术:比如希亚斯(Hayes)的接纳与承诺疗法;希格尔(Segal)的正念认知治疗和辩证行为疗法。认知行为疗法的新技能与新方法和传统的方法并不是相互排斥的,而只是临床程序与技巧的扩展,当人们不断正视此时此刻的观念时,随着正视的增加,求助者可能已经形成了的新的认知。
新的咨询与临床领域中,还有叙事疗法,叙事疗法源于后现代对现代社会有关对个人自由、成长的压制,将人们遭遇到的问题看作社会的问题。在他们看来,精神分析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是通过一些医生将某些人鉴别出来,以区别于其它人。在后现代理论看来,人们的心理不健康状态,是由社会制造的。可以这样来理解,个人的故事完全是依赖于社会结构的叙事来开展的,这是社会赋予个人的强有力的故事来源。治疗中打破原有叙事,求助者打破受一些主流叙事所压制的故事结构、意象表现,重新让求助者叙述故事,成为叙事疗法的基本技能。其实质仍然是重建自我,使自我统一。
从国内外用于临床实践的心理咨询与治疗理论来看,我们会发现理论与理论之间的共通与矛盾。所有临床心理学派别都关注与关心求助者的自我认知、自我成长或都有着重建自我统一性的标准部分,尤其在如何保持自我的统一性方面,有高度的一致性。精神分析需要不断重建自我发展自我保持自我的统一性;行为主义要求通过行为的具体学习或角色扮演,发展自我同时保持自我的统一性;认知行为疗法最初源于精神分析,也是希望将童年时期不能理解的记忆与处境,变成能够被思维捕捉的认知,从而重建自我的认知系统;求助者中心疗法也同样关注自我的成长,心理健康的标准仍然定格在了认知自我、实现自我的统一性;后现代叙事也关注重新叙事,以促进自我成长并保持自我的统一性。
至此,我们发现,认知自我,发展自我并保持自我的统一性,是所有心理学理论派别的共识。各理派论派别背后深刻的哲学基础差异同样不再那么重要,重要的是源自德尔菲神庙的话:“认知你自己”,重要的是沿着苏格拉底的自我探索,解决自我矛盾,重建自我统一,认知到“自知己之无知”,于是重建自我的统一性。当我们体验到自己无知时,还有什么资格对他人、对社会指手划脚和愤愤不平吗?当我们深刻体验到我们自己无知的时候,我们还有资格对自己和别人提出那么多的“应当”或“必须”吗?确实,自我认知才能自我成长,才能维持与保证自我的统一性,才能过上快乐且幸福的生活。社会工作的实践,说到底,还是认知你自己,接纳你自己,接纳人的限制,将他人作为一个人来接纳,而不管他人是妇孺老幼、同性恋者、残疾人、精神病患者或成瘾者,只有这样,我才具备生出源源不断助人力量的基本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