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海骞
(辽宁省凌源市林业工作总站,辽宁凌源 122500)
园林绿化是城市的窗口,城市园林绿化可体现出这个城的文明程度和生活水平及知名度。应充分利用开发园林苗木资源与其他众多资源息息相关,与创造中华民族健康、文明、幸福的生活环境息息相关。因此,城区绿化在我国国计民生中的地位和作用非常受重视。在全民植树、不断扩大园林绿地面积的新情况下,如何在选择优质园林绿化苗木,引进辽宁省没有的珍贵园林绿化苗木,建设拥有适合本地区生长、繁殖绿化苗木的苗圃地必然是今后的一个发展趋势。
1.1 苗圃最好设在造林地的附近 这样可减少因长途运输而造成的苗木失水过多、降低苗木质量、影响造林成活率、增加造林成本而造成的损失,所培育的苗木能很好地适应造林地的环境条件,造林成活率高。
1.2 苗圃地要尽量设在交通方便的地方 其有利于生活用品、育苗生产资料和苗木的及时运输,一般苗圃地建立在平坦开阔,坡地坡度一般在1°~3°为宜。
1.3 苗圃地应距居民点较近 其能保证季节性劳动力的来源,方便得到技术上的管理指导和机具的维修,要远离工业生产、环境污染较重的地方。
1.4 苗圃地要选择灌溉系统较好的地段 灌溉系统是苗圃地的重要设施,是保障苗木正常生长和增加收益的重要条件。
1.5 苗圃地应选在排水良好的地方 以免春、夏、秋季雨量过大造成不必要苗木的损失,地势平坦的地方,山顶、风口、山谷以及地势低洼容易积水的地方不能作苗圃。
1.6 土壤条件的选择 应选择适宜苗木生长的土壤,其是建立苗圃培育优良苗木的必要条件之一,沙壤、轻壤土较好,黏土不适合选择作为苗圃地的土壤,土壤厚度一般不能低于50 cm。
1.7 苗圃地选择 选择结构疏松、排水透气性良好的沙壤土为好,土层深厚,至少要40~50 cm,酸碱度适中,长期种植玉米、烟草、马铃薯、蔬菜等退耕地因病虫害较严重不能作苗圃用地。
整地是苗圃地土壤管理的主要措施。整地的作用在于通过整地可以翻动苗圃地表层土壤,加深土层,熟化深层土壤,增加土壤孔隙度,促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从而增加土壤的透水性、通气性。另外,还可以促进土壤微生物的活动,加快土壤有机质的分解,为苗木的生长提供更多的养分。
农耕地改建苗圃地秋收后应立即进行浅耕,待杂草种子发芽时,再行深耕,以消灭杂草,减少养分和水分的消耗。
与土壤改良相结合质地黏重的苗圃地,秋冬季整地应耕而不耙,以便冻垡、晒垡,促进风化。低洼易涝、易碱的苗圃地,整地时要与修筑台田、开掘排水沟等工程措施结合,注意抬高地面和降低地下水位,深耕、细耙,降低土壤表面蒸发量,减轻地下水和盐碱的危害。
苗圃地整地后,应在苗圃地周围挖好排水沟,排水沟的宽度在30~50 cm、深度在40~50 cm,以防雨量过大,造成苗木的损失。
如果苗圃地是建立在山地或建立在距离山边附近,应在苗圃地的周围建立好防护措施,主要是防治野生动物对小型的灌木啃咬,进而增加园林绿化苗木的死亡率。
为了苗木的成活率,在苗木选择上做到适地适树,应考虑当地的土壤、气候条件等以下几点:挑选长势旺盛,植株健壮的苗木,植株根系发达无病虫害的苗木;球、根类苗木,应选择根茎茁壮无损伤,外观符合栽植要求的苗木;观叶类苗木,应选择叶色鲜艳,叶簇丰满的苗木。
4.1 苗木的日常养护管理
4.1.1 乔木的日常养护管理 其是为了苗木生长旺盛,树形优美,无枯枝残叶,景观效果优良,枝条粗壮,叶色浓绿,并及时做好病虫害的防治工作,使苗木杜绝病虫害的发生,增加苗木本身的抗病、抗虫,早发现早治理,灌溉施肥要每季度有机肥料及时供应,在11月初至12月末做好浇灌上冻水,做好防风放寒的管理工作。
4.1.2 灌木及球类苗木的养护及管理 其是为了色泽正常,景观效果优良,定期地对灌木及球类苗木进行松土、锄草等工作,在11月初至12月末做好浇灌上冻水,做好防风防寒的管理工作。
4.2 苗木的修剪技术 苗木栽植前,要对苗木进行不同程度的修剪,主要目的是为了减少水分的蒸发,及栽植后的死亡率。
对于生长较好,容易生出新枝的树枝,进行强剪,有明显主干的乔木,可选留主要干上的几个侧枝并保持原有树形;对外形较好的球径类植物,应做到少剪或不剪,以免影响外形的整体效果,必要修剪时,应保证球类苗木的基本外形;对枝条茂密生长旺盛的常绿乔木可适量疏枝;对常绿的针叶苗木,不进行修剪,只剪除枯死枝、生长弱势枝条。
随着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享受良好的生态、宜居环境已经成为人民群众的新期待和新需求,如何利用好园林绿化苗木,建设生态系统和维护生物多样性,可以生产出丰富的生态产品,营造优美的生态家园,这些对人民群众的身心健康和幸福生活至关重要,人们常说,“城市美不美、要看绿和水”,如果没有宜居优美的生态环境,也就谈不上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