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常华
(国有抚顺县五龙林场,辽宁抚顺 113114)
东北林业向着生态林业转型发展,应拓宽覆盖面积,创建结构化的经济发展模式,并合理引进先进技术,在筛选最佳转型路径的情况下,转变以往的发展观念,充分落实目前林业生态化发展的相关制度,达到预期的发展目的。
虽然东北地区林业发展速度较快,但是,受到传统经济体制及林业经济发展的影响,在转型方面经常会出现问题,不能满足生态化的发展需求。
1.1 覆盖面积逐渐减少东北林区采伐量较高,导致林业可持续发展受到制约。通常,东北地区未能制定完善的林业生产组织方案,经常会出现滥砍乱伐现象,或是过于重视财政收入,对幼龄亦或是中龄的树木进行砍伐,导致采伐数量过多,超过了树木的再生能力,降低了林木覆盖率。据统计,20世纪末期,吉林省林业总面积从150万hm2减少至53万hm2,长白山林业蓄积量从6亿m3减少至1亿m3。由此可以看出,大量砍伐林木不仅导致林木覆盖率降低,还会诱发生态环境破坏问题,生态的平衡性受到影响,如出现水土流失亦或是荒漠化现象。
1.2 林木利用率较低近年来,林木加工行业已发展成为我国的支柱产业,而东北地区是我国重要的生产基地,木材加工行业的发展直接影响东北地区的经济收入。对于林木加工而言,主要是对木材资源进行合理的调配,并开展原木的加工处理,在简单处理之后进行销售。但是,东北地区林木产业规模很小,加工技术水平较低,缺乏一定竞争力,只能简单地开展加工工作,难以进行精细或是半精细化处理,一些木材未能得到良好的加工,出现废弃现象,导致林木资源浪费,对林业的长远发展造成了严重影响。
1.3 生产技术匮乏目前,东北地区林业发展仍然采用传统粗放型生产模式,未能积极引进先进生产技术,主要表现在机械设备落后、基础设施匮乏及设备老化等方面,生产加工效率较低,不能满足当前的林业生产标准。与此同时,在生产管理期间未能做好科研工作、试验工作及技术推广工作,整体生产流程的科技含量很低,无法结合林业的长效发展需求筛选最佳的生产技术,导致林业可持续发展受到抑制。
2.1 扩大林木覆盖面要想促进东北林业向着生态林业转型发展,应扩大林木覆盖面,维护生态平衡。因此,首先应树立正确观念,制定完善的林业种植方案,充分落实退耕及退草还林等政策,有效增加林木覆盖面积。在落实政策期间还需做好监督工作,积极收集各类反馈信息,及时发现并解决其中存在的问题。其次是监督管理部门需要加大执法力度,从根本上解决林业乱砍滥伐问题,在各个林业区域中都要根据法律进行森林保护,发现违法行为及时采用正确的执法措施,起到震慑作用。最后应做好宣传教育工作,通过教材、电视、报纸及网络等途径,加大森林保护知识的宣传力度,倡导爱护森林,鼓励群众参与到森林保护工作中[1]。
2.2 优化经济发展模式首先,对林区及木材加工企业进行有机整合,集中开展生产工作,创建特色化生产链,对内部管理进行优化,并且引进较为先进的机械设备,积极借鉴其他木材加工技术,结合市场需求进行半精细或是精细化加工处理,全面提升木材利用率,预防浪费问题。其次,在东北林区生产过程中,需要对经济结构进行调整,丰富林业资源,并将农业及畜牧业等融入其中,以提升资源配置效果[2]。
2.3 积极采用生产技术东北林区在实际发展过程中,需要积极采用先进的生产技术,提升生产水平。首先,需要提升科技研发人员及技术人员的薪资待遇水平,吸引更多技术人才参与到林业转型发展过程中,建设高素质人才队伍。其次,应重点关注科技的研发创新,增加经费,促进科技创新[3]。
为了促进东北林业向着生态林业的方向发展,应优化经济结构,利用先进技术,增加森林覆盖面积,促进林业可持续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