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维莉
(江西省赣州市环境监测站,江西赣州 341000)
赣州市位于江西省南部,是江西省人口最多、面积最大的地级市,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森林覆盖率达74.2%,全市户籍人口约为970万人,农村人口较多。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赣州市广大农民的物质文化水平稳步提高,但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还留较大的空白,需要全面调查与分析赣州市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的开展情况,为赣州市农村环境保护提供依据。下面以上犹县水岩乡古田村、五指峰乡黄沙坑村为例,分析赣州市农村环境质量监测工作情况。
上犹县位于江西省赣州市西部、赣江上游,是赣粤湘三省交界处保存完好、融山水为一体的生态功能区。上犹县以水丰、电足著称,是全国最早的农村初级电气化县之一。据有关资料显示,该县境内有湖泊、水库、山塘1639多座,库容17亿m3。全县有山地面积12.335万hm2,森林覆盖率达77.2%,有林地面积9.997万hm2,毛竹林面积0.937万hm2。上犹县自然环境优美,境内山奇水秀,旅游资源得天独厚。该县拥有国家一级景点4处、二级景点12处、三级景点31处、四级景点55处以及五级景点60多处。该县拥有国家级森林公园2个。水岩乡古田村位于东经114°21′42″,北纬25°56′16″。该村属于种植型村庄,地貌形属丘陵,村庄面积约11.300km2,耕地总面积0.477km2,以水稻种植为主,灌溉用水主要为地表水。五指峰乡黄沙坑村位于东经114°11′52″、北纬25°58′43″。该村属生态型村庄,地形属山地,土壤类型为沙壤土,村庄面积约45.000km2,耕地总面积0.470km2,以水稻种植为主,灌溉用水主要为地表水。
环境空气监测项目为可吸入颗粒物、二氧化硫和二氧化氮3项。每季度监测一次,采取手工监测,每次各选取连续的5d。两个村庄的饮用水源均为地表水源,分析项目为《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表1中24项及表2中5项,每季度监测一次。
村庄土壤以村庄为点位布设单元。每个村庄各选择5个土壤监测点。在基本农田、园地、饮用水水源地周边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共3个点位;可根据村庄环境状况,在重点区域土壤中选测两类,各布设1个监测点位。重点区域土壤包括工矿企业周边土壤,畜、禽、水产养殖场周边土壤,污水灌溉的农田土壤,大量堆放工业废渣、生活垃圾场地周围的土壤,长期受工业废气和粉尘影响的土壤,居民区周边土壤,其他疑似有污染的土壤。
3.1 村庄空气质量状况2015—2017年,上犹县水岩乡古田村空气中二氧化硫24h平均浓度值为9~69μg/m3,二氧化氮24h平均浓度值为13~75μg/m3,可吸入颗粒物24h平均浓度值为6~106μg/m3;上犹县五指峰乡黄沙坑村空气中二氧化硫24h平均浓度值为5~42μg/m3,二氧化氮 24h平均浓度值为12~67μg/m3,可吸入颗粒物24h平均浓度值为14~101μg/m3。两个村庄的空气质量均符合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 3095—2012)中二级标准限值的规定。
3.2 村庄饮用水水质情况2015—2017年,上犹县水岩乡古田村和五指峰乡黄沙坑村的饮用水源地水质均符合国家《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 3838—2002)中相关标准的要求。
3.3 村庄土壤质量情况上犹县水岩乡古田村的5个土壤监测点全部指标均达到了《土壤环境质量标准》(GB 15618—1995)限值的要求;五指峰乡黄沙坑村的5个土壤监测点中,有3个土壤监测点镉超标,4个土壤监测点铅超标。根据监测结果,水岩乡古田村的5个点污染物质量评价分级均为无污染,五指峰乡黄沙坑村的5个点中只有基本农田为无污染,其他4个点位均为轻微污染和轻度污染。
2015—2017年,上犹县水岩乡古田村和五指峰乡黄沙坑村的空气和饮用水质量均达到了国家标准要求,且相对于标准来说监测值总体偏低。但在土壤监测中,五指峰乡黄沙坑村的5个土壤监测点中有4个出现了不同程度的重金属超标情况。造成土壤重金属超标的原因有很多,如农业生产中使用的农药和化肥、居民生活及畜禽养殖中产生的生活垃圾、空气中的有害物质自然沉降到土壤中所产生的污染、乡镇工业企业生产所造成的污染以及受当地地质影响造成重金属含量本底值较高等。
黄沙坑村位于380县道旁,距离上犹县城约50km,紧靠五指峰风景区,周围植被茂密,风景优美,村中无工矿企业,只有一个林场位于村庄附近。在该村的5个土壤监测点中,容易受农药、化肥影响的基本农田和果园中,只有果园出现了铅超标,且超标量仅为0.08倍,其他超标点位分别为水源地周边、垃圾场周边及养殖场周边,同时考虑到村子的自然条件和赣南地区的整体地质情况,得出该村庄的土壤重金属超标主要是受居民生产生活面源污染及土壤本底值较高所致。
赣州市农村人口众多,因此加强和改善农村环境质量是建设新农村的必然环节,而农村环境质量监测是进行农村环境保护的一项基础性工作,也是各级政府部门制定农村发展和保护政策的技术支撑,选择合适的农村监测点位,并对获得的监测结果进行准确的分析,是环境监测部门今后需要持续努力和探索的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