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吴尚兵 长沙市规划设计院有限责任公司 湖南长沙 410000
“文明奥区,生态衡山”。衡山,有着1700多年的悠久历史,得南岳名山之灵气,自古以来就是人文荟萃之地,以其秀丽的山川、灿烂的文化、富饶的物产闻名天下。在新的总体城市规划下,县委、县政府以“借力长株潭,争先大湘南,汇聚正能量,建设新衡山”为宗旨,大力开展生态文明城市建设。
衡山县黄花新区位于衡山县城开云镇西北部,南依老城区、西接开云新城、北连金龙工业园,是衡山县城重要的功能节点及纽带。新区建设以“山水衡山”为主题,在保护现有生态山体和水系的基础上,将新区建设成为集行政、文化、娱乐、商业、宜居于一体的新城市中心。
本项目位于黄花新区东南角,地理位置优越,西靠南岳衡山,东连湘江,是典型的“背山面水”的生态格局。
本次设计内容为衡山县黄花新区黄花公园整体规划设计,设计面积约为317亩。
根据设计红线范围,实地勘察,场地内主要为农田和水塘,生态群落单一。地块延水系方向展开,平面成点带状布置。
场地整体地形西高东低,中间低、四周高,竖向空间丰富,易创造多样的景观环境。基地水资源丰富,西侧为螺头岭水库,水质清澈水位稳定。天然的水体资源,有着开发滨水活动及湿地的潜力,为构建生态公园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地块交通便利,东面为衡山大道与107国道交叉路口,沿衡山大道可直通县城。地理位置优越,位于老城和新区的中心点,是衡山县新区门户。衡山大道西线,府前路,滨湖路,黄花路将会陆续开通,为后期建设提供了便利的交通资源。
根据上位规划,周边以行政,体育,商业用地为主,未来主要服务于新区及周边居民。但根据城市不断发展,现状公园已经不能满足市民的需求,项目建设势在必行。
根据衡山县黄花新区城市发展需求及县委、县政府的统一部署,设计将本项目打造成为集生态自然、滨水体验、健身运动、科普教育于一体县级综合性中心公园。
“山水共融、锦绣黄花”
设计以生态、绿色、环保为理念,以自然地貌为基底、水系为纽带,融合周边场地、城市、人文等要素,通过大地记忆、文脉延续、生境营造等景观策略,将山水共融,上承中国传统的山水精神,下承和谐的繁华新区。
(1)“大地记忆”公园基地是建设的基础,现状地貌及水文肌理承载了基地的发展历程,是人类改造利用自然的痕迹与见证。方案将提取自然山水图案,紧密结合场地基底,通过整理、恢复、补充的方式,营造丰富而又个性的公园景观。
(2)“文脉延续”衡山历史悠久,非物质文化种类繁多,如地花鼓、影子戏等。方案对文化予以挖掘,提炼景观元素,通过建筑、雕塑小品等景观表达方式展现,实现文脉传承。
(3)“生境营造”场地生物群落单一,方案将结合现有水系,加入了湖泊、岛屿、山林等景观形态,营造多样化的生态环境及生物栖息地,力求营造完整的生态系统。
1.生态先行原则:崇尚自然、以绿成景,绿化提质植物选用以乡土本土树种为主,配置以自然形态,低养护、易成活的植物品种,减少绿化养护成本。
2.人本性原则:一切建设活动以“人”为服务对象,力争创造优美、舒适、安全富有情趣的空间环境。
3.标志性原则:突显地域文化特色,塑造具有地标特征的景观标志。
4.多样性原则:吸收国内、国际上同类或类似成功经验,全面提升滨水公园的设计含量。
设计以“一湖、两带、三轴、四区”为景观框架。
一湖:利用现状地形地貌,规划三个不同标高湖面,形成一个景观湖。
两带:为道路景观绿带及滨水体验带。
三轴:分别在行政中心、体育场馆、中心城区三个方向设置景观通道,形成三条景观轴线。
四区:设计结合现状场地及规划条件,分别从区位、地形、用地性质等综合考虑,将本项目分为:门户广场区、生态体验区、体育运动区及滨水休闲带。
根据景观结构,合理布置景观节点,通过不同场地及景观要素的布置,形成竖向丰富、功能齐全、环境舒适的景观空间。
门户广场区
本区位于项目东南角,结合场地优势,将公园主入口规划在此,设有游客中心、管理用房、自行车租赁等功能建筑,并附带餐饮及便民服务。在广场位置设计主题雕塑,以音乐旱喷为点缀,为广场增添活力。沿建筑周边布置景观树阵,形成开阔的林下空间,衬托建筑之美。结合影子戏、地花鼓等文化特色,布置人文景观雕塑,提高公园文化氛围。在广场南侧,设有露天剧场,增设儿童娱乐项目,提高区域人气。剧场边界设有阶梯看台,北侧沿岸布置休闲廊架、木栈道,可供游人在此观光休憩。
生态体验区
本区位于项目西南角,西接螺头岭水库堤坝,东连107国道,堤坝南北向布置,中间段为硬质护坡,两端为自然山体斜坡。规划以生态为主题,打造滨水湿地;架设滨水栈道,供市民享受自然景观。岛上休闲屋及廊架,提供多样的停留空间。在堤底斜坡处,设置滑草场等亲近自然的活动。同时利用堤顶居高临下的视线优势,架设观景挑台,堤坝南北两端为景观密林,塑造天然的植物背景。
体育运动区
本区位于项目正北角,根据周边用地性质,以体育运动为主题,设有篮球、羽毛球、极限运动等项目,为游客提供不同选择。临湖的亲水广场、码头、水上活动,激发滨水活力。并在此区域设置中心广场,可举办各类大型活动,提高公园的实用性。
滨水休闲带
本区位于项目东北角,南接衡山大道西线,北至黄花路,地块沿水系方向成带状布置。规划周边均为商业及办公用地,以滨水为主题,营造衡山 “威尼斯”。设计将保留原水系流向,对其边界进行整理,运用简单的曲线,形成多样式的驳岸。设置亲水平台和汀步为市民提供多样的亲水场地。
两岸布置休闲座椅,供游人停留歇息。水上剧场及看台,为商业活动及文艺演出提供便利,提高整体商业价值。
竖向设计结合总体需求,减少土方开挖,实现土方内部平衡。合理设置活动场地,在满足消防及无障碍设计的前提下,营造丰富的立体景观空间。
规划将原有水塘进行组合规整,利用场地高差,形成三个不同标高的湖面,在高差处通过自然跌水处理,丰富水景形态。周边的亲水及水上活动项目,提高滨水趣味性及参与性,实现资源利用最大化。
在满足消防、管理等要求下,设置主园路、次园路、支路及自行车绿道。打造安全、便捷、舒适的交通体系。
植物设计以“秀丽花园”为主题,将山林、田园、水系为基底,塑造丰富的植物层次,营造简洁的植物空间。以夏季花为设计主线,辅以春秋花卉,并根据不同分区,运用不同的种植形式及适地适树的原则,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
根据公园设计规范要求,结合公园面积及游客容量,合理设置游憩、服务、管理等公共设施。
公园内设置6米宽主园路,分别连接东面北面两个出口与市政道路相接,保障消防抢险应急通道随时畅通并在两侧设置消防栓。园内建筑及重点场所配备相应的消防设施,并有专人管理,同时在出入口位置,设置集散广场以备不时之需。
建构筑物以生态环保为设计理念,外观简洁,功能丰富,为市民提供一个可赏可留的景观空间。
运用海绵城市设计理念,对场地内的雨水进行管理,通过“生态草沟、台地净化、湿地浮岛”等措施,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
设计以“节能环保”为理念,提取生活元素,融合文化特色,实现人文景观最大化。
整体采用生态式驳岸,与周边景观环境相融合,充分展示人与自然的可持续发展。
设计本着“以人为本,安全第一”的原则,针对不同区域分别设计,采用节能、环保的景观灯具,打造和谐优美的夜间环境。
总而言之,随着我国的城市化进程快速发展,城市公园已经成为宜居环境的必备场所,是改善居民生活质量及提升城市品质的民生工程。在公园设计中,结合现有的设计规范及人们对青山绿水的需求,充分挖掘本地文化特色,合理的布置功能活动场地,多层次的角度考虑去满足人们的需求,打造舒适、安全、绿色及生态的城市休闲公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