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秀花
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技术优化语文教学已成为现代化教学的特征,恰当地运用计算机多媒体教学,可以使课堂教学发挥最大的优势,可以创设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情感,开启学生心灵的窗户,最大限度地发挥其自主性、灵活性、创造性,克服传统、单调的讲授方式,优化课堂结构,改进教学方法,可大大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地促进语文教学改革。现将笔者的教学体会阐述如下,与各位同仁分享。
语文课的教学内容是语言文字,语言文字中有许多生动形象、幽默诙谐之处,也有简单枯燥、复杂抽象、拗口难懂之处。在语文教学中运用电脑多媒体课间,那些晦涩难懂、简单枯燥的文字就可以变成学生看得见、听得懂、可以感知的图片、声音、视频,引起学生强烈的内心共鸣,有助于学生知识的建构。多媒体正是利用数码技术通过直观、形象、生动、丰富的感官刺激,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仿佛身临其境,从而引起学生学习的兴趣,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轻松掌握语文中的知识,通过多媒体的呈现,学生可以全方位感知更多的信息,加大知识密度,提高教学效率。
如,在教学《海滨仲夏夜》时,笔者考虑北方住的孩子对海滨是很陌生的,为了激发学生浓厚的兴趣,通过多媒体课件,展现出威海海滨的美丽景观,有助于打开学生丰富的想象。
1.感知图形。给学生播放一组海滨仲夏夜的图片,让学生有一个感知上的认识。用身临其境的方法来感受课文中所描绘的环境,切实体验海滨的美景,把简单枯燥的文字变为活灵活现的图片,让学生记忆犹新,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加深记忆。
2.活化文字。用简洁的文字从标题开始剖析,《海滨仲仲夏夜》——“海滨”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是胶东半岛上威海市的海滨,“仲夏”是指夏季的第一个月,大约在农历五月,“夜”指特定时间。用简洁明了的文字体现文章的中心思想和作者意图,更能让学生把复杂的东西简单化,容易吸收和消化。
3.传递声音。通过计算机多媒体播放出大海波涛的声音,让学生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使学生学习的兴趣更浓。优美的声音回荡在耳边,犹如置身于大海边上,想象着夏季夜晚海边的时光,这是传统的教育无法比拟的。
4.描绘图象。描绘出从“夕阳落山不久”到“夜色如浓”,从“月亮上来”到“夜深”的优美,依次描绘了明丽的三组画面。通过生动鲜活的图象来加深课文内容,就更能使学生有学习的动力,有力地拓展了文字叙述的不足,加深了学生学习文章的内容。
5.展示动画。用动画展示出夕阳的下落,海浪的波动,霞光的色彩变化,给学生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使学生见文就能迅速地想象当时的画面,更能提高学生学习的效率。
语文核心素养是指学生敏锐的观察力、良好的记忆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以及准确地语言表达能力,语文课程改革的关键就在于落实语文核心素养,。为了培养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能力,在语文教学中结合课文,恰当地运用多媒体,启发学生由多媒体播放的景象,联系生活实际,想象课文中事物的变化和发展,从而加深学生对眼前事物的认识,丰富观察的感受,可以有效地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如,在教学人教版第八册选《可爱的草塘》时,课文中主要讲述的草塘景色优美、特产丰富。文字的描写毕竟有其局限性,学生很难理解作者看到草塘为什么有置身大海的感觉,有作者的文字叙述也不足以让学生能切身感受课文中的草塘颜色为什么会有鲜绿色、翠绿色、墨绿色的变化。单用文字来解释是非常苍白无力的,没有亲身的体会,学生是很难理解作者文中所述的内容,记忆也不可能很深刻。对于这样的课文,如果在教学过程中,有意地运用多媒体来展现和还原文中的内容:让学生观看有关草塘颜色变化的动画图片(通过资料片录制合成),并让学生展开想象的翅膀,随着作者的思绪一起去看美丽的草塘。再配上音乐和解说,学生必然会身临其境,进入美丽的北大荒。通过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可将学生的思维引向深入,学生通过感知领悟,不仅能理解了这一段课文的内容,而且也培养了学生丰富的想象力,激发了学生热爱祖国的思想感情,触动了学生用语言表达的欲望。
教无定法,多媒体课件的运用同样如此,它也必须因人、因事、因地而异,关键是依据语文课程标准、学习目标、学生特征和技术条件,选择适当的语文教学方法,确定运用信息技术培养语文学业能力的契合点非常重要。教师不能让教学去迎合信息技术的手段展示,而要让信息技术为提升语文教学效果服务。在语文教学中可单媒体运用,也可多媒体组合进行。另外,在使用中还注意与媒体的有机调和,以尽量减少负效应。
总而言之,学生都有好奇心理,注意持久性比较差,在语文教学过程中,运用多媒体教学能为学生创设愉悦有趣的情境,对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推进语文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有极大的作用。多媒体教学能通过图像、文字、声音、动画等方法传递课文内容,用生动形象的图片、声音来还原文章的本身内容,能让学生身临其境,在愉悦轻松的氛围中掌握课文知识,还原课文内容,比起枯燥的文字,多媒体教学更能引起学生浓厚的兴趣。为学生学好语文,牢牢掌握课本知识,打下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