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城镇化对建筑类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及对策研究

2018-02-10 11:05:11王智博贾彦丽
中国校外教育 2018年4期
关键词:城镇化毕业生校企

◆王智博 王 永 贾彦丽

(河南交通职业技术学院)

一、引言

基于我国目前快速发展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建筑行业的发展任重道远,建筑企业对高职毕业生的需求逐年都在增加,这给建筑类高职毕业生创造了良好的就业机会。而研究新型城镇化进程中建筑类高职毕业生就业问题,这将有助于我们了解建筑类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现状、建筑企业的人才需求、高职毕业生的综合素质情况等,从而进一步改善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提高毕业生就业竞争力,帮助其实现良好就业;同时提升建筑类高职院校的高技能人才培养水平,为我国新型城镇化建设培养出优秀的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最终进一步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并提供有益的建议和参考。

二、新型城镇化进程对建筑类高职毕业生就业的影响

1.建筑类专业人才需求旺盛

近年来,在新型城镇化引领下,房地产业、基础设施工程、保障房建设等行业得到了快速发展,其从业人员需求不断扩大,建筑市场的主体如建筑施工企业、建筑咨询机构、建筑监理公司、建筑设计单位等,均需要大量的高技能型人才。例如面向建筑施工企业的施工技术员、材料检测员、现场安全员,面向监理公司的旁站监理员,面向建筑咨询企业的项目管理员、造价预算员,以及面向设计单位的计算机设计绘图员等。

《河南省住房城乡建设人才发展中长期规划(2010-2020年)》中指出:到2020年,各类执业注册人员的数量将达到15.2万人。其中,监理工程师达到1.8万人,一级建造师达到3万人,二级建造师达到8万人,注册建筑师8000人,规划师1000人,房地产估价师达到2000人,房地产经纪人达到 3000人,物业管理师达到1万人,基本形成与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建设执业资格体系,进一步提高专业人才使用效能,使建设行业高级人才队伍数量和素质大幅提高,以适应新型城镇化建设发展的需要。因此,建筑类高职院校毕业的高技能型人才将迎来极大的就业发展机遇。

2.对技能型应用人才提出更高的要求

随着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企业对引进人才的要求不断提高,企业需要有较强实践技能的人才,来满足工程项目的综合素质要求,例如项目可行性分析,项目规划报建,现场施工管理,工程监理及预算等专业性技术工作。从目前用人企业的反馈情况来看,其招聘的毕业生大多要求具备较高的专业素质、实践能力、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如对建筑类高职毕业生不仅要求工程施工技术要精通,还要有相关工程测量,工程预算及工程监理方面的知识储备,能够在施工技术现场应付复杂多变的工艺流程,要有较强的灵活性,分析协调能力,同时最好具备计算机网络、办公自动化等基本知识,这对当前建筑类高职院校培养出合格的毕业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三、新型城镇化下院校应采取的对策

1.加强重点专业及其专业群建设

高职院校实施“精品+特色”的专业内涵发展战略,按照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要求,完善教学体系和内容,构建以就业为导向,能力为本位的具有专业特色的课程体系;同时充分考虑我国建筑施工企业管理模式的变革和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设备的应用,制定切合实际的高技能应用人才培养方案;根据“宽口径,厚基础,强能力”的原则构建理论教学体系;根据“营造现场氛围,提高实践能力”的原则,建立并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根据“培养应用能力,满足就业需求”的原则,探索产学研合作教育的途径,最终形成工学结合特色鲜明、人才培养质量高、产业覆盖面广、行业认可度高的重点专业及其专业群。

2.加强校企合作机制建设

高职院校应在巩固现有校企合作成果的基础上,通过校企合作董事会,理顺“订单”人才培养中的管理关系,完善共育合作体系,深化校企办学模式改革,将企业真实任务作为学生实训项目,把学生学习过程变成完成工作任务的过程,形成成熟的“产教一体、寓学于工”人才培养模式,实现院校与企业、专业与职业、学生与岗位的有效对接。学校在场地、设备、人力等资源、企业员工培训及技术研发与服务等方面竭力支持企业发展;合作企业发挥在企业人才规划、经费与设备支持、先进技术应用、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吸纳学生就业、教师互聘互派等方面的优势,强力支持学院办学。校企双方成为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的利益共同体,最终实现学校、企业、行业的互利共赢。

3.加强师资队伍培养机制建设

高职院校应高度重视专业教师队伍综合职业素养与教学能力特别是实践操作教学方面能力的培养和提高,应通过培训研修、企业锻炼、经验交流、技术研发等多种途径,加强专业骨干教师的培养,切实提高教师基于工作过程的教学设计和教学水平。通过校企合作打造专兼结合专业教学团队,建立有效的团队合作机制,促进校企之间教学研讨和教学经验交流制度化;推进教学工作的老中青相结合,发扬传、帮、带作用,加强青年教师培养,形成一支理论功底深厚、实践能力强、教学经验丰富、服务建设行业发展、专兼结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为地方和行业培养高素质高技能应用型人才提供师资保障。

四、毕业生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1.转变就业观念,提升竞争力

随着我国新型城镇化进程的不断推进,建筑行业的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不断涌现,专业知识更新加速,就业岗位不停变化,就业者轮换的频率也逐渐加快。因此,建筑类高职毕业生应当正确认识当前就业环境,根据就业市场实际需求树立动态就业观,灵活多变积极参与择业的竞争,增强就业竞争意识,依靠高尚的职业道德、精湛的专业技能、热情的工作态度和顽强的拼搏精神,来实现自己的事业梦想。

2.树立正确职业意识,培养良好品格

当前各类企业都需要能深入到生产一线、建设一线的技能型应用人才,这不仅是企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职业技能人才成长和发挥才能的最佳途径。知识和才能只有与生产实践和工作实际紧密结合才能真正发挥作用,对于高职毕业生,更要转变就业观念,发扬吃苦耐劳的精神,勇于深入建筑企业一线,在实践中锻炼成长自己,使自己“有业乐就”。

五、结束语

十八大报告中提出的“加速城镇化进程”,为未来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巨大的机遇,而该行业的发展离不开大量具有较好综合素质、较高专业技能的应用型人才的支持。因此,建筑类高职院校应加强专业群建设,深化教学改革,优化校企合作,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使毕业生“有业能就”;同时加强毕业生就业择业指导,转笔就业观念,提升就业竞争力,使毕业生“有业乐就”,从而培养出能够适应新型城镇化进程,满足社会需要、协调、可持续发展的建筑类专业高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宫照敏.实施人才培养与职业生涯规划打造建筑类高职教育新格局.辽宁经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 (05).

[2]龙小平.建筑类专业高职毕业生就业调查与思考.网络财富,2010,(21).

[3]王振,黄雪飞.高职毕业生就业质量评价的研究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1):83-89.

猜你喜欢
城镇化毕业生校企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深化校企合作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实现校企生三方共赢
上海包装(2019年2期)2019-05-20 09:11:04
校企联合对人才培养的作用
电镀与环保(2016年3期)2017-01-20 08:15:33
校企合作运行机制初探
新课程研究(2016年1期)2016-12-01 05:52:15
坚持“三为主” 推进城镇化
学习月刊(2015年14期)2015-07-09 03:37:50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
校企合作五反思
城镇化
江苏年鉴(2014年0期)2014-03-11 17:09: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