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建锋
(四川外国语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重庆 400031)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主题。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鲜明的特征就是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在推进中国改革开放的进程中,邓小平的发展理念就是在我国气势恢宏、汹涌澎湃的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中深入持续发展的,它不仅科学地反映了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理论的最新经验和成果,也是改革开放的行动指南和指导思想,更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要渊源之一。邓小平这位“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伟大的无产阶级革命家、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久经考验的共产主义战士,中国社会主义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开创者,邓小平理论的主要创立者”[1],他在全面回顾和剖析了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成败和得失,科学地阐释和判辨了时代特征,进一步传承和创新了毛泽东的发展理念,“开创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第一次比较系统地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经济文化比较落后的国家如何建设社会主义、如何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的一系列基本问题……开拓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把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提高到新的科学水平”。[2]在邓小平同志的指导下,把发展问题提到国家中心任务的高度,坚实地走出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步伐。经过近40年的努力和奋斗,党在十八届五中全会再出发,明确了发展理念,即“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是针对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的良方,也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向着第一个100年奋斗目标迈进提供了理论指导和行动指南。党的十九大再次提出了“发展是解决我国一切问题的基础和关键,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必须坚定不移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3]一时间,全国人民凝神静气地下好发展理念这盘大棋。考察新理念发展史是我们深入学习和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基础。因此,关注和总结邓小平发展理念,对于推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学习和实践,具有深远的意义。
创新是邓小平发展理念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他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贡献的科学的方法论。充分认识和考察邓小平发展理念中的“创新”要素,对于实现思维创新、精神创新、人才创新,具有重大意义。
“实事求是,是邓小平同志一生最重要的思想特点,也永远是中国共产党人应该遵循的思想方法。”[1]这是邓小平“创新”发展理念的核心。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始终高举实事求是的大旗。在改革开放新时期,邓小平遵循和强调求真务实的精神,大兴实事求是之风。他多次提出,实事求是是毛泽东思想的出发点、根本点和立足点,是指导一切工作的方法论。邓小平也是以此为抓手和突破口,在党和国家的各个关键和重大时期,引领党和人民披荆斩棘、乘风破浪,取得了前所未有的成就。
2.真抓实干,避免做表面文章。邓小平同志讲“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针对一些人空谈路线、红线、界限,唯唯诺诺、畏畏缩缩、不思进取、怕犯错误的现象,他提出了真抓实干的三原则,就是“要把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作为判断一切工作是非得失的标准”。[4]259-260他还提出“不搞争论”,在“干中学、学中干”的过程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是邓小平“创新”的发展理念的重大突破。
3.强调“摸着石头过河”,稳步摸索,循序渐进而行。进入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既没有现成的模板拷贝,也没有既得的方案能够模仿,因此就只能“摸索”,“大胆地试,大胆地闯”。[4]143-144这种在实践中“摸着石头过河”的历程,就是“实践、认识、再实践”的进程。
“综观邓小平同志70多年的革命生涯,可以清楚地看到,他身上始终洋溢着一种革故鼎新、一往无前的勇气,一种善于创造性思维、善于打开新局面的锐气。”[1]这种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体现在:观察细微、果断决策、发展创新、锐意进取、破立结合。
1.找准矛盾,化解症结。毛泽东在《矛盾论》中讲:“任何过程如果有多数矛盾存在的话,其中必定有一种是主要的、起着领导的、决定的作用。”[5]143-144针对改革开放中的主要矛盾,邓小平“创新”的发展理念找准了解决矛盾的重要抓手——解放思想。他要求我们,不能固步自封、唯唯诺诺,盲目地唯上唯书,放弃唯实。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表明,这是中国出路唯一的正解。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飞跃;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现政治体制变革;只有解放思想,才能实现摆脱计划经济的束缚,确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2.抓住本质,选中突破口。邓小平高瞻远瞩、目光敏锐、思路清晰、能谋善断,总是能够抓住问题的本质,能从中国的国情和实际出发,中国发展的关键时期提出自己独到的见解和谋划,制定宏伟蓝图,分级分步实现战略目标。他结合中国国情,首选实现农村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深化改革的突破口,因为他知道,在中国有80%的人口是农民,让这部分人口安稳是中国发展的关键。为此,如何尽快地提高农民的生活,如何合理地制定我国农业发展的目标成为他常常思考的问题。他说:“中国考虑发展问题要从人口多、底子薄这个实际出发,发展目标不能定得太高……我们一切从实际出发,根据中国的实际提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方针。”[4]126-127实践证明,以农村体制改革作为全面改革的突破口充分体现了邓小平同志不断开拓创新的政治勇气和远见卓识。
3.善于创造性思维、善于打开新局面。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代,邓小平的发展理念又达到了一个新的顶峰,他把国际国内的形势结合起来,通盘考虑,打破常规,创新格局,从顶层进行设计,从大局出发,以世情国情为基,做出了对中国发展具有深远影响的一系列重大的决策,引导党和国家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探索出一条适合中国国情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在此基础上,他创造性地领导我们党制定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提出了社会主义本质论、社会主义根本任务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论等。
邓小平指出:“要注意经济稳定、协调地发展,但稳定和协调也是相对的,不是绝对的。”[4]101-102这也正是习近平强调的“协调既是发展手段又是发展目标,同时还是评价发展的标准和尺度”。[6]邓小平“协调”的发展理念中闪耀着唯物辩证法的思想光辉,体现着坚持从客观事物的内在联系把握事物,认识问题、处理问题的科学方法。要学会运用辩证法,善于“弹钢琴”,处理好局部和全局、当前和长远、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着力推动经济与政治全面协调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全面协调发展、区域全面协调发展。
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取得新的伟大成就,然而从全局发展来看,经济发展与法治建设不可避免地存在着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邓小平高度重视经济发展的速度,也非常重视其质量、效益及协调发展,强调先提升管理和质量,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两手都要硬都要抓,这样的发展才是有效的发展。这说明,邓小平把“发展”作为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注重其全面性、协调性。他说:“不是鼓励不切实际的高速度,还是要扎扎实实,讲求效益,稳步协调发展。”[4]103-104同时,他也提出:“搞四个现代化一定要有两手,只有一手是不行的。所谓两手,即一手抓建设,一手抓法制。”[4]59-60要推动整个社会健康、有序、合理地发展,需要法治建设与经济发展相适应。在实际工作中,邓小平一贯强调协调好政治发展与法治建设发展的关系。他认为,在改革开放的形势下,法治建设能够维护社会的稳定团结,运用各类法律手段和途径,预防和惩治违法犯罪,构建人民内部和谐,营造良好的政治氛围;法治建设可以从法律上确保我国的国体和政体向良性方向发展;法治建设是促进和确保改革开放的手段和途径,运用宪法确定了经济发展的方向,将改革开放取得的辉煌成就的经验和措施用制度和法律的方式予以确立,并采取法律的途径和措施协调了对内对外的经济关系,促进了经济的交流和发展。经过40年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只抓经济建设而忽略法制建设,经济建设难以搞上去;只有辩证地把握社会主义经济建设与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关系,坚持抓法制建设与抓经济建设并举,我们的经济建设才能稳步、健康、持续地发展”[4]49-50,在大力推进经济体制改革的同时,一定要推进与之相适应的法制体制改革。政治体制改革与法治体制改革应该相互依存、相互协调、相互配合。邓小平的这些重要论述,阐明了经济体制改革与法治体制改革相互适应、相互配合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在指导我们如何促进社会主义全面协调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发展是一个系统工程。社会主义的发展不仅应有丰富的物质文明,而且应有丰富的精神文明。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发展中,特别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协调发展。早在1979年就提出“我们要在建设高度物质文明的同时,提高全民族的科学文化水平,发展高尚的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建设高度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7]精神文明是为经济建设服务并促进物质文明发展的。由此可见,邓小平高度重视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不能只注重经济的发展,精神文明的提升占有同等重要的地位。他要求发展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应齐头并进,双行并举,否则就不是社会主义。所谓社会主义要超过资本主义,是指要在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个方面都超过,这才真正体现社会主义的优越性,体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见邓小平强调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并不冲突,相反,精神文明与物质文明相辅相成、互为依托。实践证明,正是物质文明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才有力地促进了社会全面协调、科学有序发展。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发展,党的十五大第一次明确提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目标,形成了“三位一体”(即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的发展总体布局;党的十六大作了“四位一体”(即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的发展总体布局;党的十八大作了“五位一体”(即政治建设、经济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发展总体布局。这些都是对邓小平发展理念的继承、丰富和发展。从两个文明一起抓,到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态五大基本纲领,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我党治国理政方略的不断完善,也体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继承与创新的辩证统一的关系。
中国地大物博、人口基数大,各地区资源分配不均,导致各地区经济发展失衡。为全面贯彻落实好区域协调发展,邓小平创造性地提出了统筹区域协调的发展就是不同区域经济的共同发展。邓小平提出,让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在此基础上逐步实现共同富裕。这成为区域协调发展理念的理论基础。邓小平提出了顾全“两个大局”的思想。他提出让经济条件和自然条件较好的地方先发展,然后再带动落后地区的发展,他强调:“沿海带动内地更好地发展,这是一个事关大局的问题。内地要顾全这个大局。反过来,发展到一定的时候,又要求沿海拿出更多的力量来帮助内地发展,这也是一个大局。那时沿海也要服从这个大局。”[4]77-78刚开始进行改革开放时,国家从资金、技术以及人才方面全力向东部沿海地区实行倾斜。同时,西部也做出了大量的牺牲。邓小平认为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如果穷的更穷,富的更富,贫富分化就会产生。为了避免差距拉得过大,他深谋远虑地提出了统筹解决的方法之一,就是税收调节,让先富起来的区域多缴税,支持合理健康有序状态下波浪式地向前发展,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正是在邓小平“两个大局”思想的指导下,我们为了缩小东西部的差距,促进民族的团结,充分利用西部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能源,揭开了西部大开发的序幕。“两个大局”的战略思想能够促进东西部地区的协调发展,从长远来看,对我们实现国家的经济、政治、文化的全面发展有着更深远的意义。
同时,改革开放以来的国民经济整体发展和不同区域经济发展的实践表明,一方面,东部沿海区域的率先发展和先富起来并带动中西部区域共同发展,成效显著;另一方面,为逐步缩小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必须采取重大战略举措,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推动不同区域朝着共同富裕的方向迈进。因此,实现共同富裕就是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和本质特征,而统筹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正是其具体体现与重要要求。
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面对的是贫困依旧的中国,自然经济发展成为重中之重。但他也看到,这种发展并非不惜一切代价的粗放式的发展,应尊重客观规律,因地制宜,促进生态和民生的协调发展。他以辩证的眼光来看待经济发展和生态治理、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他指出:“我们必须按照统筹兼顾的原则来调节各种利益的相互关系。”[4]65-66这与习近平强调的“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像保护眼睛一样保护生态环境,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生态环境……协同推进人民富裕、国家强盛、中国美丽”[8]有异曲同工之妙。表明了邓小平“绿色”的发展理念就是解决好人与自然和谐共生问题。
中国的人口居世界第一,人口基数大、增长快,严重制约着经济社会的协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邓小平高度关注中国的人口问题。他认为,人口问题是个战略问题,必须提高人口素质。人口多本身是中国的一大优势,但是人均受教育的年限严重不足。人口素质低的现状严重制约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邓小平认为解决人口素质问题是实现现代化的关键。他指出科技是第一生产力,强调优先发展教育,促进科技、教育与经济建设的紧密结合。“教育是一个民族最根本的事业”,他反复强调教育在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要地位和作用,他说:“实现现代化,科学技术是关键,基础在教育,要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各级领导要像抓好经济工作那样抓好教育工作,少讲空话,多干实事,再穷也要照顾科教经费,要千方百计,在别的方面忍耐一些,甚至牺牲一点速度,也要把教育问题解决好。”[4]279他憧憬着,当中国这个人口大国的教育提升之时,所带来的人才资源的红利是世界各国都无法比拟的。
我国物产富饶、资源富足,但人均占有量却明显低于世界平均水平。人均资源短缺已成为制约我国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严重障碍。邓小平指出:“我们算是一个大国,这个大国又是小国。大是地多人多,地多还不如说是山多,可耕地面积并不多。另一方面实际上是一个小国,是不发达国家或叫发展中国家。”[4]325-326邓小平在谈到我国国情时明确指出我们有丰富的自然资源,但人均占有量相对少。尽管如此,生产中还存在着严重浪费资源现象。邓小平非常重视合理开发利用资源,针对生产中的严重浪费现象,他指出:“最大的问题还是要杜绝各种浪费,提高劳动生产率,减少不合需要的产品和废品,降低各种成本,提高资金利用率。”[4]407-408他认为,要坚决关闭一批浪费资源和原材料的企业。不仅要安排好当前的生产,而且要为子孙后代着想,绝不能吃祖宗饭,断子孙路。更合理地利用我们的丰富资源,更好地处理好经济发展和开发利用资源的关系,才能使资源得到合理开发和永续发展,才能使经济社会得到持续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环境问题日渐凸显,主要表现在:水土流失严重、资源破坏严重、沙漠化迅速发展、草原退化加剧、森林资源锐减、生物物种加速灭绝、地下水位下降、水体污染明显加重、大气污染严重、环境污染向农场蔓延等。这不仅影响了经济发展和改革开放的速度和质量,严重地危害了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而且在好些地方已经成为社会不稳定的隐患。邓小平就加强保护和改善自然生态环境的重要性,特别是处理好经济建设与环境保护的关系,有一系列重要的讲话。他指出:“各级领导和各地区在制定发展战略时,要正确处理好其间的关系,经济发展决不能走先破坏后治理的发展旧途。”[4]325他还是我国全民义务植树的倡导者和参加者,他号召全国人民“植树造林,绿化祖国,造福人民”。邓小平所提倡的环境建设不仅体现当代人的需要,也为后代着想,这恰好是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深刻体现。这些,对于全社会形成科学的环保意识,恢复和保持环境的生态可持续能力,都具有重要意义。
开放与关门是一对反义词。关门肯定不行,因为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邓小平“开放”的发展理念就是解除地区间、国家间的经济封锁、禁令和限制,在广泛的经济交往与合作中发展生产力。“一个对外经济开放,一个对内搞活。改革就是搞活,对内搞活就是对外开放,实际上都叫开放政策”。[4]501-502改革开放的实践证明,邓小平“开放”的发展理念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确立了今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前进的方向和目标,丰富和发展了中国对外开放的理论。
邓小平指出:“我国的对外开放不受别国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限制,也不只是对西方发达国家的开放,而是超越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和矛盾,面向世界各国各地区全方位开放,其中包括对西方发达国家、苏联东欧国家和第三世界发展中国家的开放。因为每个国家和地区都有自己的特点和长处,只有大胆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生产规律的科学、技术、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法,博采众长,为我所用,才能使我国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处于一个高起点上,发展得更快一些、更好一些。”[4]437邓小平认为:“对外开放不能仅限于对外贸易一种形式,还应包括引进外国资金、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开展国际技术交流和转让,引进外国智力,开展国际人才交流,提供国际劳务合作,发展国际旅游等,以便多渠道、多样化地发展对外经济联系。由于中国地域宽广,各地发展不平衡,条件不一样,因此,在实施全面对外开放的过程中,不能一哄而起,一步到位,而只能采取先试验再推广的积极稳妥步骤。”[4]439
具体内容为:建设经济特区。邓小平指出:“特区是个窗口,是技术的窗口,管理的窗口,知识的窗口,也是对外政策的窗口;从沿海向内地逐步推进对外开放。”[4]446主要是创办经济特区,开放沿海港口城市,建立沿海港口城市,建立沿海经济开放区,沿江和内陆地区全方位开放。由此,实现由点到面、由线到面、从南到北、自东向西、从外向内,逐步推进的过程,形成一个沿海、沿江、沿边为线,内陆省会城市为中心地带的全方位、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利用外资。邓小平认为,利用外资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的有力手段,搞社会主义中心任务是发展社会生产力;积极发展对外贸易和开展对外经济合作。邓小平认为,生产力水平相对不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应该吸收包括由资本主义创造的所有人类文明成果,资本主义已经有了几百年历史,各国人民在资本主义制度下所发展的科学和技术,所积累的各种有益的知识和经验,都是我们必须继承和学习的。
“实践告诉我们,要发展壮大,必须主动顺应经济全球化潮流,坚持对外开放,充分运用人类社会创造的先进科学技术成果和有益管理经验”。[9]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揭示了几百年来人类社会经济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总结了邓小平“开放”的发展理念所取得的发展成就的成功经验,更是对如何让中华民族掌握历史前进主动权,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的行动指南。
“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汜论训》),翻查史书典章中针对小康社会、大同社会的叙述,我们清楚,实现共同富裕是数千年来中国人不懈努力追求的梦。正是通过改革开放,中国人民经过艰苦卓绝地奋勇拼搏,提高了自身的生活水平和社会共享水平。但是,“共享”的发展理念是一个从低层次到高层次、从不协调到协调的逐步推进的进程。结合中国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现状和特点,我们既不能重走不遵循客观规律、大跃进的老路,又不能只夸夸其谈、神吹乱侃,得真抓实干、着力践行。邓小平“共享”的发展理念就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以社会公序良俗为根本,以帮贫、扶贫、脱贫和降低差距为着力点,以加快地区、城乡服务体系一体化为支撑,实现共同富裕,强化党始终如一地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出发点,展现了人民是推动历史发展根本动力的唯物史观,将全面共享、全民共享、循序渐进式共享的发展理念融入其中,让人民拥有更多的存在感、成就感和获得感。
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放在首位和唯一的出发点,这是邓小平实行改革开放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美国学者傅高义指出“加入中国人要感谢某一个领导人改善了他们的日常生活,这个人就是邓小平。在为改善如此之多的人民的生活做出贡献方面,20世纪是否还有其他领袖能够与他相比?”[10]因此,邓小平指出:“共同富裕,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4]611-612他在谈到社会主义本质时,提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4]389-390的终极目标就是实现“共同富裕”。他多次强调:“社会主义财富属人民,社会主义的致富是全民共同富裕。”[4]421-422针对共同富裕,邓小平创新性地践行了让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带动其他的人和地区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道路。实现全面富裕、全民富裕,这在以前是无法想象的前所未有之创举。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真正创造者,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邓小平首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人民利益。他强调,路线的制定和政策的执行归根结底都取决于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由此,他把判断改革成败和衡量一切工作都归结为“三个有利于”,即“应该主要看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4]259-260他视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聚焦于大多数人,聚焦于人民的根本利益,聚焦于全面和全民的共同富裕,有效调节贫富差距扩大的矛盾,真正体现了人民利益至上的以人为本的思想,带领中国人民走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民富国强之路。改革开放40年来的成就是对这一政策构想的最好脚注和阐释。
邓小平多次提出,贫穷不代表社会主义,国强民富才能真正代表社会主义。“没有贫穷的社会主义。社会主义的特点不是穷,而是富”。[4]333-334社会主义的终极目标是实现共同富裕,而实现目标需要正确的手段。要使民富国强,邓小平认为自始至终要坚持的就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他再三强调“希望大家放开手脚,把经济搞上去,把生产力搞上去”。[4]266-267“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最终说服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要靠我们的发展”。[4]73-741992年春,邓小平在上海、武昌、广州等地的一系列讲话中,创新性地讲到了“发展才是硬道理”的精辟理论。之所以这样强调发展,就是因为只有发展,才能真正实现人民群众最现实、最根本、最长远的利益。而人民的人心背向是党和国家成败的关键。
邓小平在改革开放的实践中,首先强调要以经济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其终极目标就是把是否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发展的需要作为首要任务。因此,他勾勒出了一幅美丽的“小康社会”的图画,并作了顶层的设计,将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的一个必经的历程之一。他的规划是到20世纪末,“国民生产总值人均达到八百美元,就是到本世纪末在中国建立一个小康社会。这个小康社会,叫做中国式的现代化”。[4]85-86并且,他还提出了具体的指标,即人民的日常生活得到了保障、人均拥有的住房面积为20m2、基本实现全员就业、人口基本固定、公共福利事业能自主支配、人的精神得以全面改观等。因此,邓小平心目中的小康社会,是指人民拥有具有现代化水平的物质和精神生活;拥有较高程度的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的生活水准;是在“民为邦本”这个核心思想为指引,涉及政治、经济、文化、民生等发展目标的全面总结;是一个揭示社会主义本质、极大提升人民生活水平的生活发展的新阶段。
改革开放40年来,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极大地向前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成就举世瞩目,所有这些都离不开邓小平及其发展理念的正确指引。这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具体实践相结合的突出成就,并将产生更多更新的成果,这也是邓小平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一步发展打下的良好基础和做出的伟大功绩。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们要强抓重要战略机遇期,推动我国经济社会更好更快地发展,必须要总结和牢记邓小平的发展理念,深入学习和践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化改革开放,推进全体中华儿女勠力同心、奋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