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内涵论析

2018-02-10 20:11任俊宏
关键词:文明特色时代

任俊宏

(井冈山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江西 吉安 343009)

党的十八大以来,“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 ”[1](P393)发展理念深入人心,并融入中国人的生产生活中,生态文明建设成效显著。但是,由于我国生态建设历史欠账太多,对传统粗放式经济发展所带来的生态环境问题的治理,又很难有立竿见影的成效,从而导致 “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2](P9)。 故此,党的十九大对新时代条件下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作了全面的阐述,首次将“美丽中国”确定为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之一,并强调中国要 “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2](P6)。 这为未来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和绿色发展指明了方向,开启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时代。鉴于此,深入研究和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理论内涵,对于正确把握党的十九大规划的生态文明建设路线及路径,推进新时代条件下绿色发展、构建绿色生活方式,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新时代生态文明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实践观和科学发展观

党的十九大首次提出 “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2](P19)的目标,全面阐述了生态文明建设的内涵,开启了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新时代。这是马克思主义生态理论在中国的新发展,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必然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以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实践观及科学发展观为理论基础,必将在新的实践中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生态文明 “是人类在认识自然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为实现人与自然之间的和谐所作的努力和所取得的成果”[3](P126), 生态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马克思恩格斯生活年代,生态环境问题虽然不十分突出,但他们在那时已经敏锐地意识到生态问题的严重性并前瞻性地提出生态文明思想。马克思恩格斯各个时期的著作都闪耀着生态文明思想的光辉。这些思想跨越时空,为当代中国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理论支撑和方法论启示。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理论,就是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理论基础。唯物史观强调:人是自然界的一部分,自然界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物质前提;离开自然,人类就无法获得物质生活资料。马克思、恩格斯在考察人类文明历史的基础上指出要高度重视人与自然的关系,揭示了人与自然之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促进的辩证关系。他们认为,人类活动应该遵循自然规律,否则就会受到自然规律的惩罚。马克思恩格斯还指出,“人类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4](P384),但这是一个逐步的过程;尤其要认识到,人与自然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人与自然是能动性和受动性的辩证统一体。对此,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的基本方略,推进绿色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战略,“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2](P23)。 在谈到社会结构时,马克思恩格斯还认为,生态结构就是社会结构的组成部分。按照唯物史观原理:历史可以划分为自然史和人类史两个方面,但只要有人存在,自然史和人类史就相互制约;物质生产的一定形式产生一定的社会结构以及人与自然的一定关系,同时人们的国家观念和国家制度也都由这两者决定。可见,在物质生产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的人和自然之间的物质变换关系,不仅是整个社会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还对社会政治结构和文化结构产生重大影响。这就启示我们,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仅要建设物质文明、精神文明、政治文明和社会文明,还要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生态文明,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既是中国人民孜孜以求的愿望,也是党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明确提出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在此基础上,党的十九大进一步明确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的战略布局,提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从而把生态文明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不仅是适应中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的要求,也是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必然逻辑。“时代是思想之母,实践是理论之源”。[2](P26)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与自然辩证统一的基础是实践,实践是人与自然相分离、相对立的根本原因,同时也是人与自然相统一的中介。早在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初期,毛泽东就强调,人类在自然界面前应该束缚自己,使人类自身生产和社会生产相适应。改革开放后,邓小平在谈到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发展战略时,提出了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性,并将保护环境确定为基本国策。在此后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实践中,党和国家领导人又提出了可持续发展战略和科学发展观;党的十七大第一次提出了“建设生态文明”。在党的科学理论指导下的改革开放的实践中,中国生态建设无论是在观念、制度和政策层面还是在实践层面都取得了一定成效。“环境的改变和人的活动或自我改变的一致只能被看作是并合理地理解为革命的实践”[5](P55)。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的实践必将赋予生态文明更为丰富的内容。

由上述可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生态观的核心内容,是在实践中创新的生态文明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思想。

二、新时代生态文明的价值追求:以人民为中心,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的价值追求关乎生态文明建设的整体布局和建设路径。党的十九大强调,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必须 “以人民为中心”,生态共建共享,“为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2](P24)。这充分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牢记初心,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前进动力和奋斗目标,体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追求。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核心,包涵着两个基本层面:其一,生态建设的价值目标是为了人民;其二,人民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

众所周知,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九十多年来,党始终牢记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经过新中国成立后六十多年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四十年的发展,中国人民生活总体上达到了小康,这是中华民族发展史上崭新的里程碑。当今,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其中重要表现之一就是,人与自然发展仍然不平衡,不能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态环境需求,难以完全满足人民对新鲜空气、清洁水、良好环境质量的需要。坚持生态文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导向,就是要求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建设,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出发谋发展、促发展,提高人民群众的幸福感和幸福指数。为此,十九大报告强调,生态建设须“想人民所想、急人民所急”,特别是 “要提供更多优质生态产品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2](P50),让人民尽享自然的宁静、和谐与美丽。十九大报告不仅提出了解决生态文明问题的总体指导思想,而且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具体措施。这实际上就把生态文明建设明确地列入了中国共产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的宏伟蓝图之中,体现出了中国共产党宏大而宽广的执政情怀和治理视野。

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群众也是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创造者。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必须依靠广大人民群众,必须坚持“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十八大以来,党领导全国人民把生态文明建设融入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各方面和全过程,并取得显著成效。但总体看来,广大人民群众的生态文明意识还不是足够强,中国广泛的绿色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还尚未形成。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一方面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的总体布局中起着基础作用,另一方面,又为适应中国经济社会发展新常态、创新社会治理方式、改善公民生态伦理观念和行为提供不竭动力。从这个意义上说,生态文明建设“以人民为中心”,就要让人民共同参与生态文明建设,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在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中的重要作用。因此,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必须突出人民群众的创造主体地位,要让人民群众充分认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意义;同时,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要切实维护人民群众在生态建设中的切身利益,从而充分调动人民群众建设生态文明的积极性。为此,必须强化生态文化、生态伦理的教育和宣传,让人民群众深刻认识到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国情和新时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全面把握自然规律和经济社会发展规律,让新时代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念内化为每个中国人的理论自觉和行动的自觉。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是党对生态文明的新思考,是广大人民群众在实践活动中的新创造,是对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中如何实现人与自然关系和谐问题的新回答,是中国人民在新时代背景下发起的新一轮 “生态革命”。

三、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建设目标: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国梦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目标是建设 “美丽中国”,这也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内容。党的十九大在确定的建设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目标中,首次突出强调建设“美丽中国”,将生态文明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

建设新时代生态文明,就是要 “还自然以宁静、和谐、美丽”[2](P50),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生态文明理论是人们对以往生态文明行为进行反思的产物。在反思中,人们认识到传统工业社会发展方式以牺牲环境和资源为代价,是一种错误的选择。在世界工业文明发展史中,中国是后来者。新中国成立后,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为中国工业文明发展开辟了崭新的道路。但同时,工业文明的发展也给中国带来了生态环境治理的繁重任务。在加速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资源短缺和生态环境破坏这两大问题已经成为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巨大障碍。党领导全国人民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实践中,逐步加深对生态环境问题的认识,提出建设生态文明的思想。近年来,中国的生态环境建设虽然取得了积极进展,但面临的生态形势依然严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2](P50)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在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并按照人类社会发展规律和演进逻辑,通过反思和超越西方工业文明的发展理念,汲取并发展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思想精华,立足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需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深刻揭示了“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重要理念的深远意义。不断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统一,是中华民族世代生存和永续发展的根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进程中,这种根基不但不能有丝毫削弱,而是要不断得到巩固。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事关实现中国梦的“两个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一九四九年,新中国成立标志着党领导人民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同时也为实现国家富强和人民富裕奠定了重要基础。新中国建立后,为了解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党领导人民群众开始不断探索具有中国特色的现代化建设进程。由于缺乏经济建设经验,国家制定的经济政策曾出现了一些偏差,致使粗放型、资源型工业规模不断扩大,导致生态环境遭受一定破坏。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发展,实现了人民从解决温饱、总体小康向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迈进。由于长期的粗放型增长方式造成的严重生态环境问题在短期内难以消除,这对人民群众生产生活和中国经济社会永续发展造成严重威胁。但是,党在领导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一贯重视生态建设并在实践中逐步加深了对生态建设的认识。从改革开放初期党领导人民将环境保护确立为国家的基本政策,到积极推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中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统筹人与自然协调发展,再到党的十八大将生态文明建设列入社会主义建设的“五位一体”的格局,中国生态文明建设不断发展。党的十九大科学分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后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明确指出:建设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生态文明建设是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方略的重要内容。从“建设美丽中国”的角度看,党的十九大的这个判断有着极为重要的指导意义。因为,当前的生态文明建设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突出短板,将会制约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物质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的进一步发展,也影响着和谐社会建设。中国社会总体进入小康后,广大人民群众开始从原来的“盼温饱”到现在的“盼环保”,从曾经的“求生存”发展为当下的“求生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发展实践也证明,生态文明是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以及和谐社会建设的前提条件。为此,党的十九大在提出了“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新论断基础上,在实现第二个百年目标的进程安排中明确要求,到二○三五年中国基本实现现代化之时,“美丽中国”的建设目标也要基本实现;到本世纪中叶,要实现“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建设目标。这是中华民族根本利益之所在,是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内在要求,对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具有重大意义。

可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合乎时代潮流,必须顺应人民意愿。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是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反映,是人类文明的结晶,是广大人民对美好生活需要的重要体现。

四、新时代生态文明的国际话语体系:贡献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的中国方案、彰显中国文化自信

国际话语体系是国家文化的载体。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既传承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 “天人合一”的生态观,也汲取了传统工业文明引发全球性生态危机的历史教训。因此,以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成就和实践为重要资源,彰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关于“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着力提高生态文明国际话语体系构建力度,推进“中国理论”和“中国声音”走向世界,从而展现中国对人类文明进步的责任担当。

生态建设事关全球每个国家的生存、发展和安全。传统工业文明发展方式引发的全球性生态危机,其实质是破坏了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众多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在不断蔓延和加剧,演变为制约人类生存与发展的经济问题、政治问题、文化问题和社会问题,进而给世界各国造成非传统安全威胁。面对全球性生态环境问题,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独自应对其挑战,也没有哪个国家能够退回到自我封闭式发展的孤岛。当前,生态文明建设已成为全球性共同话题和时代发展潮流。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2月举行的 “中国共产党与世界政党高层对话会”上指出:“当前,世界格局在变,发展格局在变,各个政党都要顺应时代发展潮流”[6],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共产党为全球治理和人类发展贡献的中国智慧,是中国为解决全球性生态环境治理而提出的“中国方案”的基础与关键内核。“中国共产党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的政党,也是为人类进步事业而奋斗的政党”[2](P57)。 党的十九大郑重提出,“中国要成为全球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参与者、贡献者、引领者,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2](P6)。 随着中国社会发展进入新的历史方位,党的十九大全面论述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提出了一系列有关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思想新论断,强调“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构筑尊崇自然、绿色发展的生态体系”,“推进绿色发展”,并发挥制度建设在其间的核心作用。新时代中国特色生态文明理论,既重视中国国内生态建设,也强调中国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中的作用。党的十九大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与人类普遍关注的全球性问题密切联系起来,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建设美丽中国,为人民创造良好生产生活环境,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贡献”[2](P24)。 党的十九大所倡导的“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建设“清洁美丽的世界”,就是在积极推进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可见,新时代生态文明理论的形成,不仅对建设“美丽中国”意义重大,也正推动全球生态环境治理方案的形成。正如2016年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发布的一份报告所指出的:“中国的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和经验,正在为全世界可持续发展提供重要借鉴”。[7]

新时代生态文明理论之所以能够为构建全球生态建设贡献中国智慧,源于其深厚的中国文化。在建设“美丽清洁世界”的目标下,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不仅彰显了中国文化自信,体现了中国生态建设从文化自觉到理论自觉,也增强了国家“软实力”,提升了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数千年历史的博大精深的中华文化,关于人与自然的关系认识和理解,一直强调“天人合一”、“仁民爱物”,进而形成了人与自然相统一的伦理智慧和思想。当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又重新审视中华传统文化,在实践中继承和发扬其有关人与自然关系的文化精华。如果说中华传统文化是构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文化前提,那么马克思主义生态观则为其奠定了理论基础。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在实践中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特别是在领导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坚持以人民为中心,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目标,不断探索人与自然和谐共存的绿色发展模式。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就是党领导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实践的总结,是将中国生态建设道路、中国生态建设理论、中国生态建设制度上升到文化的认识高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也为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贡献着自己的智慧。

总之,建设生态文明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实践,既不断为中国人民创造良好的生产生活环境,也逐渐为全球生态安全贡献出中国方案和智慧。随着中国社会进入新的历史方位,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不仅为建设 “美丽中国”指明了方向,也为努力建设一个山清水秀、清洁美丽的世界,共同营造和谐宜居的人类家园,为构建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方案和中国智慧。

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是为了实现人与自然及人类社会的和谐,缓解人口与资源环境之间的矛盾,尤其是要改变因社会发展所带来的资源枯竭、环境污染破坏、生态失衡等状态而采取的符合生态系统发展规律的系列措施和实现路径。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十九大报告坚持马克思主义生态文明观,立足于中国客观实际及全球生态环境,强调人是生态建设的价值中心,将人的全面发展同人与自然和谐统一起来,创造性地提出了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一系列重要论断,形成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深刻领会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理论的内涵,有助于全党全国人民牢固树立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自觉践行绿色发展理念,同心同德建设美丽中国,开创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对于实现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生态梦”,对于促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促成人类生态命运共同体发展以及推进中国理论走向世界有着重要意义。

猜你喜欢
文明特色时代
特色种植促增收
请文明演绎
漫说文明
对不文明说“不”
e时代
e时代
e时代
特色睡床满足孩子们的童年梦
文明歌
2009年热门特色风味小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