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城周边失地农民现状调查研究
——以福州大学城为例

2018-02-10 19:43丁志杰黄献海
乡村科技 2018年20期
关键词:大学城失地农民城镇化

丁志杰 黄献海

(1.福建工程学院生态环境与城市建设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8;2.福建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福建 福州 350118)

大学城的建设在我国已经持续十多年,许多城市都已经建成了一定规模的大学城。这些新建大学城大多建设在城市近郊,在原来传统农村的区域内。大学城的建设占用了相当数量的农村用地,周边村落的村民大多成了失地农民。大学城的建设会给当地农村带来二三产业的经济发展活力,但同时也会改变村民原来传统的生活方式。大家可以将此看作一种特殊的城镇化,一种由外部发展引起的城镇化,一种被动包围的城镇化。这些村落处在一种传统与现代的碰撞当中,村民虽然还居住在原来的故土上,但周边的环境已经被日新月异的大学城所包围,他们的生活会发生极大的改变。

1 概述

1.1 失地农民研究综述

失地农民是我国城镇化进程中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其相关研究非常丰富。章友德[1]将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归纳为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原因、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问题、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4个方面。这些问题已经有很多的学者从各个学科的角度进行了研究,对问题有了充分的认识。笔者基于这些丰富的理论研究,进行实地调查去研究失地农民的问题。

1.2 福州大学城概况

福州大学城位于福建省福州市西郊——上街镇,与福州金山开发区隔江相望。整个大学城区包括福州大学、福建工程学院、福建师范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等。上街镇包括23个村委会,新洲村、马保村、建平村、浦口村和蔗洲村等132个自然村。

2 现状调查

据不完全统计,当初上街镇因大学城建设而失去土地的农民在2万人左右。这些人是在我国城镇化进程中普遍存在的失地农民,但又同时身处大学城这个特殊的环境中。通过对大学城周边村落的直接调查和周围学生街的间接调查发现了以下问题。

2.1 无法进入市场

除了现代化的商圈,大学城的中低端市场呈现着集中布局的局面,绝大多数商铺都集中在已建成的学生街中。各个高校都有邻近的多条学生街,且以高校区域为划分。第一,通过对周边商铺的调查发现,本地村民进入学生街经营的比例并不高,而且只能从事一些技术水平低的行业。第二,部分附加值高的行业呈现地方性垄断特征,如复印店,可能大学城所有的店主都来自同一个地方,很多都是同乡同村或者是亲戚关系。这种垄断性的经营阻碍了当地村民进入学生街的经营中。第三,村民做生意主要集中在自己原来所属的村子里。大多经营餐馆、商店等传统生意,并没有想过进入大学城的市场。这就导致村民没有充分利用大学城建设所带来的发展机遇。村民原先的生活虽然受到了冲击,但还是基本维持了原来的生活状态。

2.2 融入度低

外来经营者占据了学生街商铺的相当数量,他们是除了当地村民和高校人群以外的第三类人群。我国的大学城是在高校扩招的背景下,在较短的时间内建成的。由于其发展的自身特点,对周边的农村或社区来说好像是一种“硬植入”,大学城的建设与发展并没有与周边的农村或社区形成一种有机融合。高校人群和村民接触机会不多,所以外来经营者与村民的交际情况成为调查的另一方向。第一,外来的人员和本地村民并没有太多的联系,是一种割裂的状态。由于学生街店铺的经营特点,绝大部分经营者都是从早到晚待在店铺里,与村民的接触基本上只存在租户的关系。第二,学生街的商铺流动性非常大,大多数店铺基本上不会营业超过3年,这就为和村民产生持续的互动创造了障碍,只有一小部分外地经营者会有本地村子里的朋友。

2.3 土地收入形式单一

土地收入主要是通过村委会统一收取店铺租金,然后分发给村民。还有一部分是外来务工人员和经营者在村子里租房带来的住宅租金。但学生街的生意会产生周期性波动,租金收入也会随之波动,依靠这种单一的收入形式无法为村民提供稳定的生活保障。租金的数额只能提供基本的生活保障,与城镇化发展所设想的大幅提高生活水平存在差距。而且是有的村子有,有的并没有。

3 原因分析

根据与村干部的访谈得知,在征用土地时,村委会考虑可以借此机会发展二三产业,并和高校约定将一部分的商业份额留给本地村民。当本地村民主要依靠租金收入和打工收入,其收入相比以前碎块化的农业种植是有所改善的,但是没有了土地之后就只有这些收入,造成虽然农民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但是却失去了土地带来的保障。村委会本来期望大学城会促进其二三产业的发展,但是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村民往往会败下阵来,这是在当初所没有考虑到的情况。

3.1 综合素质低

村民的文化水平和综合素质偏低,有些村民甚至不识字和不会说普通话。40岁以上的村民普遍只有初中文化,20~30岁村民普遍具有高中文化。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是没有办法改变这种现状的,这个因素会持续制约村民在二三产业上的竞争力。当外来竞争者带来新颖的产品和独特的经营方式的时候,村民们往往是招架不住的。尽管大学城各大高校在招工的时候会优先考虑当地村民,安排保洁、保安等后勤岗位,但是,学校的岗位数量有限,并不能接受太多村民。有学者指出由于长期实行的城乡隔离政策和二元社会结构导致农民的素质较低,在离开土地后,他们缺乏一项谋生的技能。但是,这是城镇化背景下村民生产生活方式转变的必经之路,因为城镇化就是要将农村人口转化为城市人口。当前没有办法改变其必然性,但应尽力保证这个过程的平稳过渡。

3.2 传统心理

农村劳动力传统观念的束缚和心理素质及转移环境的制约,是实现农民有序有效转移的障碍。相对于城镇居民而言,农村居民的思想开放程度明显不足,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传统观念之下,农户更愿意待在村里或者固守一方土地而不愿意选择其他的职业,心理抗压能力弱,不愿承担就业风险、缺乏职业精神也是制约农村劳动力的障碍之一。技术是可以速成的,但是观念的改变需要相当的时间。同时,还发现年轻一代对土地的依赖感并不强烈,但对村子的依恋感仍然强烈。同一个村子的被征地村民会被安置在同一个小区内,虽然农业的生产方式被改变了,但农村社会的传统观念得到了延续,这种延续阻碍着村民与其他社交圈的互动。

4 大学城周边失地农民的发展建议

大学城的建设可以说是对当地村民的生活有着根本性改变的,虽然在一些因素的限制下这种改变受到了限制,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但是,从长远来看,大学城的建设对改善村民的生活是有重要意义的。所以,针对这些因素的限制提出一些建议。笔者提出建议的出发点是从现实生活上解决失地农民进入二三产业时的障碍。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村民失去了土地,以后也就没有机会再回去了,所以提供另外一种保障就成了必然。这种保障应分为两部分,一部分是基础保障,保障村民基本的日常生活;另一部分是提升保障,为村民提升技能水平,提升竞争能力。在此背景下,笔者提出大学城周边失地农民的发展建议。

4.1 对村民进行培训

利用大学城优良的教育资源去反哺周边村落,既可以提高村民的综合素质,又可以改善高校周边的社会环境。因为文化水平的限制,村民无法从事专业性的工作,只能做一些简单、重复的体力劳动。应对村民进行集中的技能培训,针对村民的文化水平进行符合其程度的培训,让村民能掌握一些适合周边竞争环境的技能。培训应按年龄分级进行,根据不同行业对年龄的需要不同进行设计。掌握一些现代的、实用的技能,是以后村民立足的第一步。

4.2 给予资金支持

资金是村民进入市场的一大门槛,因此,应对村民进行多种小额贷款,使其迈过第一道门槛。将农地转为建设用地的土地增值收益成立基金,为失地农民的创业提供资金支持。既可以弥补农地征地补偿与政府出让土地收益之间的巨大差距,减少农民不满,还可以保障村民再就业的机会。国内学者对失地农民的补偿有深入的研究,补偿制度的不公平性一直是研究的热点。

4.3 建立激励机制

除了基本的保障外,应建立激励机制。保障只是一个基本的生活条件,这是政府应该做到的。但是,要想追求美好的生活,就必须提高农民的积极性,让他们认识到自己虽然失去了土地,但同时获得了更好的改善生活的机会。就像当年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一样,只要能激发出农民的积极性,其结果一定是不言而喻的。

5 结语

大学城是一个很小的视角,但同时也是一个社会的缩影。在城镇化过程中出现的失地农民问题是发展带来的烦恼,而不是发展本身的错误。所以,在享受发展带来的巨大红利的同时必须面对这些真实存在的问题。保证村民有城可进、有乡可回,为村民提供选择的权利和尝试的机会。

猜你喜欢
大学城失地农民城镇化
关于“十四五”新型城镇化实施方案的批复
“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行
当前经济形势下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民就业方向研究
西藏城郊失地农民市民化研究
家乡的城镇化
大学城经济对城镇化影响初探——以呈贡大学城为例
广州大学城十年破茧大变身
关于创新失地农民就业安置模式的思考
加快推进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对构建新型城镇化的观察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