巩香莲
(卓资县农牧业局农村经济经营管理站,内蒙古 卓资 012300)
在信息化时代,知识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经济活动的开展,知识型农业是现代化农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在此背景下,农业发展必然离不开信息技术的支持。并且越来越多的先进技术被应用于农业领域,为农业经济发展提供技术支持。与此同时,信息化的快速发展为农业发展注入了生机,促进传统农业向知识型农业转型发展。
当今社会是经济迅速发展的时代,由于我国贫富差距相对较大,并且呈现出两极分化的局势。在此背景下,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有助于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缩短贫富差距,对于构建和谐社会具有重要的现实性意义。目前,由于农村地区的信息相对封闭,致使农村面临增产不增收的现象。而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调动了农民生产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帮助农民有针对性地进行农业生产,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农民的收入。
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促使我国农业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农业相关产业的发展,提高了农业相关企业的实力。与此同时,促进了各个企业之间通力合作,推进了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另外,信息化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拓宽了销售网络,形成产销一体化体系[1],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一是对农民加强信息化培训。以教育培训的方式,强化农民的信息化意识,提升农民的信息化应用能力。二是加强农业信息服务队伍建设。利用多种形式对信息服务人员进行教育培训,确保信息服务人员综合能力的提升。三是组建专业的信息化专家团队,要求该团队人员不但具备高超的专业技术水平,而且要有较强的经营管理能力[2]。总之,只有不断加强农村信息服务团队建设,提升相关信息服务人员的专业服务意识,提高服务人员的专业技能,才能确保农村经济管理水平的全面提升。
首先,农业信息化建设是一项跨区域、跨部门、跨行业的系统性工程,需要政府充分发挥组织领导作用,调动各个方面参与建设的积极性。其次,政府部门需要加大对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的资金投入,建立专款基金项目,做好统筹安排,提高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最后,政府要结合当前农业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加强对农业信息化建设的贷款政策的改革与创新,出台一系列优惠政策,如降低农业贷款利率,提升贴息比例,进而全面推动农业经济信息化发展。
首先,政府要根据农业经济的实际发展情况,建立农业信息交流共享机制,制定统一的信息标准,推进农业信息网站、信息资源等的整合,实现农业公共信息数据高度共享。其次,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做好信息加工、采集工作,充分挖掘有利用价值的信息,通过去伪存真、去粗取精,确保农业信息的真实性、完整性。最后,农业经济管理部门应与广播电视媒体等单位建立合作关系,提供高质量的信息服务,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2]。
目前,我国很多农业信息产品的开发与农业实践应用脱节严重,导致农业经济信息化管理水平难以得到提高。只有建立健全农业信息服务体系,才能切实地促进农村经济发展[3]。针对此,农业经济管理部门要加强资金投入,努力开发现代农业信息管理数据库,将相关数据信息纳入数据库当中,利用现代信息手段强化农业信息服务,进而促进农业经济全面发展。
信息技术凭借其强大的优势,成功解决了传统农业存在的问题,弥补了农业经济管理存在的缺陷与不足。因此,今后必须加强信息技术在农业经济管理中的应用,全面实现农业信息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