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在食管支架植入术后的应用

2018-02-10 18:29莫云海杜涛明冉隆富
现代临床医学 2018年2期
关键词:后处理植入术复查

莫云海,陈 馨,杜涛明,程 培,冉隆富

(1.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CT室,四川 成都 610041; 2.四川省中西医结合医院放射科,四川 成都 610041)

关于食管支架植入术后,临床上最为关心的是支架的形态、位置、毗邻情况及通畅程度,了解后期有无术后并发症也是随访复查的关键。以前应用最广泛的是食管内镜,自多层螺旋CT(MSCT)广泛应用于临床以来,其后处理技术图像可从不同角度观察支架。本研究应用64层螺旋CT的后处理技术对67例食管支架植入术后效果予以评估及术后复查,探讨其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成都市第七人民医院2013年1月至2015年9月因食管狭窄支架植入术后患者67例,其中:男41例,女26例;年龄35~82岁,平均51.5岁。恶性食管狭窄52例,其中经病例确诊中晚期食管癌21例,食管癌术后吻合口复发或瘢痕组织增生14例,食管癌放疗后纤维化梗阻11例,食管癌并发食管气道瘘6例;良性食管狭窄15例,其中贲门失迟缓症7例,慢性食管炎并发食管气道瘘6例,食管化学烧伤后瘢痕狭窄2例。全部患者均采用国产镍钛记忆合金自膨式食管支架,共计73枚,其中针织型支架34枚,加膜防反流支架25枚,胃底堵瘘支架8枚。主要选用直圆柱口状支架及杯口状支架,支架直径10~20 mm,长高度30~100 mm。所有患者术后行CT检查3次,时间分别为术后3~5 d、3~5个月及第12个月,13例患者多次复查,最长时间为30个月。

1.2 检查方法 GE Light-CT机,所有病例均进行平扫,范围自食管入口至胃窦平面,层厚5 mm,层距5 mm,电压120~140 kV,电流200~240 mA,软组织算法0.625 mm薄层重建。28例患者术后2次复查行增强扫描,采用非离子型对比剂碘海醇,注射流速2.0~2.5 mL/s,总量80~100 mL,采用动脉期延时25~35 s。

1.3 图像处理及分析 GE后处理工作站ADW4.4,多平面重组(MPR)、容积再现(VR)、仿真内镜(VE)、最大密度投影(MIP)及表面阴影显示(SSD)等不同方式多方位、多角度重建,由两名以上高年资主治医师和(或)副主任医师共同观察图像,协商讨论达成一致意见。

2 结 果

绝大多数患者的CT后处理图像中,可观察到少许金属伪影,但对于观察支架的形态、大小、位置及毗邻结构,评估其通畅程度以及发现术后并发症影响不大。30例患者共计35枚支架3次术后复查均无移位、变形,相邻组织结构清晰,管腔通畅且无术后并发症;其余37例患者共计38枚支架中,21枚支架移位15~45 mm但无明显变形,12枚支架变形内径缩小,5枚严重变形并伴有局部破裂;29枚支架内壁不同程度黏膜肌层增生或瘢痕组织增生导致管腔狭窄。

3 讨 论

3.1 MSCT后处理图像与食管胃镜的区别 目前这两种检查方式最多应用于临床,对于支架植入术后复查,两者也有各自的特点。MSCT检查方便、快捷,平扫无禁忌证,对患者无损伤、无痛苦;虽金属支架产生较小伪影,但不影响支架的总体评估,对于支架的移位、变形数据的测量以及腔内外并发症的判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食管胃镜可直接观察支架内部结构情况,对黏膜肌层的颜色、形态以及内壁的病变一目了然,但对于恶性病变以及不耐受者,无疑增加患者痛苦。两者相比较而言,前者是一种无创、无痛的检查,避免了出血、食管损伤等风险[1],但无法取得病理结果。也有文献报道,CT仿真内镜对消化系统黏膜及皱襞可正常显示观察,其效果类似于食管胃镜[2]。

3.2 MSCT后处理图像特点 CT的后处理技术包括常规后处理、多维图像重建、图像智能化处理,应用最多的为后两种,有MIP、MPR、SSD、VR、VE等,这些技术的合理应用可使定位和定性诊断变得更加容易和准确,也使临床医师理解图像变得更加直观和简单[3]。随着计算机技术的飞跃发展,其应用领域也越来越广,在呼吸、消化及泌尿系统中的应用已非常成熟,而在骨折内固定术后的评估、颅骨修补以及血管源性病变中的诊断也有其独到之处。食管支架植入术后的评估,也正是其优势的最好体现,深受临床学者的认同。容积扫描后,通过横断位0.625 mm薄层图像,对支架内壁的网状结构清晰可见;冠状位及矢状位的MPR及MIP图像显示支架的形态、大小、位置以及组织密度差异,多角度测量支架的内径,了解支架是否狭窄,有无并发症,并保存其数据,术后复查时予以比对分析;SSD及VR对支架全貌成像,可判断支架有无变形,相邻气管、大血管均可成像,VR技术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全容积三维成像,是目前最高级别的三维重组方法[4],可判断其毗邻位置,对已产生并发症需要再手术的患者,可综合评估其位置是否恰当,多次复查时对比其三维立体结构是否产生变化;VE可从支架内部直接观察,三维空间关系明确,多角度显示内部结构,无边界观察,判断腔内的狭窄情况,但对病变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5];对于晚期衰竭及不耐受患者,VE图像一定程度上可取代食管胃镜。

3.3 后处理图像在术后并发症中的图像特征及应用 如何早期发现、及时治疗并发症,是临床最关心的问题。笔者认为,在检查时间、经济、评估支架三维结构及毗邻位置方面,CT后处理图像一定程度上可取代食管胃镜。薄层重建的CT图像可直接测量支架的上下径、内径,观察支架的形态及大小,与出厂时的支架数据比较,明确诊断支架有无变形;术后多次复查中,分别记录支架的毗邻位置及数据,可明确支架有无移位。支架再狭窄是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主要表现为支架周围食管组织从支架边缘或网眼中向管腔增殖延伸[6],导致再次狭窄。仿真内镜可多方位观察狭窄区域的结构以及具体形态,可对狭窄段的长轴、短轴测量,多平面重组可清晰显示支架腔外及病灶周围的结构。增强后的重建图像还可对腔内的增殖病灶进行初步鉴别,一般来讲,食管黏膜肌层增生强化程度高于瘢痕组织增生且较均匀,瘢痕组织强化多不均匀,多为点絮状;恶性病灶的复发多为匍匐性生长,明显不均匀强化,但如需取得病理结果,仍需要食管胃镜。

食管的恶性病灶支架植入术后常须结合放射治疗,Park等[7]报道,植入术后11.1%的患者出现气道并发症,食管气道瘘的发生率明显升高,三位重建图像也可明确该并发症的诊断。冠状位及矢状位的MPR图像可直接显示瘘口位置[8],并测量其最大径,重现支架与瘘口的关系,无须结合其他检查;VR像中可测量瘘口与气管隆嵴的距离以及食管支架与气道的夹角;在食管气道瘘口修补后,明确判断成功与否,多角度显示修补后气管支架及食管支架两者的位置、形态。

总之,食管支架植入术后的形态以及在后期复查中的变化,MSCT后处理技术有着独特的优势,本组病例中有13例良性狭窄患者术后自行要求CT检查随访观察。笔者认为:术后患者复查可先行CT扫描了解支架的位置,对于再狭窄有问题需活检的病例,再做食管胃镜;CT后处理图像在某种程度上可以起到指导临床的作用,取代食管胃镜,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王玮,刘国华,王海永.CT仿真虚拟内镜在胸部疾病中的应用[J].中国组织工程研究,2012,16(22):4125-4128.

[2]王刚,陈莉.多层螺旋CT后处理技术的临床研究[J].放射学实践,2013,28(10):1076-1079.

[3]刘士远,陈起航,吴宁.实用胸部影像诊断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2:25.

[4]董科,应明亮,周绍斌,等.螺旋CT后处理技术对诊疗食管异物的临床增益价值[J].放射学实践,2012,27(12):1328-1330.

[5]龚洪瀚,蒋海清,韩萍.多层螺旋C T后处理技术临床运用[M].南昌:江西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147-152.

[6]李兆滔,吕志倩,崔西玉,等.不同放射剂量放疗对预防食管癌食管支架置入后再狭窄的临床研究[J].中国内镜杂志,2013(12):1312-1314.

[7]PARK J Y, SHIN J H, SONG H Y, et al. Airway complications after covered stent placement for malignant esophageal stricture: special reference to radiation therapy[J]. American Journal of Roentgenology, 2012, 198(2): 453-459.

[8]LAM W W, TAM P K, CHAN F L, et al. Esophageal atresia and tracheal stenosis:use of 3D CT and virtual bronchoscopy in neonates,infants,and children[J]. AJR Am J Roentqenol, 2000, 174(4): 1009-1012.

猜你喜欢
后处理植入术复查
辛永宁:慢性乙肝患者随访复查的那些事儿
考试中的纠错和复查技巧
翼突种植体植入术的研究进展
肺结节≠肺癌,发现肺结节如何复查?
勘 误
果树防冻措施及冻后处理
乏燃料后处理的大厂梦
乏燃料后处理困局
冠状动脉支架植入术后患者伴随疾病心理疏导
不同超乳切口联合IOL植入术后视觉质量的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