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雪红
(兰州财经大学 艺术学院,甘肃 兰州 730020)
临夏回族自治州位于甘肃省中部的西南面,是大夏河流域的一颗明珠,古丝绸之路的南线重镇,古称“河州”,有“河湟雄镇”之称。这里居住着汉、回、东乡、保安、撒拉、藏等各族人民,是多民族历史文化交汇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建筑风格。当地建筑装饰中常见的砖雕艺术,在吸收融合汉民族传统砖雕艺术的基础上不断演化创新,在题材内容、纹样造型、雕刻技法等方面逐渐丰富完善,形成了具有临夏独特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征的装饰风格。2006年6月,临夏砖雕以其浓郁的民族风情、精美绝伦的造型和精湛的雕刻工艺,被国务院列入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砖雕是中国传统建筑常见的装饰手段,是在青砖上雕刻出图案的一种古老艺术形式,据文献和考古资料显示,中国以砖为载体的工艺出现于东周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已有用于建筑物表面装饰的饰面砖。汉代时盛行的画像砖广泛应用于墓室和祠堂,是以模印手法在泥胚上压膜、印制出各种纹样。至宋代,砖雕的工艺手法趋于成熟,主要用于皇城王府、寺庙、道观等建筑,以及用于墓室,成为墓室装饰构件。元明清时期砖雕逐渐由墓室装饰转为建筑装饰,并形成了具有地域特色的不同砖雕流派,如北京砖雕、天津砖雕、徽派砖雕、苏派砖雕、山西砖雕、广东砖雕、临夏砖雕等。
临夏砖雕,又称河州砖雕,据资料显示,其产生于宋代,如发现于临夏红园路、邓家庄及和政县杨马家庄的宋金墓中,均有雕刻精美的砖雕。现存最早的实物为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进义校尉王吉墓砖雕,1980年发现于临夏南龙乡,墓室为仿木结构券顶式正方形单墓,在斗拱、飞檐之下的砖雕台座,四周刻有植物花卉、动物、人物、二十四孝故事等,表现手法写实,画面朴实饱满。
明清时期砖雕发展成熟,《明史·舆服志》中记载:“庶民庐舍……不过三间五架,不许用斗拱,饰彩色。”明代对王公百官宅邸和普通百姓的住宅有着严格的规定,斗拱结构、彩色装饰在民居建筑中不得使用。因此,富而不贵的地主商贾,虽有万贯家财也不能越级装饰自己的私宅。于是,经商致富的人们往往会耗费大量钱财建造清真寺以显示财力。同时,砖雕由于材质的自然色泽与建筑本身融为一体,而且持久耐用,显得奢华而不张扬,因此,砖雕逐渐成为新兴财富阶层在建筑装饰方面提高身份感的最佳选择,这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砖雕艺术的发展。明清时期,随着经济文化的发展,带动了新的公共空间需求及地方建筑的发展,各种会馆、宗庙、戏院等不断兴建起来,砖雕也开始在民居中普遍使用,并成为公共建筑和民居的主要装饰形式。现存最早且较为完整的明清砖雕作品,是位于临夏八坊清真北寺的“龙凤呈祥”影壁,上面题款为清乾隆六年(1741年),主体雕刻为左、中、右三部分,正中为“墨龙三显”,两侧为“丹凤朝阳”“彩凤望月”,寓意龙凤呈祥,盛世太平,整体砖雕形象生动,风格古朴厚重,雕刻技法精湛娴熟,是临夏早期砖雕精品。
到民国时期临夏砖雕发展兴盛,并借鉴了汉族建筑木雕的技法,雕刻风格逐渐由明清时期的单纯质朴转向细腻繁复。并在其后的发展中,与当地民间文化相结合,形成了鲜明的地域文化特色和民族风格。大量的建造实践,造就了一批砖雕艺术的能工巧匠,从而进一步促进了砖雕艺术的发展,在砖雕题材上,增加了祈福纳祥、公德情操赞颂等主题,并出现了不同的砖雕设计与表现手法,风格各异,多姿多彩。
临夏砖雕从其分布看,普遍存在于民居建筑和宗教建筑中,主要有三大组成部分,一是20世纪60年代起考古发现的宋金时期古墓砖雕;二是民国时期大型官邸砖雕群,如东公馆、蝴蝶楼;三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及改革开放至今的现代建筑,包括公园、寺院、拱北、仿古建筑,民居的宅门、影壁等。其中保存较好、数量较多、制作精美的临夏砖雕主要有东公馆、临夏红园、临夏大拱北等。
东公馆砖雕是民国时期的代表作品,东公馆位于临夏市八坊三道桥东,是原国民党40集团军副司令、柴达木屯垦督办马步青的私人官邸,现为甘肃省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38年动工修建,历时8年于1945年完工。建筑布局匠心独具,占地面积一万余平方米,内有近200幅砖雕,造型精美、雕工精湛,其中成独立画幅的砖雕作品如“江山图”“百子图”“芭蕉图”“竹石图”“梧桐秋菊图”“福寿万年图”“榴开百子图”等,是临夏砖雕艺术保存最完整的地方之一。临夏红园是以古建筑和花木为主的园林式建筑,始建于1958年,园内砖雕内容丰富,形象生动,有些是自清代的寺院、牌坊、楼阁、民居等古建筑遗存中拆建而来,其中还有大量砖雕是回族砖雕艺人周声普的倾心之作,其砖雕作品构思精巧,技艺精湛,生动传神,意趣盎然。
临夏砖雕纹样丰富,种类繁多,以题材内容划分,可归类为花卉植物、几何图案、博古器物、祥瑞动物、山水景物等。
花卉植物是传统砖雕纹样最常用的题材,常见的有牡丹、葡萄、石榴、荷花、梅花、兰花、竹子、菊花、松树、寿桃、佛手、葫芦等。临夏砖雕植物形象极为普遍,有些完全由植物构成图案,有些把植物与其他形象加以组合,如东公馆院内有“牡丹图”“荷花图”“竹石图”“芭蕉图”等。
几何图案是回族建筑中普遍使用的装饰题材,常由基本的几何图形组合构成,如圆形、三角形、方形、菱形等,以对称、均衡、重复、交叉等组合方式构成。临夏砖雕中多以二方连续、四方连续排列构成,装饰在角隅、边饰等部位,结构简单朴实,体现了临夏砖雕几何图案特有的组织形式。
博古器物类题材主要有琴棋书画、文房四宝、香炉宝鼎、壶、镜子、百宝箱等,主要用于博古架或边角部分的装饰,这类图案大多与其他形象组合,不单独使用。
动物题材常见的有龙、凤、蝙蝠、狮子、鹿、仙鹤、喜鹊、燕子、鱼等。此类题材较多用于临夏汉族民居和寺庙、道观的砖雕中,在回族宗教性建筑中较少出现,虽有少量出现也大多取其吉祥主题,如台子拱北的“百鸟朝凤”,八坊清真北寺的“龙凤呈祥”等。动物图案较多是与其他形象组合构成,以动物单独构成图案的情况较少。
山水景物类题材大多以独幅形式装饰于影壁,在布局构图、表现手法上吸收了中国画的意趣韵味。如东公馆的“江山图”,红园清晖轩的“柳宗元诗意图”等。
砖雕作为建筑装饰艺术之一,其装饰纹样、题材内容源自于现实生活,体现着时代的审美理想和时代精神,承载着人们的情感愿望和文化内涵。
寓意吉祥如意、幸福平安,体现了民众对幸福美好生活的祈盼。临夏砖雕纹样常常赋予吉祥美好的寓意,如牡丹,寓意富贵兴隆、幸福吉祥;葡萄、石榴、藤蔓,寓意多子多福,家中香火永续[1]。蝙蝠、鹤、鹿,寓意长寿、福禄等。图案构成上,常常把具有吉祥寓意的题材加以组合,体现其象征意义,如“五福捧寿”“松鹤延年”“石榴双喜”等。或以谐音表达象征性,如花瓶和如意(平安如意),蝙蝠和铜钱(福在眼前),笔、银锭和如意(必定如意),百合(百年好合)等。东公馆的“双品富贵门”“百子图”等,其纹样寓意荣华富贵、多子多福。“百子图”位于东公馆正门影壁,墙面正中的砖雕画幅,雕刻在以竹竿架起的葡萄架上,枝叶繁茂,藤蔓缠绕,串串葡萄籽粒饱满,果实累累,象征多子多福。寓意明确,雕工精湛,画幅中葡萄、藤蔓、竹竿及捆扎的麻绳,每一处都表现得惟妙惟肖。
除此之外,临夏砖雕题材中的山水景物题材大多表现山河壮丽,景色秀美,画面气势磅礴、意境高远。一方面体现了民众怡情山水热爱大自然的情怀;另一方面,赞美祖国大好河山,如临夏红园广场的“大河之州”“松鸣叠翠”等,赞美祖国山河壮丽,寓意祖国繁荣昌盛,人民安居乐业。
临夏砖雕装饰部位主要集中在建筑的门、影壁、墙面、屋脊、檐下、墀头、基座等处。
门在中国传统建筑中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地位,门是内与外的交会点。它不仅具有实用功能,还有着一定的精神含义,它是供人们进出的空间,也是主人身份地位的象征,因此也是装饰的重点所在。门包括大门、二门及内院门,大门一般注重造型庄重,装饰简洁,以显示主家的身份、地位或实力。二门及内院门,大多为拱形门或圆形门洞,在建筑内部起到分隔空间和供人进出的作用。临夏众多回族民居的内院门,多是拱形门洞,通常以砖雕进行装饰,雕刻精美、风格独特。装饰部位主要沿拱形或门洞边缘布局,装饰题材以花卉植物为主,如牡丹、葡萄、石榴等,以及几何纹样,以二方连续、四方连续布局。门洞上方的屋檐部分是以砖雕雕刻而成的传统建筑仿木构件,如垂花柱、额枋、斗拱等,雕刻精细生动,以假乱真。门洞两侧的装饰构图和纹样布局一致,门洞与屋檐之间一般装饰有花卉图案或砖雕匾额。如东公馆,整体建筑气势宏大。内院有著名的“双品富贵门”,以其造型独特、装饰精美而成为整个建筑中的砖雕精华部分之一。在西院的东西两侧,院门门洞上方装饰有砖雕匾额,上面刻着“尌(树)德”“怀仁”,表现“树德怀仁,务农讲武”的人文传统。
影壁,又称照壁,作为建筑组成部分,其功能首先起到入口屏障的作用,遮挡人们视线,避免一进大门就将院内一览无余;其次是起到装饰美化作用,因此影壁也是砖雕装饰重点所在。另外,临夏传统建筑格局中重视营造庭院的空间层次感,影壁也是分隔空间的有效手段之一。影壁一般由檐部、壁身、基座3部分组成,檐部是中国传统木结构房屋建筑的缩影,整体以砖雕刻成。壁身和墙心部位是装饰的重点,一般是雕刻细致的独幅砖雕画,主题明确,题材以寓意吉祥富贵为主(常见题材有山水、植物花卉,或是经文、诗句等)。也有的影壁中心部位不加装饰,只在4个角稍作点缀,显示素雅端庄的装饰效果。影壁在临夏的民居、公园等地随处可见,一般民居的影壁题材体现主人的喜好和民众对吉祥幸福的祈盼,公园的影壁面积较大,题材以山水、植物花卉为主,多为独幅砖雕画。
墙面砖雕主要集中在院墙、廊心墙、槛墙等部位。临夏民居中,房前留有出廊,廊内左右两边的墙面,称为廊心墙,墙面砖雕装饰也是独幅砖雕画,与影壁相比,图案面积较小,但内容丰富,构图灵活。如在东公馆各院内的甬道、廊心墙等墙面上都装饰有砖雕作品,如“梧桐秋菊图”“芭蕉图”“竹石图”“福寿万年图”等,寓意明确,雕刻精细,形象生动,赏心悦目。临夏的公园院墙,也是砖雕作品集中的地方,如完成于2005年的红园广场墙面砖雕,总长80米,高8米,以临夏境内山水风光为题材,是临夏最大的墙面砖雕作品。
屋脊砖雕大多见于大型官邸,制作工艺上属于“捏活”,形体较大,突出了建筑的神秘感和气势。檐下砖雕在影壁、门楼、围墙的檐下,包括椽子、斗拱、额坊、垂花柱、雀替等部分,全部是以砖雕雕刻而成的仿木构件,也是砖雕装饰的主要部位,檐下砖雕强调突出立体感和层次感,重在体现装饰功能,不起建筑承重作用[2]。墀头砖雕位于建筑物山墙上部或门楼檐下两侧,雕刻面积不大,是屋檐与墙面的过渡,但造型各异,灵活多样,雕刻手法一般采用圆雕、透雕、高浮雕,精雕细琢,使得方寸之间尽显光影变化的魅力。在建筑物的台基、影壁、门洞等处都有基座砖雕,一般采用重复图案环绕构成。
临夏砖雕传统制作工艺分为“捏活”和“刻活”。“捏活”是从早期传统的印模烧制演变而来,此项工艺需精心选料,经过过筛、去除杂质、搅拌等工序,用加工好的粘土配制成泥料,再用手工捏制或模具进行压制脱模出纹样和造型,之后入窑烧制,此类砖雕一般形体较大,大多用于建筑的正脊、垂脊及屋顶的吻兽等。“刻活”是在烧制好的青砖上用刻刀雕刻出图案,工艺比“捏活”相对复杂,选材较为严格,选用砖料十分重要,一般是本地土窑烧制的青砖,临夏砖雕艺人通常选用临夏市北源乡烧制的青砖,俗称“绵砖”。这种砖密度高、有韧性,不变形,不变色,硬度适中,适宜雕刻精细的图案花纹,以达到相应的表现效果,“刻活”在技术上对工匠的要求很高。
临夏砖雕的雕刻技法有阴线刻、凹面线刻、凸面线刻、浅浮雕、高浮雕、镂空雕等[3]10-11。主体部分一般运用雕刻和镂空的手法,或两者结合,达到轮廓鲜明、造型立体的效果。次要部位和衬景部分一般运用浮雕的手法完成。
砖雕的雕刻工序包括打磨、划线(构图)、雕刻、精磨、过水、编号、拼接安装和修饰等多道工序。雕刻工具有折尺、锯子、刨子、铲、錾、刻刀等[3]12。
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的逐步扩大,临夏砖雕开始学习并借鉴现代雕塑翻模制型的方法,采用流水线式的生产工艺,生产效率有了明显提高,但这一模式也对传统的砖雕工艺造成一定的冲击,对传统民族民间工艺的传承形成不利影响。
临夏砖雕艺术发展至民国时期已成规模,出现了许多享有盛名的砖雕艺人及不同门派,经过众多砖雕艺人的共同努力,砖雕发展承前启后,不断完善,从单砖创作发展到整体设计,从工匠个人制作发展到形成团队化、规模化、批量化生产,由此形成了个人独特风格和门派特色。例如著名砖雕艺人绽成元、周生普的砖雕作品,反映了砖雕艺术的不同风格,也形成了“绽派”和“周派”砖雕艺术两大门派。
“绽派”代表人物绽成元(1903—1980),年轻时跟随河州砖雕名家马伊奴斯学习砖雕,天资聪慧,勤奋好学,因技艺精湛,名气大振,被誉为“马门神匠”。“绽派”砖雕擅长花草植物、山水题材,绽成元爱好探索创新,他创作的砖雕作品数量甚多,在甘、青、宁地区享有声誉,最具代表性的是建于20世纪30年代的东公馆砖雕,集中反映了他的艺术风格和精湛技艺。另一位砖雕艺人周声普(1908—1987),活跃于甘、青、宁等地,长期的砖雕创作实践,形成了他的独特风格,被称为“周派”,周声普的砖雕艺术继承了传统的刀法技艺与表现方式,将书法、绘画、雕刻巧妙地融为一体[4]。“周派”砖雕取材广泛,有山水景物、日常生活、神话传说、花卉鸟兽、民族风俗等,富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民族风情。始建于1958年的临夏红园,其中砖雕作品多为周声普及族人所作,红园清晖轩现存的多件砖雕都是他的呕心之作,体现了“周派”砖雕艺术风格。
临夏有着多民族聚居的人文地理环境,是农耕文化、游牧文化交会地,同时又以农耕经济为主,这使得临夏回族文化艺术在保持本民族独特族群特质的基础上,学习、吸收、借鉴了其他民族文化艺术,从而形成了多种文化融合的独特面貌。
儒家推崇孝道,“孝”为做人根本,“孝悌”观念自汉代开始就被大力倡导,汉代就有“举孝廉”的制度。历代统治阶级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强化封建礼制,提倡孝道并将此作为道德规范加以宣扬,表彰尽孝人物,以达到教化百姓的目的。随着“宋明理学”的发展和影响,孝子故事更是广为流传,并以绘画、戏剧等艺术形式充分表现,“二十四孝”的故事也在民间以各种艺术形式传播。在临夏发现的金大定十五年(1175年)进义校尉王吉墓,墓室中的砖雕台座刻有花卉、走兽、人物,其中就有“二十四孝故事图”。再如临夏砖雕中常见的“暗八仙”纹样,是以道教八仙故事为题材,体现了道教文化在民族地区的影响。
中国古代早有以图像表达吉祥、富贵寓意的形式,俗称“吉祥图”,唐代以后吉祥图案在民间广为流传,明清时期随着市民文化的兴起而更加兴盛。临夏砖雕题材中常见的植物花卉、动物、器物图案,富有民间吉祥图案元素,体现了中国民间传统吉祥文化的影响。如端庄典雅的牡丹,枝蔓缠绕、果实累累的葡萄,象征祥瑞的龙凤、松、鹤等,表达着民众祈求富贵兴隆、多子多福、益寿延年的愿望。牡丹、葡萄、博古,是临夏砖雕中的“三绝”,在寓意富贵、多子、文雅、财富之外,也成为了一种蕴含精神意象的文化符号,砖雕也成为一种雅俗共赏的文化形式。
临夏砖雕还表现出受传统文人画的影响,文人画经宋元发展成熟,盛行于明清,文人画强调文人的意趣和感想,重视文人的修养和诗书画的结合,经过文人画家的创作实践,形成了诗书画有机结合,并共存于同一画面的艺术形式,这种独特的书画结合的艺术样式,成为中国画的独特艺术传统。梅兰竹菊、枯木、山水等是文人画常见题材,梅兰竹菊被称为“四君子”,因宋元时期文人画的影响而盛行,其寓意在于以植物的自然特性比喻人的品性,象征君子高尚情操,也成为中华民族美德和人格的象征符号。临夏砖雕中以此为题材的图案,有“岁寒三友”“四君子”“竹梅双喜”等。
临夏砖雕在艺术表现手法上也深受传统文化的影响,如装饰于影壁的山水景物题材砖雕,将中国画的表现手法运用于砖雕艺术创作,布局构图借鉴中国画的形式,讲究留白,其审美意趣尽显中国画的特点。位于东公馆中心天庭正面影壁上的“江山图”,高2米,长2.8米,画面上峰峦起伏、江水滔滔、红日高照、祥云朵朵,山间苍松翠柏、亭台楼阁,远处帆影点点,画面气势磅礴、意境悠远。借鉴中国画布局构图,空间处理上遵循“高远、深远、平远”的理念,采用散点透视法,江山锦绣尽收眼底,雕刻精细,富有新意,可谓临夏砖雕艺术精品。
临夏砖雕艺术自宋代以来受到中原传统文化和汉族雕刻的影响,但又保留着自身的民族色彩,具有鲜明的民族文化特征,在砖雕的装饰风格及题材内容上融入了本民族的思维情感方式。一些宗教性建筑在砖雕装饰图案中,大量采用的是花卉植物、山水,还有文字图案和博古题材,极少见到人物。装饰图案中常见的“暗八仙”,也是只见八仙的宝物神器,而不见神仙,只以神仙的随身器物代指人物,这是临夏回族砖雕的重要特质。这些题材的运用,使画面构图饱满,层次丰富,意境清雅,寓意吉祥,形成了临夏砖雕的独特装饰风格。画面中如有动物图案,也主要取其吉祥主题,如“龙凤呈祥”“百鸟朝凤”“松鹤图”等。
临夏大地居住生活着回、汉、东乡、保安、撒拉、藏等多个民族,临夏砖雕艺术不仅具有浓郁的民族特色,体现了多元文化的相互融合,同时也彰显了独特的地域文化个性。临夏砖雕中大量的牡丹纹样,是临夏地域文化一大特色,临夏栽培牡丹已有800年历史,素有“牡丹之乡”之称,其中紫斑牡丹享有盛名,当地百姓对牡丹的喜爱之情,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当地民众历来有“种牡丹、赏牡丹、唱牡丹、浪牡丹”的习俗,盛行当地的“河州花儿”,其中唱颂牡丹的著名民歌,也是家喻户晓。绘画、刺绣、砖雕、木刻等艺术形式,也都常常以牡丹为题材,牡丹是民间传统吉祥图案,被誉为“国色天香”,常以此寓意富贵吉祥。牡丹品种繁多,姿态万千,如以花瓣的不同就可分为单瓣类、千层类、楼子类等,在临夏砖雕艺术中牡丹也呈现出多姿多彩的纹样形式,东公馆的“双品富贵门”,又称“双瓶牡丹”便是典型代表。“双品富贵门”为东公馆内院门,门柱为仿景泰蓝风格的两个对称牡丹花瓶,寓意平安富贵。瓶口内插连枝牡丹,盛开的牡丹和枝叶层层叠叠,呈波浪状布局排列,自然柔和,蜿蜒有致,其中共有12朵牡丹,大小不等,姿态各异,展现了不同的牡丹品种,也呈现出不同的牡丹纹样造型,采用雕刻和镂空结合的手法,精雕细刻,技法娴熟,整个作品花瓶简洁古朴,牡丹富贵典雅,生动逼真,精妙绝伦。还有许多砖雕作品取材于临夏当地的名胜古迹,风土人情,如红园广场的“大河之州”“松鸣叠翠”“莲花露骨”“高峡平湖”等,展现临夏秀美山川,彰显临夏地域特色。
临夏砖雕艺术,以其清雅幽静、简洁明快的装饰风格,体现着浓郁的地方文化气息,是多种文化相互融合而形成的独具特色的民间雕刻工艺。临夏砖雕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创作手法,选取具有中国传统祥瑞寓意的题材内容,运用精湛的雕刻技艺,表达了河州大地各族人民向往追求幸福生活的伟大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