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珍芳
(山东女子学院,山东 济南 250010)
教学评估是影响学生学习的有力手段。20世纪六十年代,Scriven提出将评估分成形成性和总结性两类评估的思想后,大量专家学者参与了形成性评估的研究与实践,但形成性评估由于繁琐、耗时、费力、主观性强、操作性弱等自身特点,其发展不尽人意。迄今为止,运用最多的评估手段还是以静态试卷考试衡量教师教学效果及学生学习成效的终结性评估。但在国内外语教学领域,关于形成性评估理论与实践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效。很多学者,如罗少茜(2003)、龚亚夫,郭茜(2004)、唐雄英(2006)、韩宝成(2009)、陈旭红(2009)、黄华(2010)、李清华(2008,2010)、沈梅英(2010)、文秋芳(2014))等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和探讨,这些研究涉及外语形成性评估的定义、理论基础、及其应用于英语教学的指导原则、实施方法及有效性等多个维度,但研究多以中小学英语教学和大学英语公共英语教学中的形成性评估为研究对象,而对英语专业及其它层次英语教学中形成性评估的研究没有足够的重视,对形成性评估应用于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
实践教学在各学科教学中的重要性已广为认可,国内专家学者对设置合理的英语专业实践教学内容,采取有效的实践教学方法策略以构建科学的校内外实践教学体系,培养学生的英语综合运用能力进行了大量的探讨和论证,如文秋芳(2014)、韩红梅(2014)、张建平(2012)、张健(2011)等人的研究。大多数研究在分析实践教学体系构建的理论依据及构建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不同的实践教学体系及策略,进行了不同程度的实证研究,但对实践教学的评估环节,合理评估体系的构建缺乏进一步的深入研究。
《高等学校英语专业本科教学质量国家标准》要求“评价应以促进学习为目的,根据培养方案确定评价的内容和标准,选择科学的评价方式和方法,合理使用评价结果,及时为教学提供反馈信息。注重形成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相结合,贯彻“学有所评、以评促学、评学相长”的理念。”这一标准首次明确突出了形成性评价在英语专业本科教学中的重要地位。终结性评价主要借助于试卷的形式,通过听力理解、单项选择填空、阅读理解及作文等评价学生的语言水平,忽略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学习态度、参与及专注度、语言实际运用能力等,这种评价方式明显不适用于以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及实践能力为目标的实践教学。动态的形成性评估可以对整个实践教学过程进行监督和管理,具有互动性的特点,可以针对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做出及时反馈,并进行有效调整和改善,提高教学效率,更好地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因此,构建以形成性评估为导向的动态评估体系,提升实践教学效果评价的效度,对于优化英语实践教学体系意义重大。
形成性评估作为一种创新性的评价程序,和教学融为一体,是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形成性评估是一个动态的推断过程,是通过一定途径,如学习档案袋、访谈、随机抽查、课堂展示等多种形式,结合学生表现,如课堂专注度,课堂参与积极性、作业态度及完成情况、应试行为等,对课程教学效果和学生的学习成效作出判断的过程。
形成性评估更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本身,是结果导向到过程驱动的一种转变,这一转变能有效促进学生学习,尤其是学习成绩相对落后的同学,毕竟语言的习得不是朝夕之间的事情,短期的努力对试卷成绩的提高收效甚微。而形成性评估使他们有机会通过学习过程中的认真和努力得到教师的认可,提高自己的成绩,对他们有较大的激励作用。形成性评估有助于改变学生只重考试结果,不积极参与课堂实践的现状,把学生从被动听讲,忙于记笔记、死记硬背中解放出来,让学生更专注于学习过程本身,并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及时做出必要调整,培养批判性思维。同时,由于出勤、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学习态度及学习过程的进步都是评估关注的内容,影响最终成绩,能调动学生积极认真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而且注重整个教学过程评估的形成性评价,通过教师观察、问卷及座谈,结合学生的课堂展示及学习档案袋,并辅以学生自评与互评等多种手段,在给学生创造积极参与自我评价的机会的同时,让教师充分了解学生的学习动态。此外,将学生的课外学习纳入形成性评估的评价内容,有助于鼓励学生课外有效学习,积极参与课外实践活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终身学习的精神。但形成性评估也存在着显而易见的缺陷,除了其程序繁琐、耗时、费力外,形成性评估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尤其是在学生自评和互评中,如何保证评估的公平公正是值得思考的问题。
因此,在教学评估中,尤其是在以培养学生综合实际应用能力为宗旨的实践教学中,应该不断增加形成性、发展性的评估,并与终结性评估结合互补,构建以形成性评估为导向的多元化动态评估体系,提高评价效度,以真正做到以评促学,以评促教。
作者将从评估内容、评估主体、评估环节三方面探索建立和完善一套适合英语专业实践教学的以形成性评估为导向的动态评估体系,切实提高评估效度,期望为形成性评估在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中的应用提供借鉴。
以形成性评估为导向的动态评估体系,要尽量增加评价客体,评估内容多样化,以确保评价的全面性和客观性。评价内容要基于形成性评估和终结性评估的有机结合和互补,做到既有静态的终结性期末笔试,考核学生对各种基础知识和技能的理解程度和运用能力,又有动态的现场展示,过程性学习档案袋等多样形式,检测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和临场发挥的水平。小组任务要充分考虑学生分工协作能力,集体合作意识及个人贡献的大小。结合小组互评作出客观评价。课外学习除第二课堂活动外,网络在线学习可结合打卡计时,网络阶段性测试等多种手段,多方面全方位进行评价。同时要兼顾学生的出勤情况、参与实践教学的态度和认真程度、课内外作业的完成情况,把学生的情感、态度、努力程度及进步都作为评估内容的重要方面,以激发学生学习的内驱力,鼓励学生更专注于学习过程本身,注重自身取得的点滴进步,不断反思自己的学习过程,培养批判性思维的同时,树立永不言弃的自信,不断进步。
在传统的实践教学评估中,教师是权威的唯一评估主体。扩大评估主体,给学生创造参与自我评价与评价他人的机会,不仅能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培养学生认真负责、公平公正的态度,而且有助于降低评估的主观性。老师难以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短时间内全面了解所有学生的表现,而同学之间,尤其是在小组活动中,最为了解彼此在共同活动中所付出的努力、所持的态度以及活动中所作出的贡献,更能客观真实地做出评价。在保证评估效果的同时,有效激励学生在共同的小组活动中全员参与,群策群力。
除教师通过观察、座谈及测试等手段对学生作出评价,同学互评及学生通过自我审视作出自我评价外,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进一步扩大评估主体,可在实践教学的第二课堂活动,各类比赛及校外实习中,聘请兄弟院校以及相关企事业单位的专业人员作为嘉宾、评委或顾问等,对学生的语言及实践能力进行专业评估,给予建设性的指导建议,不仅能进一步增强评估的公平有效性,而且对学生的视野开阔及提高大有裨益。
目标驱动和过程导向是形成性评估的两大主要特点。因此构建以形成性评估为导向的动态评估体系首先应确立合理、可行性强的教学目标,并让学生与教师对目标的理解达成共识,以目标来指导自己的学习和评估。过程导向是指评估要覆盖学习的全过程,包括课前、课内和课外,这就要求评价不仅仅考虑学生的课堂表现,还要兼顾学生的课前预习及课后自主学习情况。所以,以形成性评估为导向的动态评估体系主要包括三个环节∶目标确立,证据收集,反馈调整。
目标确立包括确立总体目标与细化目标。总体目标要具有纲领性,指导性。细化目标要易理解、易操作、可达成、可考核,同时辅以具体的学习任务。学习任务的布置应在提供相关阅读材料及视频资料的前提下,激发学生灵感,鼓励小组头脑风暴,交换对于某一问题的不同思想看法;同时任务的布置应多样化,具有可选性,以开放性及真实性的任务为主,以培养学生的批判思维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使学生能在总体目标的指引下,具体细化目标的帮助下,通过完成相关学习任务,有针对性地进行实践练习,在学习知识、培养技能的同时,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证据收集是收集学生学习的证据以保证评估的客观性。证据的收集要覆盖课前、课中、课后,充分体现学生学习全过程的动态,敦促学生课前、课中、课后都能有效学习。为保证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要紧扣在第一环节确立的总体及细化目标,设计安排与目标相匹配的学习任务,任务驱动式学习让学生有的放矢,让每个学生从课前、课中到课后都能全身心地投入。证据收集除教师在课堂上及时记录学生的出勤、课堂回答问题情况、作业完成情况外,也可建立学生档案袋,要求学生定期写反思日记,分析得失以自我提升。在收集学习证据的同时,培养学生的分析及思辨能力。
反馈调整环节是整个评估过程重要的一环,是形成性评估互动性的重要体现。学生可以通过调查问卷、匿名留言及访谈的形式进行反馈,和老师交流实践教学中的得失,提出建议和意见,教师在学生反馈的基础上,做出自己的判断和评价,同时对学生反馈进行反思和回应并做出针对性的有益调整,在评估的基础上对整个教学过程做进一步改进和完善。
本文将形成性评估运用到英语专业实践教学中,从评估内容、评估主体及评估环节讨论了以形成性评估为导向的动态评估体系的构建,是英语专业实践教学评估的一次有益探索和尝试。但以形成性评估为导向的动态评估体系是否对英语实践教学产生了正面积极的影响?主要影响教学中的哪些因素?这些问题仍需要进一步的探索求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