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l 陈国华 胡玉峰
近年来,商丘市国土资源局梁园分局注重打好“荒滩治理、土地整治、耕地保护”三张牌,实现了耕地数量、质量双提升,有效地促进了农民增收致富。特别是党的十九大以来,梁园分局助力乡村振兴不松劲,把提升自然生态建设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有机结合起来,同步推进,全区呈现出了生态秀美、乡村秀丽的新风貌。
“白茫茫,野荒荒,三里五庄无牛羊,端起碗来半是黄沙汤,说的就是俺这里!”谈起往昔,西刘村党支部书记刘德超动情地说。梁园区刘口乡西刘村曾是风沙肆虐、荒凉贫瘠之地,历史上黄河多次改道,在这里留下了大片荒沙盐碱地。
黄河故道梁园区段全长43千米,范围涉及4个乡(镇)和国有林场。梁园分局充分发挥土地利用总体规划“龙头”作用,科学制订荒沙荒滩盐碱地改造计划,鼓励社会资金和村组及群众投入治理工作,围绕黄河故道建成了集生态观光、休闲度假、种植采摘、拓展训练、风味美食于一体的多功能综合旅游观光带。
梁园区孙福集乡北部朱大楼、北庞庄、庞营3个行政村的荒滩,规划改造面积3000亩,废弃滩涂综合利用面积800亩、水面2000余亩。
“这里原先是黄河改道遗留下来的废河滩,荒草和芦苇都一人高,平时没人愿意来!”梁园分局工作人员实地踏勘补充耕地后备资源时,详细了解此处荒滩荒废原因及群众意愿,会同当地政府及区农业、水利等部门专项制订废弃滩涂综合利用实施方案,以达到保护生态、协调发展、综合利用的目的。
清荒草,平积潭,引积水,筑围堰。短短20天的紧张施工,使往昔沉睡多年的黄河故道荒滩,初步显现出藕池方正、鱼塘成块、道路平整、柳下听风的“靓丽新颜”。
麦浪翻滚,机声隆隆。日前,梁园区谢集镇土地整治项目区内2.2万余亩小麦开镰收割,该镇今年夏粮产量将达到历史新高。
该土地整治项目区位于谢集镇东北部,共涉及王步口、三里村、冯庄等11个行政村,总建设规模22288.2亩,预算总投资2646.17万元,全部为河南省财政资金投入。土地整治项目实施前,该地耕地地势起伏大,土壤沙化严重,灌溉条件差,当地群众增收困难,只能祈盼上天降雨“恩赐”,土地成为名副其实的“望天收”。
该整治项目立项后,梁园分局把保证工程质量作为该项目实施的第一要务,坚持有施工必有监理的原则,最终项目顺利完工。项目新打深水机井222眼,安装水泵222台、井堡222座,铺设地理线5万余米,架设高压线路近2万米,变压器34台,改建田间道路4千余米,新修道路6千余米。
谢集镇三里村村民张进财在麦地里的联合收割机上,手指着大片土地说:“这里原先都是沙碱地,俗称‘离水干’。每到旱天,原有的几眼机井,根本不够使,一亩小麦能收四五百斤算是好收成了。如今深水井打好了,高低压线架好了,只需IC卡一插,一个人就能轻松灌溉,收成自然提高了。”
“看俺这辣椒,个个长得像牛角,多亏国土局对咱们土地的特别保护!”梁园区水池铺乡大史庄村民姚学志指着自家的辣椒田笑着说。
近年来,梁园分局进一步强化永久基本农田特殊保护,严格保护耕地资源,严守耕地红线不越界。“保”,即耕地数量、质量及生态“三位一体”保护,促进绿色可持续发展。梁园区结合永久基本农田划定工作,严格落实基本农田保护责任,按照“落地块、明责任、建表册、设标志”工作部署,成立了以区长为耕地保护第一责任人、各乡(镇)及相关部门负责人为主要责任人的区级领导小组,对全区耕地保护工作负总责,签订了区、乡(镇)、村、组、农户五级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书15.6万余份,进一步牢固构建了基本农田保护责任体系,做到了“一家违法、四家担责”的责任共同体。
全区8个乡(镇)共划定永久基本农田46.2万余亩,超出国家下达的保护数据,划定基本农田保护区块982块。
为鼓励广大群众种植的积极性,该局在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范围内,结合当地实际,尊重群众意愿,科学引导无公害辣椒种植,该乡5.3万余亩耕地面积种植无公害辣椒达3万余亩,是远近闻名的“辣椒之乡”。
“保”还是对宝贵的耕地资源施行重点保护。该分局明确要求全体国土资源执法监察工作人员充分利用“蓝天卫士”动态监测系统、手持移动终端等科技平台,对辖区内耕地,特别是基本农田实行“全天覆盖、不留死角”的巡查,严厉打击各类国土资源违法违规行为。
今年以来,梁园分局已拆除发生在耕地和基本农田内的违法违规占地设施25处,面积7800余平方米,始终保持对占用耕地违规建设的高压态势,有效地保护了全区的耕地资源。